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才不会抵触》读书笔记

这样跟孩子定规矩,孩子最不会抵触

乔治M.卡帕卡

517个笔记

前言 说了五六遍,孩子就是听不进去

>> 要想让孩子遵守规矩,家长应该给孩子更明确的理由

>> ,

>> 而绝非“我是家长,我说了算”式的命令。

>> 当然,你也应该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

>> 这样,你才能更有效、更成功地教育孩子,才会轻松、彻底地解决与孩子的矛盾,孩子才会服服帖帖、遵守规矩。

>> 让孩子变得懂事不是梦,但需要你的努力与投入。

>> 你必须对书中的方法有足够的信心,去切实改变自己的育儿方式,并持之以恒,才能见到效果。在实施书中的方法时,如果你有任何一丝犹豫,都会被孩子察觉,从而

>> 影响方法的有效性。

>> 将整个过程划分成简单易行的步骤,

>> 每条法则只要一两周就能被你熟练运用。

>> 只要你肯花时间、心思,孩子一定会有令你惊喜的进步。

>> 你每一两周只需尝试一条法则。这样,你和孩子才能有足够的时间适应这条法则。

>> 第1~6条法则的顺序是精心设置的,它们能帮助你逐渐熟悉这些育儿方法。所以,请不要随意打乱顺序。

>> 你可以

>> 在尝试一条法则前,先手做一份检核单,并把它贴在显眼的地方,这样可以帮你牢记每一条法则的细节之处。你记住得越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 把检核单贴在一个隐蔽点的地方

>> ,保证你自己可以经常看见,但孩子看不见。

>> 我正在实行一项计划,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相处。

孩子为什么会冲动?

>> 孩子为什么会冲动?

>> 孩子如果反应过快、做事不经思考,那么他就更容易和家人产生冲突。事情的发展不如己愿时,人们心中就会滋生逆反情绪。有些人善于进行思考、分析,进而选择最理想的解决方案。而易冲动的人则很少去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就快速作出决定。

>> 能控制情绪、三思而后行的人,在特定情况下面临选择时,会用足够的时间回忆以前类似的情形,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再次面临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就会选择以前最令人满意的方案,或者说,至少不会选择那些通常会导致消极后果的行为。

>> 易冲动的人,则不会深入思考每一个情形,不会回想先前的经历,因而更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出错误的选择。

>> 易冲动的孩子需要不断在不同的后果中锤炼,最终才能学会控制情绪。

>> 事先做好准备,应对孩子才不费劲

>> 面对艰难的任务,我们应事先做好心理准备,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我们可以事先思考多种可能的方案,这样我们才能灵活应对不同的结果,不至于惊慌失措。久而久之,我们就能习惯成自然,灵活控制自己的情绪。

>> 在与“麻烦人”打交道前,我们也要做好准备。

>> 仔细分析情况就能使我们保持冷静,这是因为,这样我们就会做好准备,事情就不会那么猝不及防。如果准备不充分,我们就会乱了阵脚。

>> 面对一个对你说的话总有抵触心理的孩子,

>> 你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 结果,明白孩子为什么有这种反应,并为所有可能会发生的结果做好准备,这样你就不会被孩子弄得措手不及。

>> 学会尊重孩子的个性

>> 教育孩子的目标就是促进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并为孩子以后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 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定的环境,关注孩子的健康与营养,鼓励并监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孩子提供一些认知方面的挑战与激励,促进孩子的成长,这样,孩子在物质和教育方面的需求才会被满足。至于情感上的需求,它虽然难以捉摸,却非常重要,它包括给孩子提供自由舒适的环境,给予关爱、理解与尊重,以及家长应给予的自由空间,这样,孩子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

>> 合理引导孩子,倔劲儿也能换来成功。

>> 并不是别人说什么她就得做什么,她是一个独立的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也可以对别人加以管制。

>> 一旦决定做什么,就没人拦得了。如果事情进展得不顺利,他也跟别人一样会非常伤心。

>> 当事情关系重大,他能坚持自我;而无关紧要时,他能

>> 以其敏锐的

>> 判断力,避免一意孤行。因此,他既固执顽强,又善良温和。

>> 希望孩子们

>> 保持自己的意志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通过正确的判断力使这种倔劲儿发挥最好的效用。

>> 关键就在于家长要对孩子抱有合理的期望。

>> 要注重孩子的行为,而不是态度。

>> 你应该允许甚至欢迎孩子能对你的要求或命令提出质疑,而不应该把这看做是对家长权威的挑战。

>> 孩子还不会区分什么时候能随心所欲、什么时候不能。如果你想要孩子变得自信、坚强,必须从小就培养。不能封了孩子的嘴,也不能因为孩子有抵触情绪、提反对意见而惩罚他。

>> 孩子的行为远比他的言语重要

>> 但

>> 如果孩子在言语上或行为上表现得过激,那你就要立即采取行动。

>> 如果他仅仅只是显得不愿意,但仍选择了正确的做法,那就不要数落他或惩罚他。如果他坚决不照规矩做,那么你就好好利用该做法产生的后果来教育孩子,让他从中学习经验,教育孩子以后遇到类似事情时作出正确的选择。

>> 请记住,和孩子定规矩的目的

>> 是鼓励他努力照正确的做法去做,同时也让他知道“一意孤行”与“见机行事”这两者之间的区别。

>> 你要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遵守你们之间定的规矩。

>> 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 ;

>> 孩子是因为明晓事理而遵守规矩,而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遵守规矩。

>> 你可以事先与孩子一起制定具体、恰当的奖罚细则,这样就能引导孩子作出正确的选择、学会思考与判断,从而减轻你的育儿负担。

>> 容易引发孩子问题行为的6因素

>> 1.心理预期:“他是故意的!”

>> 家长觉得孩子是故意惹事的,认为孩子明知应该怎么做,但却故意跟家长对着干。

>> 孩子生气时容易冲动,一冲动就会用最不费劲儿的“招数”达到目的。他们很可能会“故技重演”,用过去最管用的招儿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哪怕这一招错了。

>> 行为的结果会直接决定这种行为是否会再次上演。

>> 如果孩子的“招数”让他达到了目的,那他更有可能会故技重施;而如果家长没有妥协,那孩子下次就不大可能再用这一招了。

>> 如果孩子经常借助某种行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哪怕这种行为有一两次不管用,他也不会轻易放弃。

>> 请回想一下:这种行为以前给他带来了什么?是不是他因此而如愿以偿?当孩子对你软硬不吃时,你是不是一生气就听之任之?如果是这样,那孩子很有可能已经知道,只有让你对他心灰意冷,他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即使他要为此又哭又闹。

>> 孩子们总会变着招来达到他们的目的。

>> 如果没一招管用,那孩子最终会乖乖就范。

>> 惹家长生气只不过是孩子实现自己愿望的“副产品”,并非最终目标。

>> 2.心理准备不充分。

>> 首先,你要牢记,孩子并不是“成心”气你,你也不可以为了让孩子听话而不择手段,这样,你就能更冷静、更客观地看待整件事情了

>> 。

>> 教育孩子时,你的首要任务是合理执行奖罚后果(包括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意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能想出许多好点子。

