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 5%的改变
当目标足够低、可以确保100%能达到时,会激励人们先做起来,进而养成习惯,改变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常会看到有人在立志:我要读书,我要健身,我要减肥,...但遗憾的是,最终成功的往往极少。
在盖斯看来,之所以会失败,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太高了,他们的动力和意志力不足以支撑他们去达成,甚至还没开始就放弃了。
他给的建议是,把目标定得尽可能低一点,比如每天只读两页书,只做一个俯卧撑。
所以,如果你想摆脱生活中遇到的困境,成就更好的自己,
从微小的改变和微习惯的培养开始。
当深陷心理困境无法自拔时,尝试一个从没试过的行动,做5%的微小改变,就有可能成为打破惯性、走出困境的契机,生活也就有了新的可能。
之所以是5%而不是更多,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倾向于维持现状,把大的改变看成是不安全的,因此会排斥和抗拒。
1. 先接纳,再改变。
2. 保持实验者心态。
3.少想,多做。
想改变吗?做点什么把!哪怕微不足道的变化,也一定要从【做】点什么开始。一切的关键在于动起来。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改变是一个反人性的过程,它需要的是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着自己与过去的惯性及惰性进行抗争。最有用的办法往往是靠自己找到的。
只是很多人并没有真的在找,即使深陷痛苦,他们也总是在徒劳无功的老路上打转。这并不是真的「懒」,而是他们宁肯为了维持一个不舒服的「惯性」,每天付出是十倍、百倍的努力,也不愿意有心得尝试,因为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和风险。
所以,我们要尝试的行动既要是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就是所谓的「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更容易启动不一样的尝试。
:
1、重复就是改变?听上去是悖论,却是行之有效的解决之道。
2、大多数的痛苦都可以概括成两句话;“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我就是这样的。”“我希望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3、解决方案说来简单,就是“接纳”,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就像打牌,先承认手里的牌就是这些,然后再谋划怎么打好。
4、接受不能改变的,恰恰是为了改变能改变的:过好我们今后的人生。
5、恐惧的人,先从“做点没用的事”的行动开始吧!
6、世事无常,当下的生活过好最重要
把过去还给过去,把未来交给未来
我们真正拥有的时间,仅仅是现在
感到焦虑很正常,但别让焦虑过度
7、真正让人难受的,永远是“不确定”。
8、“决定做决定,才能做决定”——把做决定的主动权交还给当事人。
9、可能改变了5%以后,其他的也会开始松动,像滚雪球一样,开始了,雪球就会越滚越大。
10、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只要一点微不可察的变化,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
每个案例由“提问-答复-反馈-复盘”并采用问答形式一步一步引导读者的思考。
若是以前的我,最关心的肯定是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但在阅读中,我不再关注答案,更关注的是对问题的描述和分析,并去思考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做到的5%的改变。
如果你总是感叹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如果你总是
“想得太多,却无法行动”,
那么这本书会让你明白:
你需要的不是大道理,而是让自己动起来!
“动起来”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不需要做到100%,只要改变5%,生活就有新的可能。
行为=动机*能力*触发。要增加预想行为的发生率,触发要显而易见,行为要易于实施,动机要合乎常理。
人生上半场一分没得,眼看就要零分交卷。前半场有多失意失落,后半场就有多想要逆风翻盘。
你不喜欢现在的自己,可你也只有自己
可以用5%的改变,遇见更好的自己
幸福:5%的改变+95%的接纳
人生大多数痛苦可以概括为两句话:我不希望自己这样,但确实就是这样;我希望自己像别人一样,但我又做不到那样。
这其实就是理想的自我闪闪发亮,而现实的我一无是处,二者产生了差距。
在接纳自己的基础上,加上一点点改变,自我感觉就会好很多。
技术 英语
李松蔚 心理学
5%的改变
不要对改变的期望太高,
有5%新的经验就已经很好了。
改变的悖论往往是这样:
如果我说“请你变成那样”,
对方会说“可我做不到”。
我说“好吧,请保持你原来那样”,
对方又会说“这样是不行的,我想改”
微小的改变,
一个点的激发就会带来连锁效应,激活整体的状态。
不仅有趣,而且很高妙。
同时在这个干预里面又有极大的接纳和尊重。
这里有真实的人生烦恼,
更有你从未想过的行动建议。
你只想要100%的改变,所以你才被困住了;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先试试把5%做好。用一个极其微小而不同寻常的行动,去打破惯性和困局。
保持95%的不变,同时尝试5%的新经验。
人生的困惑,想是想不明白的,想要改变吗?
