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老家,见了一个老家的女性朋友。她比我小几岁,是一个村长大的,知道她家庭情况,不管是经济还是氛围都比我家好的多。她也是我从小印象中的艳羡的美女。虽然现在也同样步入中年,依然风韵犹存,只是眼角掩饰不了的皱纹和故作平静下的焦虑不时地透露出来。
上次见面,她跟我讨论了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记得她说孩子不好好学习,她特别焦虑。但是那次交流的深度较浅。这次见面,她知道我从事心理咨询,自身经验多,见的也多,所以也想听听我的意见,她把自己的老底掏了出来。
其实她的核心家庭的版本是比较典型的,在很多离婚过或者感情不和的夫妻身上都能看到一些缩影。她和丈夫育有一儿一女,她丈夫是独生子女,公公已经去世,婆婆跟着儿子住,虽然在一家五口挤住在一起,有点不方便,但是婆婆不愿意搬到有五分钟路程的另一套房子里,孝顺儿子也认为让母亲搬出去,是不孝顺。所以这一家五口就这么住着。
三代人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观点,所以矛盾自然而然产生了。婆婆有严重的北方重男轻女观念,对孙女经常各种脏话的破口大骂,对孙子百般溺爱。同时也传承了中国传统家庭的婆婆与儿子的共生绞杀问题:婆婆潜意识里把对老公的感情投射到儿子身上,所以其对媳妇有天然的竞争关系,婆媳不和,剑拔弩张在所难免。家里唯一的成年男人没有把核心家庭和原生家庭的权利义务分开,各种关系乱作一团。
婆婆承担了丈夫的一部分职责,也承担了家里女主人的职责,所以我这个女性朋友就处于一种边缘状态,回家感到压抑,保护不了自己,也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丈夫与自己的母亲成了密不透风的墙,难以穿越,家庭关系严重错位。
我强烈地感受到了她的无助感和焦虑状态。因为我以前也曾经体验过这种感受。
她这种情况,家里自上而下的错位,奶奶潜意识的创伤,导致所有的愤怒和抱怨都流向了家里最弱小的孙女,其实孙子也不会过的很好,因为他被溺爱,不是因为他是个完整的人,而是因为他是个带把的男孩,他的性别给他带来了优待,他潜意识里也会有恨意,因为他知道他被当成了一个能够传宗接代的“工具人”,谁也不愿意因为这样才被爱着。而我朋友的丈夫作为家里既得利益者,作为家庭中心,他一直被自己的母亲控制着,他是没有自我的,明意识中他告诉自己不能忤逆母亲,要孝顺母亲,母亲都是在为自己好,他这种自圆其说压不住潜意识中对母亲的“恨”,但是他不敢对抗自己的母亲,他通常会把恨投射给了自己的妻子。
我朋友可以反抗,表达和想办法疏解,但是,毒是往下流动的,扛不住的是孩子,孩子在最低的位置,承接了家庭所有的“毒”,很容易造成心理问题。
所以,可想而知,我这位女性朋友过的有多难,心里有多苦。
我说,你情况很复杂,长期的压抑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结节。她点点头说,是的,我已经有很多了。
我问她:你现在打算怎么办?她摇摇头:我也不知道。
我说:通常有两种办法,一种是离婚,从外部破掉这种压抑的氛围,另一种方法或者只有你去改变。谁有情绪谁负责,谁有问题谁解决,心理学是这样告诉我们的,你婆婆和丈夫不会觉得他们有问题。不要指望他们改变,只有你去改变带动家庭氛围的改变,和他们的改变。把自己的能量成长起来,不要去打压孩子,孩子回家很压抑,已经很难了,怎么会爱上学习?密不透风的沙罐只有从你这里打破,你每天把自己过的开心快乐,多读书,成长起来,你的能量会就会带动孩子的能量,家庭气场才会转变,这是一条艰难但是破坏最小的路径。
记得有一本书“看不见的女人”,很多女人为家庭牺牲很多,但是因为复杂关系,不被丈夫尊重和看见,这可能是中国离婚率趋高的原因之一吧。有时离婚也是一种自救。我真心为她难过,但也不希望她用这样的方式获得重生。
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的修行的路,可能这是她今生必须经历的成长命题吧。
希望她越来越好,中国的女性们越来越幸福!
女人的“成长”2024-10-26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疫情期间,我知道了武汉作家方方,并看了由她写的小说改编拍摄的电影《万箭穿心》。这部拍摄于2012年的影片,在主演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