>> 即使孩子不听话,你也不能乱了阵脚。每次出现问题时,都是一个绝佳的教育机会,而不是一定要分出个胜负的“战争”。

>> 作为家长,你应该能预料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抵触情绪。

>> 下面这些情况最容易让孩子有意见:当孩子玩得正开心,却突然被你叫去做其他事情时;当你不让孩子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时;当他被迫做他极不情愿做的事(如收拾房间或做作业)时;或者当他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被要求干另外一件事时

>> 。对这些情况要做到心里有数,这样你才能使你

>> 对孩子的行为有所准备。

>> 别怕孩子不听你的话,只要多给自己一些时间、一点耐心就可以了。也不要吓唬孩子,这一招起不了什么作用

>> 。

>> 你应该事先想出一些可执行且恰当的惩罚措施,以在孩子不听话时“出招”

>> 。

>> 3.家庭冲突的错误解决。

>> 只要双方不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这些分歧,而是以一种想共同教育好孩子的态度对待这些不一致的意见,那么这种“不一致”甚至会引发一种好结果。

>> 有些家庭,这些分歧却使家长双方“大动干戈”,甚至当着孩子的面争吵,那么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很大伤害。当孩子听到家长双方因他做的事而相互斥责时,他会觉得非常

>> 难过。

>> 4.夫妻双方没有齐心协力。

>> 如果家长双方继续争执不下,孩子的行为通常就会变本加厉。

>> 如果你正处在这样的困境中,

>> 请你试着心平气和地与你的爱人沟通,解决双方的分歧,停止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

>> 5.外界压力带来的负面氛围。

>> 与你的爱人一起化解这些冲突,双方面对面的交谈或寻求专业咨询都有利于缓解冲突。

>> 6.家长没能合理规划孩子的生活。

>> 家长越能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家庭生活,孩子的日常生活越协调、越有规律、越明晰,他就越不容易发脾气。

>> 小孩发脾气,大多是因为某件事出乎他们的预料,使他们毫无心理准备,如马上准备出门去银行或商店

>> 让他们停止正玩得高兴的事,开始做另一件事等。

>> 如果你能使孩子的生活环境更和谐,孩子能知道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他就会越听话,因为合理的规划使他有时间为将要做的事做好心理准备。你可以在家里制定日程安排,规定起床时间、吃饭时间、做作业时间、自由玩耍时间、睡觉时间,这对孩子都很有好处。

>> 孩子的情绪反应主要取决于家长的心理状态及家长对孩子负面情绪的应对能力。

情绪反应的过程

>> 保持冷静的一方通常能大局在握。

>> 孩子惹急你时,你一定要冷静。

>> 首先,你需要知道怒气是怎样产生的。这样你才能学会控制怒气。

>> 情绪反应的过程

>> 刺激因子并不是人为所能控制的。它说来就来,当它发生了,你只能面对它。

>> 在

>> 采取任何行动之前,你必须先阐释这种刺激因子。这个过程非常迅速,几乎快得让你意识不到,但它确实发生了,否则你就不会知道如何应对这种刺激。

>> 必须采取最有效的方式行动。

>> 生理激发,目的是为行动做好准备。事

>> 实际行动,专业术语叫“机体应答”。

>> 事先的准备才是情绪反应的真正初始阶段。

>> 要考虑整个情境的各种影响,及它们将如何影响一个人在将来类似情形下的行为。

>> 我们谈论情绪反应,实际必须考虑六个阶段:心理准备,刺激因子,阐释,生理激发,行动和后期影响。

>> 家长越是焦躁、恼怒地面对孩子,孩子的抵触情绪就越强烈,越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刺激因子其实是不立刻听话而非抵触。

>> 和孩子沟通时,一定不要一开始就进入“备战”状态,

>> 。

>> 你得这样想:情况只是“有可能”会激化,而不是“一定”会激化;即便激化了,你也有妙计控制自己的情绪。

>> 为了保持冷静,不至于事后后悔,在与孩子沟通之前,我们可以先做几次深呼吸:缓慢地吸气约四秒钟,让空气填满自己的整个肺部;然后屏住呼吸,持续约一秒钟,再慢慢地吐出所有空气。多做两三次,同时心里暗示自己:“我会保持冷静的。不论他做什么,我都不会发脾气。事情会很好解决,我不能跟一个孩子计较太多。”这样,你就会做好思想准备,你的呼吸和血流速度也会缓慢下来,并带动你的整个身体保持冷静,从而理智地教育孩子。

>> 凡事都要提前准备,不要到最后一刻才开始。

>> 作为家长,你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孩子学会遵守规矩,而不是强逼孩子遵守规矩。

>> 孩子的性格倾向,决定着孩子的做事方式。你不能创造这种倾向,但你可以慢慢改变它,使它朝着良好的一面发展,让孩子拥有正确的判断力,教孩子明白自己何时该坚持自我、何时该听别人的意见。

>> 你

>> 无法阻止孩子说一些气话或做一些气人的事,

>> 在此你也可以做些间接性的改变,即保持心态平和。

>> 孩子的行为发生时,那一刻你会如何阐释这种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接下来

>> 是否

>> 会动怒。

>> 你要给予孩子适当的后果来让孩子自己决定该如何做。

>> 即使孩子最后依然没听你的,但他也上了宝贵的一课,以后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也不至于一头撞到南墙上。

>> “想法决定行动”——如果你不去主观臆断或夸大孩子的不当行为,就不会那么气急败坏,你自然就能保持镇定了。

>> 只要注意体会,每个人都会清楚地觉察到自己“是不是开始生气了”。当你感到自己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血压升高时,就意味着你需要消消气了。这时,你要赶紧离开孩子的视线,到另一个房间或到室外去散散心,或坐或躺,等你平静下来再去教育孩子。

>> 如果孩子一个人待着比较危险,那你就要陪着孩子,并试着平复自己的心情。

>> 如果迫于某些原因,你无论如何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怒气,也

>> 没办法回避孩子,那也不要失去理智。

>> 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对方的意见。

>> 开始回应孩子时,你要努力保持冷静、从容不迫,

>> 用恰当的积极后果与消极后果来引导孩子作出选择,让孩子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 动怒时,一定不要说些过分的话,更不要揍孩子,

>> 冷静一会儿后,你可以试着去理顺事情的来龙去脉:孩子说了什么,而你又是如何对待的?是不是他使你束手无策?如果是,又是为什么呢?这种行为是不是头一次出现?你自己有没有为这种时不时发生的情形做好充分准备呢?你可以针对类似情形制定一种解决方案,以后碰到类似情况时就能轻而易举地解决。

>> 不犯错误,你就不知道哪些方法管用、哪些方法不管用。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在短期内看不出成效,也不用急,你可以多观察一段时间,或者想想是不是还有改进的空间。

