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动人心弦的、平缓舒雅的、略带感伤的恋爱小说。小说主人公渡边以第一人称展开他同两个女孩间的爱情纠葛。渡边的第一个恋人直子原是他高中要好同学木月的女友,后来木月自杀了。一年后渡边同直子不期而遇并开始交往。此时的直子已变得娴静腼腆,美丽晶莹的眸子里不时掠过一丝难以捕捉的阴翳。两人只是日复一日地在落叶飘零的东京街头漫无目标地或前或后或并肩行走不止。直子20岁生日的晚上两人发生了性关系,不料第二天直子便不知去向。几个月后直子来信说她住进一家远在深山里的精神疗养院。渡边前去探望时发现直子开始带有成熟女性的丰腴与娇美。晚间两人虽同处一室,但渡边约束了自己,分手前表示永远等待直子。
返校不久,由于一次偶然相遇,渡边开始与低年级的绿子交往。绿子同内向的直子截然相反,“简直就像迎着春天的晨光蹦跳到世界上来的一头小鹿”。这期间,渡边内心十分苦闷彷徨。一方面念念不忘直子缠绵的病情与柔情,一方面又难以抗拒绿子大胆的表白和迷人的活力。
不久传来直子自杀的噩耗,渡边失魂魄地四处徒步旅行。最后,在直子同房病友玲子的鼓励下,开始摸索此后的人生。
优秀书评
生的秘密--读《挪威的森林》有感
这是一本关于恋爱的小说。
可我以为,村上在书写关于如何生的故事。
他的小说里有三对恋人,大概就写全了生存的类型。我是说,从如何看待人的生存状态,如何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面对人生的角度来说。
一、永泽和初美
乍看之下,仿佛这两个人天差地别:永泽冷酷、淡漠,自私地像换了一颗石头心;初美则带着一种“直欲燃烧般的天真烂漫的憧憬”,无疑是热情、善良、无私的非常积极正面的形象。不过仔细探究,这两个人实际上都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换言之,他们追求的东西都不是身边可以伸手触到的,他们是“生活在别处”的寻梦者。永泽追求的是成功,他永远不会爱上一个人,身体里永远存在着一种“饥渴感”,这种东西催促着他向前努力。他有着非凡的毅力,为了这种永远在未来的目标不吝付出,千百倍自我鞭策。而初美呢,她的理想是美好,她对于爱情的忠贞和牺牲令人惋叹,但她无疑是有着一种信念的,认为和永泽终会修成正果——完美爱情的正果。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永泽在事业上毫无疑问取得了相当的成功,而初美在爱情上遍体鳞伤。她最后的自杀大概就是因为理想的幻灭吧,即便换了一个和永泽不同的人结婚,那般理想的爱情也不会如愿得偿的。打动渡边的那种初美身上的光辉,“它类似一种少年时代的憧憬,一种从来不曾实现而且永远不可能实现的憧憬”,就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剧性: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甘心情愿地为理想倾尽所有,无怨无悔。初美是自始至终地遵循着善的原则,但永泽选择了另外一种方式,就是为一己所求不计代价,甚至可以伤害爱自己的人(从后来的信中,我揣测他最爱的人是初美,我是说,他不会再爱任何一个女人超过爱初美了)。也许这是男人和女人的区别?不过,永泽是个生活的强者。
二、木月和直子
我一直认为直子并没有爱上渡边,她本质上是属于木月的,渡边是在尽力将她拉到现实的世界中来,她感受到了,她也向往,也积极配合。她始终不明白为什么她和渡边在一起会湿,那是因为渡边是实实在在的人,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只不过直子从内在上就是一个生活在精神世界里更惬意的人,所以她在最后通过玲子感到了现实世界的温暖后,也深深意识到自己徒劳的努力,意识到自己属于木月和姐姐,属于幻想中的声音,与这个世界和渡边的爱格格不入。她是清醒地选择了自己的归宿。也是正确的。她过于完美的身体只适于欣赏,并不适于在每个悲欢冷暖的夜晚紧紧拥抱。
