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聊关于给孩子定规矩的事情,昨天讲到刚刚开始给孩子定规矩之时,要注意三点:
第一,是注意眼神交流。
第二,告诉孩子怎么做要态度坚决语气肯定。
第三,在场15秒看结果。孩子做得好就给予表扬。
那如果孩子还是一意孤行呢,不听你的呢,还是不遵守规则呢。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显然还是用法则1已经很难奏效了。拿来看看法则2吧。
还是先需要重复法则1
你站在孩子旁边,孩子还是无动于衷,这个时候,先不要急着马上警告,而是需要把你的要求再次重复一遍,继续看着孩子,如果孩子还是不动手没反应,再次重复你的要求,此时声音可以大一点,但不是怒斥,继续施加压力,这个时候有些孩子松动了,开始行动了,就表扬,到此结束。还是不听你,就开始下一步,你要发布“警告”与“最后通牒”了。也就是公布孩子需要承担的后果了。
及时公布后果,孩子才会当真
在这里注意两点,一是保持冷静。二是想到可以采用的后果。我们往往用惩罚代替孩子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恰恰是惩罚让孩子远离了所需要承担的后果,比如孩子吃饭把碗打翻了,汤汤水水撒了一桌子,原本孩子需要承担的后果就是把桌子清理干净,如果让孩子罚站,孩子既没有为此付出应该付出的代价,习得他所需要的做事方式,并且当时他的内心是十分抵触你的。
所以让孩子承担的后果最好与现在需要遵守的规矩有关。更加关键的是,孩子承担的这个后果就让孩子掌握正确做事的方法,这是孩子的一次学习机会。上面说的孩子碗打翻了,让孩子马上去收拾就是教会孩子正确处理碗打翻这件事情。比如孩子忘记做了一件家务,惩罚性的家长就会取消孩子的一项特权,可以跟孩子说是时候做那件家务了。
一个好的后果实在培养负责任的孩子,是让孩子在尊重中习得改变。当然,很多情况我们很难做到这样正面管教式的处理,对于特别难缠特别较真的孩子,我们仍然需要采用一些取消权力式的后果,比如取消孩子玩自己喜欢的游戏,减少玩耍的时间,但是不是体罚与训斥,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一定要遵守你定的规矩,而是让孩子吸取教训,以此来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对于特别猛烈与你对抗的,有语言与肢体攻击的孩子,有时还有必要进行面壁思过(这个我下次再聊)。
后果公布了,马上执行,不要迟疑
说了就要马上执行,兑现后果越及时,效果越明显,孩子越能吸取教训。后果执行仍然需要冷静。有些后果不能马上执行,也应该告诉孩子会在一个合适的时候执行,不要用极端手段恐吓孩子。可能有些孩子在你执行后果之后还是没有大的改变,不要着急,孩子需要更多时间吸取教训,我们不是要在一次又一次的执行中让孩子变得守规矩,而是让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知道自己需要改变的地方,以此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一点注意:
孩子中途回心转意了,也不能心软,但还是要记得表扬孩子
有的孩子开始承担后果,做到一半,跑过来跟你说知道错了能不能不要做了。你要坚持,就说,现在晚了,但下一次,要记住该做的事情。然后让孩子完成余下的后果。在孩子承担后果的过程中,一次求饶得逞了,那渐渐你的威信会减弱。但是孩子中途有悔改之意,还是不忘给予表扬,鼓励孩子下次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