>> 跟孩子发生冲突时,

>> 要

>> 想想“我应该做些什么?”。

第1周:定规矩要简单、具体

>> 第1周:定规矩要简单、具体

>> 开始时,你可以给孩子定一些他通常难遵守的规矩。

>> 这些规矩应该简单、具体、直接,

>> 不要用

>> 需要多

>> 个动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 当遇到脾气倔的孩子时(

>> ,你应该停下手头的事,直接去和孩子交谈

>> 。

>> 先让孩子看着你,孩子才会听你的

>> 跟孩子定的规矩要想有效,需要注意三个要点:提醒孩子看着你、告诉孩子怎么做、站在旁边看结果。

>> 1.提醒孩子看着你。

>> 跟孩子说话时,你不仅不能分神,还要学会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 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叫孩子的名字。

>> 要和孩子产生眼神交流:离孩子近一点,再叫他的名字,或者让他来你的房间,或者你直接去孩子的房间。即使你和孩子不在同一个房间,但叫他开开门或开开窗看着你,也能让孩子更按你的要求去做。如果孩子不理你,那你可以对孩子说:“看着我。”或者走到他跟前,看着他的眼睛,再提出你的要求。一定要这么做,否则,无眼神交流的命令,无疑会减少孩子听话的可能性。

>> 两个人之间进行眼神交流时

>> ,就

>> 会有一种约定感,说起话来也更有说服力。

>> 眼神交流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如果孩子正玩得起劲,他可能根本没注意到你在跟他说话,而跟孩子进行眼神交流则可以让他暂停手上的事,认真听你说话。

>> 2.告诉孩子怎么做。

>> 一旦和孩子有了眼神交流,你就可以告诉孩子怎么做了。

>> ①要有眼神交流。

跟孩子说话时,一定要直视孩子的眼睛。

>> ②态度要尊重,口气要坚定。

>> 和孩子说话时,注意不要用容易被他拒绝的方式,而要用引起他注意力的方式直接表达你的意思;不要采用询问的方式,而要以尊重的态度、坚定的口吻直接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然后保持眼神交流,让他做一件具体的事

>> 。

>> ③非语言交流要严肃、沉稳。

>> 非语言交流,主要是指你的姿势、手势、表情、语气

>> 及语速、音量等。

>> 你可以背着手站在孩子面前,表情要严肃、正经,语气要坚决(声音稍高,但并不是吼叫)、沉稳、慎重。

>> 孩子越小,他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反应能力就越有限,所以你就越要通过非语言交流传达出威严的态度。

>> 越

>> 小的孩子,对你的语言信息回应得越少,对你的非语言信息回应得就越多。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他才会注重语言信息,但同时也会察觉你的非语言信息。

>> 暗自给自己打气

>> ,保

>> 持冷静,并期待孩子乖乖听话。这种信息会通过你的非语言交流传达给孩子,并让孩子意识到你绝不是随便说说。

>> 如果你已经很努力、很克制,孩子还没认真听你说话,那你可以稍稍给孩子一点压力,比如双手扶着他的肩头,再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 ④不要争执不休。

>> 孩子如果想跟你讨价还价,你不必向孩子过多解释他为什么要遵守规矩。通

>> 你只需给孩子一个简明扼要的理由即可

>> ,不要重复规矩的内容。

>> 不用过多理会孩子的闹腾。

>> 你可不是在求孩子同意你的要求,也不是在劝孩子相信你的话,否则,你和孩子的关系就不平等了,孩子也会继续闹下去。

>> ⑤一次只讲一件事。

>> 吩咐孩子做事时,一定要简单、直接,一次只讲一件事。

>> 如果你希望孩子完成几件事,那你可以先让他做第一件,并让他完成以后过来见你;然后再让他做第二件,完成后再来见你,这样

>> 进行下去。对孩子来说,做一件事远比做几件事容易得多,他的抵触情绪也不会太严重。

>> ⑥让孩子复述你定的规矩。

>>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注意力不集中,或者你不确定孩子是不是真的明白你说的话,那这一点就会对你大有帮助,因为它能让孩子更遵守你定的规矩。

>> 孩子说完你定的规矩后,如果他说“明白了”,那你可以对他说:“既然你明白了,那就请重复一遍吧。”在孩子重复的时候,你可以纠正他说错的地方,然后坚定地说:“真棒,那现在去做吧。”

>> 3.站在旁边看结果。

>> 跟孩子定完规矩后,你不用做任何事,只需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孩子,大约持续15秒。不要走动。给自己计时,从101开始数,在心里默数到115或120。

>> 这会给孩子施加一定的压力,促使他完成你的要求。

>> 你的要求告诉孩子之后,你只需站在一旁看着他,这样既不失人性化,还能让孩子更快完成任务。

>> 如果孩子问你为什么要看着他,你可以笑笑不予理会,也可以告诉他这是因为他还没完成你要他做的事,或者说你只是想看着他而已。

>> 看着孩子时,如果孩子还没开始按你的要求做,或者一直撅着小嘴说“不”,你也不用说什么。只要孩子发现你并不打算离开,他就会感觉到无形的压力,从而开始服从。

>> 孩子表现好,你就夸夸他

>> 如果孩子听了你的话,你一定要马上夸夸他。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他以后也应该这样做。如果孩子最后还是不听话,那你就要立即给予消极后果

>> 夸”的方法也有好几种。有口头表扬类型的,

>> 也有肢体语言类型的

>> ,如果两种方式综合使用,效果则会更好。

>> 好的夸赞方式是语言方式与非语言方式相结合。

>> 夸赞的话语一定要具体,不要似是而非

>> ,也不要提到一些让孩子不开心的事情

>> 。这样,你的意思将会更明确,孩子也会更高兴,他保持这种良好表现的可能性就更高。

>> 孩子听到你夸他,可能还会觉得不自然

>> 。

>> 在这段时间里,你应该继续表扬孩子,那么孩子渐渐就会开始盼着你的表扬。

>> 表扬对孩子的影响是日积月累的,你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让孩子牢牢记住应该怎么做。通过和孩子的相处,恰当的夸赞会成为你的一个习惯,以后每当孩子听话时,你就会很自然地表达你对他的赞许。

>> 规矩要有效,需有三个步骤:提醒孩子看着你,捕捉眼神交流;告诉孩子怎么做(态度要尊重,语气要坚定);花15秒站在旁边看结果,给孩子施加压力。如果孩子确实照你说的做了,你一定要当场夸夸他。

>> 只要制定合理的期望值,并掌握定规矩的技巧,你就能更轻松地让孩子听话。

>> 家庭教育的目标

>> 而是要培养孩子拥有正确的判断力。

给一点“小惩罚”,孩子就明白该怎么做

>> 给一点“小惩罚”,孩子就明白该怎么做

>> 轻松两小步,就让孩子乖乖听话

>> 如果孩子没听家长的话,家长可以有技巧地重复一遍自己的要求。

>> 第1步:遵守定规矩法则1。

>> 将你定的规矩说了一遍,而孩子却没听,那你可以再说一遍,不过一定要在静静地盯着孩子约15秒后才可以。15秒似乎很长,但这段沉默会给孩子造成压力,或许都用不着你再说一遍你的要求了。

>> 第2步:重复上一步。

>> 如果你给了孩子15秒,孩子还是不听话,那你可以按法则1再说一遍:再次保持眼神交流,严肃地说“我刚刚说……”然后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孩子约15秒钟。基本上就是重复上一步,但这一次你要稍稍大声一点(不可大吼大叫!)说出你的要求,这能让孩子感觉到你是认真的,而且你会一直等到他按你的要求做。