木月和直子是死亡留在人间的影子,他们在世间的生存状态实际上是徘徊在生与死之间的。他们无疑有着超凡的洞察力,出色地感受到生与死、希望与绝望两种力量的拉扯。但是他们的本质是懦弱,这注定了他们是属于死亡那一端的。并不是说他们一定都会自杀,而是说他们的生是一种消极,是不论怎样努力都会在最终的挣扎中屈服与另一端的无奈。也许是他们少了临界关头千钧一发之时的一点点勇气吧。他们带着死亡的诱惑或者说诅咒于人间蹒跚行走,缺少一种内生的对生的憧憬与向往。直子在渡边强烈的爱的力量下,也有过一瞬间踏入到了人间,触摸到了鲜活的一切,这只能说渡边内生的热度和坚定执着的信念有过短暂的一瞬战胜了死亡那一端的牵引,着实难能可贵。
三、渡边和绿子
他们是没什么远大抱负的人,就像永泽说只有目的支配下的活动才是有意义的,而渡边质疑,难道大部分的人不是在整天为生活琐事忙忙碌碌么?绿子照顾病重的父亲不是整天忙得团团转么?他们从来不认为这些不是生活,这些不值得感激,不值得认真对待。他们的天台谈话、啜饮啤酒、下雨时光……在一切一切每天的再细微不过的日常琐事中发现无与伦比的美好,发现值得让人为之俯身膜拜的幸福。他们带着对生的与生俱来的喜爱,无论好与坏、顺畅与坎坷,“人生就像饼干罐”,怎样的经历都是人生,喜爱仅仅因为这是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因为它有怎样宏大的成功或不同寻常的轰轰烈烈。
他们才是生活的强者,甚至都不需要永泽那样以一个目标来激励或者安慰自己。他们在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曾放弃对生的热情,他们是以一种享受的姿态度过各种起起落落。我猜,无论发生什么,他们一定能体会到最充实的幸福。他们是真真正正在生活,坦然面对命运给予和施加的一切,并且凭着生的信念战胜一切可怕的敌人,战胜死的阴暗的长手臂。
结论
也许村上是在写一个关于主人公成长的故事——学会坚强,学会成熟。也许村上在讨论爱情的多种可能形态。更或者,这些所有的人都不过是一个人内在的不同侧面。
你是哪种人?你对生是什么态度?我在书中寻找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不过,我想来想去,还是决定追随生的那一端,把永泽和初美的勇气用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上,而不是理想上,会喜爱、同情、甚至像渡边对直子一样地握住他们的手同死去较量,并且——并且热情地渴望一个同样渴望生的人,好好拥抱,好好亲吻,好好在这个人间尽情满地打滚。
“人活着就是因为:他愿意活着。这就是人生的意义,或者说不必再去追寻什么意义……很多事情都是因为我们的愿望。我们期望爱情就得到爱情,期望成功就得到成功。期望生——这就是生的最大秘密。”(何怀宏《若有所思》)
谢晨的书评
这是谢晨的第一篇书评,值得鼓励。书评不在于字数有多少,如果感悟多的话可以是几千字,也可以是几百字,甚至可以几十字。
这不是考试,写书评的目的就是为了感受书本的精华,享受读书这个过程。可能刚看完第一遍时不知道该写什么,但等过了一个星期又可能又有动笔写东西的欲望。
最重要的是那种写作的欲望。
这是最关键的,这种欲望就是当现实生活中发生了一些事,或者看了些书,然后有强烈写东西的欲望,去记录自己的心情,去记录自己的感悟。
我认为评分标准最关键的是写作欲望,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种写作欲望呢?
- 像谢晨在书评中提到的,对某个人物的喜好、厌恶。只有读的认真,把自己带到书籍的氛围中,才会喜欢、厌恶一个人。
但是谢晨写的太简单了。可以只写一个人,这个人或许不是书中的主人公,或许这书中该人物只占了一小部分。
一旦说了喜欢哪个人,应该试着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这个人在什么时候什么场合下做了什么事?(可以只是一个很简单的小事)
2)你为什么会喜欢/讨厌这个人?
3)如果换作是你在面对同一件事时,你会像这个人一样吗?或者说这个人的性格与你有着怎样的关系?
- 结合自己的感悟,像优秀的书评里结论部分。从书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总分是10分,我这里占5分,最终给谢晨的评分是2.5分。
这是一个不及格的分数,原因是因为没有看出谢晨的那种写作欲望,无论是第一点和第二点都达不到要求。
另一个评分标准由谢晓芳提出,谢晓芳也占5分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