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梦想成为股神,纯靠智商获得财富自由,每日盯着六块电脑屏幕上红红绿绿的数字,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调动亿万资金千军万马挥斥方遒。
于是想成为股神的我,放弃了就业稳定薪情优良的工科专业,成为了一名证券经纪人。
如果你是没有任何客户资源的应届毕业生,对这个行业抱有瑰丽的幻想,问我要不要成为一个“证券经纪人”或者“证券公司客户经理”或者“外汇经纪人”或者保险公司所谓的“财富顾问”之类之类吧,总之现在为了让职位显得高大上又涌现出好多新名字,我会武断的告诉你“不要去!”原因很简单:学不到什么东西,收入很低,未来渺茫。要问如何判断这些坑,也很简单:你没投简历却主动联系你的、学历要求不高的、专业不限的、用高提成做诱饵的……基本就是了。
以上是我2010年进入这个行业的感受。当时证券公司经纪业务模式很单一:全靠佣金收入,所以他们需要大量低成本的劳动力来拉客户,因此采用经纪人制度。经纪人跟公司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合作关系,固定收入少,收入提成比例高,但是一个毫无经验和资源的素人,连完成任务都困难,每月要被扣工资,高提成又从何谈起呢?而作为公司来说,每招聘到一个新人,至少能带来几个亲朋好友的客户,即使员工干了几个月坚持不下去了,客户也总能留存一些。
我就是作为一个素人,懵懂的进入这个行业的,入职的前三个月就是在银行驻点儿。前些年如果你去银行办业务,也许会注意到这些券商代表,其实他们就是借银行大堂的地方拉客。也是年景不好,那时候上一波牛市套了一大批人,新的行情又没来,人们对股票退避三舍。于是这些券商的客户经理,每日给银行当着免费劳力,却一个月也拣不到卅瓜俩枣,完不成任务于是收入极其惨淡。
可就算这样,银行大堂这块肋骨,也成了各家券商争夺的吃食。就我当时驻点儿的银行,有7家券商,每天都有帮行里开信用卡、开金卡等一系列的任务,还要末位淘汰。银行当我们是免费劳力,券商也是任务紧逼,每月新增客户、新增资产、收入考核、产品销售,一样都不能少,完不成任务,所以收入都是打折的。记得当年联讯证券的一个小兄弟,每个月只能发900多块钱,这个收入在帝都是无法生存的,远不如包吃包住的饭店服务员,所以两三个月以后,也没有再见过这个小兄弟。
但我是一个有想法且运气好的素人,银行驻点儿了几个月觉得这样不行,正好赶上公司的首席投资顾问招助理。其实所谓“首席”,是因为整个公司只有这一名投资顾问。我想,投资是个技术活儿,还是要走技术路线的,于是找到“首席”,积极的自我推荐。“首席”招收了我和另外三名小伙伴,于是我开始了投资顾问自学之路。
“首席”给了我莫大的帮助,让我知道了最基本的股票分析方法: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为了学习基本面分析法,每日读大量的研究报告;为了学习技术分析,又痴迷了一段“缠中说禅”。后来跟着“首席”换了大公司,看到个个赔的一塌糊涂的投资顾问和成百上千套牢的客户,对成为“股神”这件事越来越心凉,后来有个机会便换了稳定的工作。当2014-2015年牛市来临的时候,曾经梦想成为“股神”的我,噤若寒蝉没有心动,最终虽然没有什么收益,也并没有被割了韭菜,看看2015年6月15日开始的那令人心惊胆颤的K线,传说这手起刀落中打掉了帝都500万以上的客户10万人。
重新学习投资的想法来源于一次跟私募大佬的交流。那天大佬说,“作为一个投资顾问,首先要能管好自己的资产,这本身对自己也是很有价值的。”也许说者无心,但是听者却有意了,我现在虽然不再做所谓的投资顾问,鹦鹉学舌般指导别人投资,却仍然工作在投资领域,日常工作也和证券市场息息相关,因此,重拾梦想的念头又一次强烈的出现在脑海中,于是便有了这个专栏。
这个专栏的初衷是输出倒逼输入,也就是按时写内容逼迫自己及时学习和总结,即使不能把自己培养成巴菲特,长期学习所训练出的对经济运行和行业变化的洞察力和敏感度,也是当今社会稀缺的能力,这项技能即使不用来找工作,也可以用来做好自己的资产投资,几乎是通往财富自由的钥匙了。
或许我没有成为巴菲特的天赋,但没准你有呢。
看得人越多我越有写作动力啊。
路途漫漫,邀君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