>> 如果孩子还不听,那你就可以给孩子发出“警告”或“最后通牒”了。

及时宣布后果,孩子才会当真。

>> 要想让你的警告对孩子有震慑作用,需要掌握两点:

>> ①保持冷静;②想一想确实能使用的后果有哪些。

>> 你把后果说出来时,孩子不仅能察觉到你的决心,还将意识到你绝非说说而已。

>> 他就会思考哪种做法更好,并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 你要选择一项恰当的后果,在孩子违反规矩时,你可以用法则1的方式将这些后果告诉他:捕获眼神交流,然后说“如果你还不……那可就……”,接着站在一旁,静

>> 静地看着孩子大约15秒钟。

>> 首先,按照第1条法则做:

站在孩子能看见的地方;

叫孩子的名字,让他看着你;

直接说出具体的要求,态度要坚决,

>> 如果孩子遵守了,给予他(言语或非言语的)赞扬。如果不听话:

保持眼神交流;

再次叫孩子的名字,让他看着你;

干净利落地说道:

>> 如果孩子听话,给予他(言语或非言语的)赞扬。如果不

>> 听,立刻给予警告:

保持眼神交流;

再叫一遍孩子的名字,让他看着你;

干净利落地说道:

>> 将

>> 它们没收,你就再也别想玩了

>> 如果孩子听话,给予他(言语或非言语的)赞扬。如果不听,直接执行你宣布的惩罚措施。

>> 执行后果不迟疑,孩子下次才知道怎么做。

>> 在给予警告之后,如果孩子仍不听从,你就要直接兑现后果。不要迟疑,立即兑现。

>> 兑现后果越即时,效果越明显,孩子越能从中吸取教训,也越能将行为和相应的后果联系起来。兑现后果应该保持冷静,态度要坚决、果断。

>> 有些后果无法立即兑现(如让孩子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这时你也要立刻宣布后果,然后在恰当的时间再实施。

>> 你

>> 可以使用这些后果:

没收玩具一天或几天;

>> 今天不许再看电视;

今天不许再玩电子游戏;

提前半小时上床睡觉;

今天不能吃零食。

>> 如果是很小的孩子,你可以用“面壁思过”作为后果:把孩子放到椅子上或沙发上,或者房间的一角,让他在那儿待两分钟左右。时间一到,让孩子离开面壁思过的地点,并立即让他完成你之前定的规矩。如果他再次拒绝,继续让他面壁思过,就这样反反复复,直到孩子听从为止。这个过程对于2~5岁的孩子效果最为明显。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这是让他听话的最好办法了

>> 。

>> 如果家长说话不算数、没有立即执行后果,孩子就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如果孩子做了同样的错事,家长定的惩罚后果却不一样,那孩子就会犯迷糊,从而不会当回事。

>> 有些惩罚后果实施了三四次,下一次孩子可能仍然不会立即按你的要求做。

>> 因为

>> 有些孩子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吸取教训。只要坚持足够长的时间,后果就能立刻有效。

>> 你的目的

>> 是

>> 根据孩子的行为,执行正确的积极后果和消极后果,并让孩子从中吸取经验,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

>> 你在警告时没有提到的惩罚,就尽量不要执行,也不要夸大惩罚吓唬孩子

>> 还有两点需要注意:

>> 1.孩子“回心转意”,那也不能心软。

>> 如果你已经开始实施惩罚,

>> 孩子说“我错了,我现在就去把电视关掉”,但你也不能放他去,你要告诉他:“现在已经晚了。但下一次,要乖乖照我说的做。”说完,你要继续执行已定的惩罚,不能心软。

>> 2.只要孩子听话,就要表扬他。

>> 如果孩子中途变了主意,按你的要求去做了,那你要记得夸夸他。不管孩子是在最开始服从要求,还是到最后一刻才服从要求,你的表扬都要一样热烈。

>> 称赞是一件高兴的事,你的言语、肢体动作都要让孩子感到高兴才对。

>> 将这种方案至少运用1~2周,习惯后,再学习下一项法则。

>> 如果孩子在此过程中跟你大吵大闹,该怎么办?如果孩子只是言语上的不尊重,就不要管;如果孩子跟你动手,那么你可以用你学到的方法应对他。

什么是乱发脾气?

>> 有时候,发脾气只是闹着玩或小打小闹,并不需要过多干预。

>> 孩子一边嘟囔着“凭什么”,一边还是照你说的去做了,这种轻度的情绪爆发最好不要理会;当孩子生气了,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上,这种情绪爆发最好也别插手;如果孩子生气了,并没有动手打人,只是说些脏话或大叫着“我讨厌你”,这种行为也不必干涉。

>> 在

>> 你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孩子不停地尖叫、嚎哭,即使你说“别闹了”,孩子也不停下来;孩子发脾气时,可能打你、踢你,甚至扔东西。

>> 应对这种类型的闹脾气,

>> 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面壁思过”。

>> 怎么执行“面壁思过”?

>> 面壁思过是一种有效的小惩罚,它通过把孩子撤离现场,减少环境对孩子的刺激,来让孩子冷静下来。

>> 这种方法可以达到两个目的:①能让孩子停下他手头的事情,从而使他看不到刺激物;②能让孩子处在无刺激的环境中,并让他无法做他想做的事情。

>> 1.选择合适的地点。

>> 实施“面壁思过”,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地点。这个地点必须完全看不到刺激因素,应远离孩子的日常活动(如看电视、玩玩具、与你聊天)地点。

>> 你可以依据你的房间格局和孩子的情况而定,只要远离刺激因素就行。如果选择了房间的一个角落(或一把椅子、一张沙发上),你要确保在孩子面壁思过期间不能看电视、玩玩具,也要确保没人去和他聊天。同时,确保所有的宠物都远离孩子,以防他在面壁思过时同狗猫玩闹起来。

>> 浴室会是个不错的地方。你可以先把浴室里的洗发水、剃须刀、吹风机等都撤掉,只留下肥皂和毛巾

>> ,这

>> 样,这个房间就很适合作为面壁思过地点。

>> 尽管这里可以玩水,不过大多数孩子在面壁思过时仍然会气鼓鼓的,根本没心思玩。

>> 可以让孩子在他自己的房间面壁思过。

>> 按照以下几点备好房间:第一,把房间里的所有玩具放在另一个房间或孩子看不到的其他地方——如果孩子仍可以随心所欲地玩,这对他绝不是一种惩罚,自然也就不能让他吸取教训。第二,房间内不能有电视或电脑。房间内唯一可以保留的刺激物只有音响设备和孩子的书本(或其他学习用品),因为音乐和书本对孩子(尤其是年龄稍大的孩子)的情绪有镇定作用。

>> 为了将刺激最小化,你不能和孩子一起待在面壁思过地点,否则只会延长你们之间的对峙。孩子在面壁思过时,可能会想着法子让你说话,但你只要留意孩子、不让他受伤就行了,不要和他有过多的眼神交流,不要和他讲话,也不要回答他提的问题。

