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打卡群里的喜平抛出关于书评的写作话题时,我脑中极速搜索所读的书,却想不到一本令我印象深刻的书。书倒是读了不少,很多真的读完就忘了,最多记个概况,记个书名。深刻反省,读完书一定养成写读后感,记笔记的习惯,好歹以后忘记了看读书笔记还能想起个一二。千万不要太高估记忆力,据说总觉得活的越久,有些记忆越模糊。
我把我们仨拿出来重新过了一下,记得第一次读这本书时,还是上学时,当时的感受就是觉得这一家挺温馨的,挺逗挺有爱的一家人。如今再次读,却是感动的情绪居多,感动他们仨相互依恋,相互理解,相互依偎的生活。
这本书开头以梦境展开,梦中杨绛总是梦见钱钟书不见了,而她却总也寻不到,一个人的慌张与恐惧总让她在梦中惊醒。看了这一段,深深地理解到杨绛对钟书的依恋和不舍。钟书安慰她,说这是老人的梦,我也常做。我想或许年纪越大,越清楚的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杨绛害怕钟书撇下她,一声不响的离开。
第二部分,写我们仨失散了,语言平实却细腻,很多场景的描写,读着脑中就仿佛看到了画面。现在的我们仨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最后以这一段展开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他们的生活回忆录。
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人,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远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但我活的很充实,也很有意义,因为有我们仨。
他们仨经历战乱,淡泊名利,安静的做学问,难能可贵。他们仨相互依恋的过完一生,因为是他们仨生活才是生活。羡慕这样的爱情,亲情和生活观,淡淡的,也暖暖的,一生不长,他们仨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