>> 如果孩子在面壁思过时变得过激,或不愿待在那里,那你就要和他待在一起,对他进行约束

>> 。不过要记住,即便如此,你也要避免和他交流。

>> 如果孩子太小,你就要在一边看住他。两三岁的孩子在面壁思过时,可能待不了很长时间。你需要一直看着他,

>> 让他适应面

>> 壁思过这种惩罚方式,并让他明白你无论如何都会让他完成面壁思过。

>> 2.选择充裕的时间。

>> 第一次实行面壁思过时,你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还要腾出大量时间。

>> 首次面壁思过平均大约花45分钟。所以,你要挑一个清闲的日子,没有来客,没有干扰,将电话线拔掉,准备好时刻关注着孩子,直到处罚结束。

>> 在处罚刚开始时,孩子的反应会非常强烈,他会使出浑身解数,试探你会不会真的将处罚进行到底。做好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半途而废;否则,孩子会觉得他才是“大赢家”,以后他会继续奋力反抗,并成功破除你的努力。

>> 你可以在事情发生前,在心中排练几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一次实践很可能会糟糕透顶,不过不用灰心,当孩子习惯了你全新的做法,知道了你已能轻而易举地控制他的行为,那么随后的每一次情况都会好转。

>> 如果孩子发脾气时对你进行肢体攻击,那你的方法也要做出改变

>> 。

>> 孩子发脾气时哭个不停,妈妈怎么办?

>> 首先,尽量看着孩子的眼睛,并告诉孩子不许再闹。不要大声呵斥,但语气要坚决,声音要响亮,让孩子听清你的话。然后站在一旁,看着他约15秒。

>> 如果孩子还在闹,你就告诉他后果:“再闹下去,你就得去面壁思过。”说这话时,你也要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说完之后,只需站在一旁盯着孩子,约15秒钟。

>> 如果他仍然闹下去,你就要告诉他:“现在你要面壁思过。”尽量让他自己去面壁思过地点;如不得已,则采取强制手段将孩子带到那里。把孩子放在那里之后,严肃地对他说:“没我允许,你不能走开。”倘若孩子仍然又哭又闹,你就要坚定地说:“你越闹,待的时间就越久。”孩子如果想跑开,你就把他拽回来;必要的话,你要再说一遍你的要求。

>> 一旦孩子在面壁思过地点开始冷静下来,你就要开始计时。

>> 时长取决于多种因素,主要与孩子的年龄大小和他行为的严重性有关。一般说来,是一岁一分钟,五岁五分钟,七岁七分钟,依此类推。

>> 对于年幼的孩子,短一些的时间同样奏效。

>> 对于五岁或五岁以下的孩

>> 子,两分钟就够了;而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根据几岁几分钟的原则来让他面壁思过。

>> 要确保孩子比较冷静了(哭喊几声很正常,只要不是歇斯底里的嚎叫),才能开始计时。你也可以提醒孩子:如果他中途又闹了起来,则要等他冷静下来时,再重新计时。记得,不要和孩子说话,不要回答他的任何问题。

>> 关于面壁思过的确切时间,你自己清楚就行了,不用告诉孩子。你给孩子传达的信息应该是:家长有权决定他何时开始面壁思过、何时结束面壁思过。

>> 一旦孩子的面壁思过到了时间,你就要去问他:“知道我为什么让你待在这儿吗?”(如果孩子不到3岁,你就不用问这个问题了。)依然要冷静地说话,不可大声吼叫或训斥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学会反思自己的行为。然后再严肃地告诉他:“你以后再这样闹的话,我都会让你面壁思过。”说完,你就可以让他离开面壁思过地点了。通过这种方式,你能教他明白,以后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否则就会陷入麻烦中。

>> 孩子面壁思过之后,你可以让他回到他先前发脾气的活动中去,这样可以给孩子重新作决定的机会,让孩子学到更多。

>> 请记住,

>> 如果你在孩子面壁思过之前说过某种惩罚,一定要兑现。

>> 惩罚结束后,妈妈只需兑现她给予的后果(“今天不许

>> 看电

>> 视”)即可,而不用再让杰西卡收拾玩具,因为杰西卡已经为她不收拾玩具这个行为付出了代价。

>> 针对无攻击行为的脾气发作,面壁思过的步骤包括:让孩子停下手上的活动,告诉孩子一个后果,把孩子送至面壁思过地点。孩子在面壁思过时,必须非常冷静,直到得到你的允许才可离开。重获自由后,孩子可以继续他先前的活动。

>> 针对5岁以下的小孩,可以对面壁思过方案稍加调整。

>> 你可以使用“数1、2、3”的方法。当孩子开始发脾气时,你要靠近他,尽量直视他的眼睛,然后语气坚定地说:“我数到3,你必须马上停下来。1……”同时伸出一根指头。继续盯着他,等5秒左右。如果他还闹下去,就数:“2……”并伸出两根指头。继续看着他,再等5秒左右。如果孩子还不停下来,你就说:“3!开始面壁思过。”然后把他带到已定地点。这个方法对于年幼的孩子效果很好,

>> 。不过记住,确定使用哪种方法后,要一直使用,不能换来换去。

>> 如果孩子发脾气时有暴力倾向,

>> 不需要跟他说停止,不需要告知后果。

>> 孩子有攻击行为(比如,向你扔东西,在房间里乱扔一气,故意毁坏物品,动手用力打你,或坐在地上乱扑腾等)时,家长都应该立即让他面壁思过。只有这样,攻击行为的次数才会降至最低。此外,在处罚的时间上也应该相应调整。

>> 5岁以上的孩子,可以按“几岁几分钟”的方法;5岁以下的孩子,出于实用性考虑,可以都按“两分钟”,

>> 如果孩子没有打你,只不过想提前离开面壁思过地点,

>> 只需把孩子带回面壁思过地点,并告诉他只有经你允许才可离开就行了,你可能需要多次重复这个过程,不过孩子终究还是会接受。

>> 如果孩子不停用手打你、用脚踢你,

>> 这种情形,你就要对孩子进行限制了:最好将孩子放在常见的靠背椅上,轻轻抓住他的手腕,同时走到他身后,使孩子的胳膊背在身后。孩子刚开始可能会挣扎,不过只要不弄疼他,这对你、对他都很有好处。

>> 这种方式比正面抱住孩子更可取,

>> 第一,这让孩子咬不到你、踢不到你、抓不到你,从而使你专心跟孩子说话;第二,这一招很省力,家长轻而易举就能做到;最后,从背面限制孩子可以降低家长的侵略性,减少对孩子情绪的激化。

>> 抓住孩子的时候,你应该温和地对孩子说:“如果你停下来,我就放开你。”可以多说几遍。如果孩子已经冷静下来,不再乱扑腾了,那就放开他的手,并告诉他要待在椅子上。同时,你要随时提防着,因为孩子可能再次动手打你。第一次这样做时,你可能要反反复复进行好几个回合,但不要因此就灰心丧气。孩子终究会知道你是不会轻易“投降”的,那么以后他就会减少攻击行为。

>> 当孩子冷静下来时,你就要选择合理的时长,开始计时。

>> 如果孩子有攻击行为,你就不用告知后果,直接让他面壁思过就行了,因为孩子必须自

>> 己意识到,一旦闹过头了,他就要马上承担后果。

怎么样“约法三章”?

>> 你需要在家里定一套规矩:如果孩子希望做他想做的事,那他就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这种方法即是“约法三章”(又叫“行为契约”)。

>> 怎么样“约法三章”?

>> “约法三章”即:根据孩子的表现,给予相应的后果——表现好就奖励,做错事就惩罚。

>> 奖励

>> 是一个人付出时间和努力,完成了一个恰当、必需的任务之后,而获得的一种积极后果,例如,能力强的学生被奖以满意的分数,授以嘉奖,获得证书。奖励表示了一种欣赏,它能让人心情愉悦,拥有成就感。

>> 大部分奖励不用花一分钱

>> 你不必特意买东西给孩子,你完全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现有的东西作为奖励。其实就是“以物换物”:当孩子完成了某件事时,你就可以让他获得相应的特权(比如多看几分钟动画片、晚睡一会儿、让爸爸妈妈多陪他一会儿

>> 等)。

>> 使用积点、清单,孩子进步一目了然

>> 你可以去买一副扑克当做积点,也可以用其他东西当做积点,不过都要尺寸较大、方便耐用、数量易记、不易丢失。

>> 对很小的孩子来说,

>> 你需要准备一叠贴纸(最好是让孩子和你一起到商店挑选)、一本不用的书。孩子每获得一张贴纸,就贴在书页上,同一天的贴纸都贴在同一页,这样,你就知道孩子获得了多少贴纸。

>> 接下来,你需要给孩子列一张任务清单,写下你每天想让他完成的任务。重要的一点是:刚开始时,只能布置以天为周期的任务,而不是以几天或一周为周期的任务。

>> 开始时布置的任务要简单,一天最多五六个,内容只应包括孩子的日常生活事项,

>> 清单上的每一个任务只需一个简单、特

>> 定的行为。

>> 如果你确实想让孩子做打扫房间这类工作,那最好“化整为零”,将这项任务变成单个具体的事情,

>> 切记,每一项任务必须是一个简单、特定的行为。准确地描述每一种行为,

>> 开始时的这些任务必须简单、便于考查与监督,这样才能大大减少你和孩子之间的“口水战”。

>> 同时,还要确保你列的清单符合孩子的年龄水平。

>> 对还没学会认字的孩子,你需要每天把清单上的每条任务念给他听。任务量也要适合孩子,确保孩子每天都能完成清单上的任务。

>> 列好了清单,接下来就要给每项任务分配积点(以扑克牌或贴纸计算)。开始时,每项最简单、花时间最少的任务都按一个积点计算。

>> 以它作为参照,对比其他任务,根据每项任务所花的

>> 时间和精力赋予相应的积点。

>> 对孩子最不愿做的事情,赋予最高的积点;对那些经常引起你和孩子争吵的任务也赋予较高的积点。

>> 抽点时间和孩子谈谈心,对他说:“从明天起,我会在家弄点好玩的东西。”孩子表示出兴趣后,你再告诉他,“我希望你能每天完成一些任务,完成之后,我会给你一些奖励哦。”孩子当然会满怀欣喜地问:“什么奖励呀?”这个时候,最好让孩子自己列出他想要的奖励,记录下来。

>> 你应该让孩子觉得,他也加入了这项新计划,所以,你至少也要考虑一下他的某些合理的愿望。

>> 接下来,从孩子的奖励清单中挑出你觉得合适的愿望,再和他一起商讨。大体上要以孩子的基本权利作为奖励,

>> 这些特权要有时间限制,

>> 孩子无疑会列出一些需要花钱购买的东西。

>> 你可以将这些东西统一作为“抽奖袋”这一项奖励。也可以把孩子带到小商店,让他自己挑选10~15件东西,每一件都不超过三元;然后将这些小玩意放进一个袋子,定期让孩子获得一次抽奖机会。

>> 针对孩子列出的需要花更多钱购买的东西,

>> 让孩子攒积点,当积点到达一定数量时,才能换取这个贵东西。记住一点,你一定要经得起孩子的“软磨硬泡”,不要去买你并不想让他获得的东西,或者你买不起的东西。你可以在实施这项计划前,就把每件东西的积点确定下来。

>> 你要选定那些你能够给他、也愿意给他的东西,并坚持下来,否则,孩子就会对整个计划丧失信心,并且觉得你不信守承诺。

>> 设置积点值时,一定要宽松些。你可以让孩子每天赚到的积点比花掉的积点多出15~25个。这样就能刺激他开始攒积点,以换取更大的奖励。

>> 执行计划要坚决,孩子才能配合你

>> 最好从星期一的早晨开始这项计划。这样,你才可以利用周末来做好准备工作,而且通常周一不会有亲友来串门。这也能在新的一周给孩子带来新鲜感。

>> 让孩子自己保存他赚得的积点。每当他完成一项任务,你就立刻给他相应的积点。同样,每当他想获得某项特权(奖励)时,他也必须用相应的积点来跟你交换。

>> 给孩子积点时,一定要及时,否则孩子会渐渐失去信心的。

>> 如果任务单上列出的项目包括了孩子房间的内务(如:地面保持干净,床铺整齐,将脏衣服都放进洗衣篮里),那一定要设置一个时间,并告诉孩子你会在这个时间点去检查他的房间,然后针对每一个完成的项目,奖给孩子相应的积点。同一项任务的检查时间必须每天保持一致,这样才能让孩子的生活更有规律,从而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养成遵守规矩的好习惯。

>> 你要始终要求孩子只能用积点来换取奖励清单上的项目。

>> 不要提前发给孩子积点。如果孩子想要享受清单上的某种特权,却没有赚够积点,这就给了你一个大好的教育机会

>> 这个时候你可就要“见机行事”了,

>> 即使孩子有足够的积点但却一时没找到,你也不能破例。只有严格恪守这项原则,你才能向孩子明确传达你的决心。同时,你也要提醒孩子放好自己的东西,这样才能在用的时候轻松找到。

>> 孩子有时可能会将所有积点花个精光,一天下来也没赚一个积点。

>> 坚持严格按照清单来,等他第二天再赚积点;

>>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意识到:他必须老老实实完成清单上的任务,否则无法赚到积点去做他想做的事情。

>> 要坚定自己的立场。等孩子受了两三天约束后,哪怕是最倔强的孩子都会觉得生活太枯燥无味了,那么,他就会开始遵守你的规定。

>> 如果孩子的确能待在自己房间里,连续几周不看电视、不玩电脑、不打电话,那他很可能患上了抑郁症,我建议你尽快寻求帮助。

>> 爸爸妈妈才是唯一负责监管日常事务、分发积点的人。不能由家中其他人来负责这些事,特别是孩子的哥哥姐姐们。

>> 如果请了保姆或亲友照顾孩子,最好不要让他们介入你正在

>> 实施的计划中。

>> 如果你因事外出,孩子由保姆来看管,那你可以在出门之前,让孩子从你这里换回某些特权,并把一些要点交代给保姆。

>> 巧妙给孩子零花钱。

>> 如果孩子已经能理智地使用零花钱,那你可以让孩子用积点换取零花钱,

>> 可以一个积点换两元,最多不超过30元。

>> 告诉孩子,零花钱只能在每周固定的一天兑换。这样也能让孩子学会规划自己每周的开销,还能培养他的理财能力。

>> 家中有几个孩子?那就同时实行计划。

>> 针对每个孩子,你可以让他们用不同颜色的东西当做积点,这样就能防止孩子们因各自积点的数目而发生争吵。

>> “约法三章”中的任务内容,

>> 第一,要从简单、日常的事情开始。另外,确保每个孩子分配的任务之间没有关联性

>> 。

>> 孩子太小或已到青春期,计划可以适当调整。

>> 对于年幼的孩子,贴纸的效果会比积点的效果更好,可以让孩子用一定数量的贴纸来换取他想要的特权(如看动画片、玩游戏等)。

>> 针对青春期的孩子,也要给予适龄的奖励,如打电话、看电视或听音乐、到朋友家玩。确保每种特权都与清单上的积点一致。

>> 对于大一些的青少年,可能就不必用积点了,而是采取“一对一”的交换形式,例如,只有完成了某件事之后才能打电话。

>> 准备好积点(或贴纸)——列出清单——实施计划。每当孩子完成了某项任务,你就要立刻给他积点;每当孩子换取一项特权或奖励,你就要当场收回相应的积点。

>> 每当孩子完成清单上的一项任务,你都要给予表扬。这可以在精神上鼓励孩子,让他继续保持自己的好行为。

>> 开始阶段,任务必须简单明确,易于考量、易于执行。

妙招1:做作业的环境要减少干扰

>> 妙招1:做作业的环境要减少干扰

>> 创造一个有助于孩子高效完成作业的家庭环境,

>> 首先,要在家里为孩子选择一处写作业的地方,条件是:这个地方必须远离干扰,但不能离你太远,要便于你监督;环境要安静,却不能太孤立。效果较好的地方有:厨房的桌子(前提是你们已经吃过饭)、客厅的餐桌,或孩子房间的写字桌(前提是房间里不能有很多让他分心的东西,如电视或电动玩具)。

>> 在孩子写作业时,家里的电视最好关掉。

>> 写作业的地方应该远离电话,避开其他孩子玩耍的地方。

>> 妙招2:做作业的时间因人而异

>> 尽量让孩子在每天的同一时段写作业。

>> 孩子放学回家之后半小时左右、晚饭前约一个小时,或晚饭刚过,这几个时段最合适。

>> 尽量保证每天的时间固定不变。这样你才能规划好孩子的每一天,让孩子知道每天的每个时段该做什么。通过日复一日的适应,孩子的自觉力也会增强。

>> 如果家中有几个孩子在上学,最好给他们设定相同的作业时间。

>> 为避免他们写着写着就玩起来,你最好让他们在不同房间写作业。

>> 妙招3:与老师共同制作检核单,作业情况一目了然

>> 按天记录下孩子的作业情况。

>> 首先,为孩子准备一个空白的小本子,让老师(或孩子)记录每天的作业情况。

>> 检核单可以以天为单位,让孩子每天从你这儿领一张单子,然后填写好;也可以以周为单位,每周一领一张。

>> 在每天放学后

>> 必须由每个老师检查检核单并签字。老师可以在每堂课结束后在检核单上签字,如果当天没有布置作业,就必须亲自写上“无作业”之类的句子。

>> 检核单上的所有记录,要一律用圆珠笔或中性笔填写。

>> 妙招4:写作业前的规矩——准备好材料

>> 孩子每天必须把检核单及需要完成的作业带回家(包括书本、练习本等);写作业之前,孩子必须将当天的作业检核单(已由老师签字)及完成作业所需的材料让你过目。

>> 如果作业检核单没有老师签字确认,或者孩子忘带完成作业所需的某本书,

>> 这种情况要被视为作业准备工作的不完善,其后果就是:孩子当天不能购买奖励(特权)清单中的某些特权。

>> 妙招5:写作业时的规矩——监督而不过分干预

>> 首先,帮助孩子安排任务,按照每一科目将所要完成的作业分门别类。

>> 然后,指导孩子从一门课开始写作业。这项作业完成后,要孩子过来见你,并把完成的作业给你过目。检查一下,如果所有的题目都已完成,并且字迹清晰,大多数题目都写对了,即可批准完成。

>> 如果该门课的作业完成,那就指导孩子开始另一门课的作业,做完之后给你过目。

>> 每完成一项作业,就奖他一个积点,但只有作业一次性通过(而不是重做)的情况下才可奖励积点。

>> 妙招6:写完作业后的规矩——换取特权要有度

>> 为了让孩子明白只有认真完成作业才能得到奖励,你必须先把他能得到的特权规定好。

>> 这样,即使他有足够的积点,只要没完成作业,就不能换取特权。

>> 如果孩子落下了某项作业或者检核单上没有签字,他也不能换取某项特权(就是说,孩子当天就不许看电视或玩电子游戏)。只有作业检核单上签了名,所有作业全部完成,他才能换取这项特权。

>> 妙招7:辅导作业的规矩——适当引导,但不要过度帮助

>> 如果孩子确实需要帮助,那就给予孩子指导,但不要替孩子完成。只稍作提示就行,然后让他完成余下部分。如果他不想动脑筋,你就鼓励他努力单独完成作业。如果他只是敷衍了事,就退回给他重做。

>> 为了激发孩子的积极性,你可以设定一些只有完成作业才能得到的特权;

>> 如果他忘了带写作业所需的书本,或忘了让老师在检核单上签字,那他当天就不能享受该项特权。

>> 这种方法能显著改善孩子作业完成的情况,能让孩子逐渐意识到家庭作业的重要性。

合并小任务,补充新任务,规矩更简单易懂

>> 合并小任务,补充新任务,规矩更简单易懂

>> 家中有几个孩子时,

>> 将较困难的任务在孩子们之间轮换,或者将任务分割成几个独立、不连贯的部分,再交给孩子们做,并单独设定奖励或积点。确保每个孩子清楚每个任务所应得的奖励或积点。

>> 临时任务也要设定积点。

>> 生活中常常会出现临时的事情,有些事情需要孩子参与完成,

>> 这些事情通常都不列入清单,不过事情出现时,你就要把需要做的事告诉孩子,并让他知道做这件事能赚多少积点。

>> 分类任务更轻松,轻松提升孩子的规划能力。

>> 在孩子完成整件事情后才能给予奖励。

>> 这种方式将大大提高孩子规划日常事务的能力。

>> 即使合并成大任务,你也要在大任务后面注上各个小任务,这样孩子才能清楚地知道你的具体要求。记得和之前一样,只要孩子按你的要求做了,你都要夸夸他哦!

>> “说一遍就搞定”

>> 你要孩子做某件事时,只说了一遍,他就立即照做了,那么你就额外奖给孩子一个积点。每当你决定实施该方案时,就向孩子说清楚:“我现在需要你做……如果你马上照做,我将多奖给你一个积点。”然后,向孩子说清任务的具体内容。

>> 这些任务也要简单、直接,只需一个动作就可以完成,

>> 当你经常附加这种提醒而且孩子也吃这一套之后,你可以告诉孩子你再不会每次都提醒他了,但只要他立即完成你说的事,你仍然会给他一个积点。

>> 如果你做出了这个承诺,就要一直记得履行哟!

>> 告诉孩子,如果一天之内至少做到了10次“说一遍就搞定”,那他将在原来的积点总数上多获得5个积点。

>> 每当孩子在你说第一遍时就听从,你也要记得表扬他。

>> 久而久之,

>> 孩子就会因为喜欢你赞扬他而听话,而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积点而听话。

>> 修订奖励和特权内容

>> 鼓励孩子花掉积点,等积点越来越少时,孩子赚积点的积极性也随之而来了。

>> 1.扩展奖励方式。

>> 补充了任务单后,就要相应地扩充奖励清单,

>> 你可以按孩子的意愿增加一些积点值更大的物品,

>> 你也可以自己设定一些活动,并让孩子用积点换取,

>> 你还可以增加一些周期性的特权,并鼓励孩子换取这些特权,

>> 对这些活动,你可以设定较多的兑换积点,但要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并让孩子觉得合情合理、有换取的可能性。

>> 2.孩子只攒不花?你可以“积点清零”。

>> 一定要确保你所涉及的奖励内容足够宽泛,涵括孩子喜欢的一些常见活动。

>> 可以规定,每个周末都要进行“积点清零”活动,所以过了周末,积点就会作废。

>> 这种方法偶尔用用才会有效,不要过于频繁,

>> 孩子不配合你,就设法提高他的积极性

>> 孩子做错事,不惩罚,扣“积点”

>> 补充任务单时,另一个需要纳入的方案是“积点损失”。

>> 孩子做错事时,你可以没收一定数量的积点来作为对他的惩罚。

>> 开始这个方案之前,你要另外列出一张清单,标注为“积点损失清单”

>> 开始阶段,你只需列出你想要纠正的一种行为即可。

>> 在规定这些行为应该让孩子损失多少积点时,要本着详细、明确、严谨的准则。

>> 孩子的这些错误行为一定是你当场捕获的才行,不要听信他人(如孩子的兄弟姐妹或保姆)向你汇报。如果你没有亲眼见到、亲耳听到,不要没收孩子的积点。

>> 如果孩子说的脏话并没严重到要“面壁思过”,那你就可以没收他的一些积点。

>> 如果孩子在你们发生冲突时说了一句脏话,那么就一句扣5个积点。如果孩子一次连续说了几句脏话,只扣一次积点。不过,如果孩子隔了一两分钟又说了脏话,那就要扣两次(即10个)积点。

>> 扣积点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告诉

>> 孩子

>> 你是因为他哪句话而扣的,

>> 为了纠正孩子说脏话的这个毛病,你得事先明确规定哪些是脏话。还是那句话,孩子的环境可预见性越强,你操的心就越少。

>> 孩子对家人进行肢体攻击时,也要扣除相应的积点。尽管应该立即让孩子受到面壁思过的处罚,但可以以扣除积点作为辅助手段,这样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对经常打人的孩子来说。

>> 明确指定什么样的打人行为会受到惩罚,以及孩子会损失多少积点;孩子每发作一次,即使他打了好几下,也只给予一次惩罚。给予肢体攻击的惩罚,应该比说脏话的惩罚更重。但在设置积点损失时,损失值也不要过大,不要让孩子打一两次人就将积点全部扣除,否则孩子再打人的话,就没法给他同样的惩罚了。

>> 扣除积点一次最多针对两个行为。

>> 无论何时,你扣除积点所针对的行为不能超过两个。

>> 可以先解决一个问题(如:孩子不再说脏话),过一两周

>> 之后,等这个问题解决得差不多了,再解决另一个问题。

为什么孩子外出时经常闹人?

>> 如能坚持实施“约法三章”,会让孩子认识到正确的行为会得到积极的后果,同时让他养成三思而后行的好习惯,也提高了他在特定情形下作出正确决定的能力。

>> 为什么孩子外出时经常闹人?

>> 第一,孩子已经习惯了在家时的规矩,而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会觉得无所适从,而且很多公共场合的环境本身就没有定规矩。

>> 另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是因为在很多公共场合中,孩子直接面对的刺激因素更多。

>> 带孩子外出同样要定好规矩,它们比家里的规矩更复杂。

>> 期望要合理

>> 带孩子去商店、餐馆或朋友家时,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 提前定规矩7步骤,操作简单又有效

>> 1.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并且只警告一次。

>> 到目的地之前,要先确保孩子清楚地知道你希望他怎么做。你要做好充分准备,时刻注意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做法,而不是批评他错误的做法。这一步最好在路上完成,因为孩子的记忆都很短暂,你讲得早了,他反而会不记得。

>> 首先,告诉孩子规矩时,要和孩子保持眼神交流。

>> 一旦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就把具体的规矩告诉他。

>> 孩子越小,你抱有的期望就越不能太高。

>> 4岁的孩子每次只能遵守一条规矩,而9岁的孩子通常能遵循两三条规矩。说的时候一定要本着明确、足够详细的原则

>> ,一定不能有歧义,不要过于笼统

>>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孩子知道你的意思。

>> 接着告诉孩子,你在目的地最多提醒他一次。

>> 然后,让孩子向你复述这些规矩,确保他已经明白了

>> 你的

>> 要

>> 求,包括你只会给他一次警告这一条。这能让孩子意识到警告是一种信号,因为它不会有第二次,自然也就格外严重。

>> 2.设置遵守规矩应得的奖励,要“明确”而“详细”。

>> 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孩子遵守规矩会得到什么奖励。再啰唆一遍,要“明确而详细”,

>> 在尝试这个方法之前,你必须已经实施了一份效果良好的“约法三章”。只有这样,孩子才更容易理解努力后的结果以及积点的价值。

>> 设置直接、第一手的奖励比间接的奖励(即只有通过兑换才具有价值的后果)效果会更好。

>> 如果你以食物作为奖励,尽量不要过于频繁,而要继续发掘孩子会喜欢的其他奖励,否则会让孩子产生肥胖问题。

>> 不论奖励形式怎样,在这么做之前,你都要制定一个明确、详细、现实的计划。

>> 只有当孩子的表现让你满意,

>> 他才能获得奖励。

>> 奖励的设置一定要与事情的困难程度相一致。

>> 要向孩子传达一个信息: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行为规范。

>> 3.严重违反规矩时要惩罚,才能避免危险。

>> 如果孩子不遵守规矩,他将得不到奖励。

>> 有些时候,你可以设置一定的消极后果,特别是事情比较严重时(如孩子从你身边跑开之后陷入了危险之中)。最合适的消极后果就是与孩子同一行为的积极后果相反的后果(如果孩子遵守规矩能获得5个积点,那违反规矩时应失去5个积点)。这种外在动力有时会刺激孩子努力遵守规矩。

>> 让孩子复述你所规定的奖罚结果:遵守规矩会得到什么,反之会失去什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3,812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62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144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052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0,925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035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46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150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13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01评论 2 30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277评论 1 32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159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28评论 3 29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6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43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0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15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