那就行动吧!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5%的改变
《5%的改变》:懂了“避重就轻”,也就懂了幸福的秘诀
人生不安,是有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
只要你去面对了,你才明白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就像我前面说的,你有麻烦就去解决麻烦好了,你有痛苦就去解决痛苦好了。这些不正是你要去做的事吗?为什么要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呢?为什么你会一边痛苦一边又觉得无事可做呢?
培养好习惯
2、未雨绸缪。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围绕这个事情创造更多附加价值,比如多结交一些朋友,让自己即使对事情本身失去动力了,也还有其他值得坚持下去的理由
远离抱怨
回想当初。可以想想你最初的目标是什么,如果它还在,你就用这个给自己打气,如果它已经变了,又没有别的值得你坚持的动力,你就索性放弃吧。
我们制定目标时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太过于理想化,我们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确保我们一定能够完成。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微习惯:制定习惯养成计划前,教你一种不可能失败的技巧
我们之所以坚持不了,是因为我们定的目标太高,难以持续执行
而当下的最优状态,往往会导致我们在制定计划时出现认知偏差。
执行计划时所遇到的两个阻力
1.时间阻力:没时间怎么办?
2.情绪阻力:没动力怎么办?
所以,我们制定目标时不能随心所欲,或者说太过于理想化,我们需要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规划,确保我们一定能够完成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
恰恰是因为新媒体带来的那种沟通的即时性,让人感觉,只要一会儿不和亲友联系,就好像跟这个世界脱离了,从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手机依赖症”就是这种焦虑的表现。
你可能会说每天目标定得这么低,那我的任务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微习惯策略是让你把目标定低,但是你可以超额完成,没有上限。
微习惯,不需要跟意志力抵抗,很容易完成。
它的第一个好处是万事开头难,一旦你开始行动,你就会忍不住多完成一些。
这样你就会不知不觉完成更多任务。
同时,因为目标很小而不至于无法完成,不会给你造成未完成目标的沮丧感和挫败感。反而完成目标的成就感可以让你有持续行动的动力。
最后就是借助惯性,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
微习惯看似不起眼,但日复一日地做下去,定能收获好习惯
1.选择适合你的微习惯和计划
2.建立回报机制,以奖励提升成就感
3.记录和最终完成情况
4.微量开始,超额完成
5.服从计划安排,摆脱高期待值
要想坚持一件事,最有效和最省力的方法就是让行为变成一种习惯”
写作只有两件难事:开始写,不停手
我在《高效自我管理》专栏中提到,养成习惯最重要的不是做多少量,而是重复的次数。
不断重复一件事就会让其成为一种习惯。
当我们想要设立人生的目标时,想要的东西很多,一定要逐步删减变成最少的选择,在最后的选择当中舍弃其中的一个目标,人生的路就会变得清晰起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别总是逼着自己时刻紧绷着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
多了,就学会舍弃掉;少了,就专注投入其中。
减少,只是为了更好地完成
建立微习惯的详细步骤
,把头脑里的想法:以产品的形式输出,有“目的”地针对“一定的用户”开始了一系列的对外输出。我开始思考需求了,开始思考用户的需求了,后边自己接二连三输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很多的专栏
自我决定的人生也是要花钱的:一个人活着就要花钱,钱从哪里赚呢
只要你去面对了,你才明白你该做什么,该怎么做。
就像我前面说的,你有麻烦就去解决麻烦好了,你有痛苦就去解决痛苦好了。这些不正是你要去做的事吗?为什么要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呢?为什么你会一边痛苦一边又觉得无事可做呢?
让自己
但很多人既不能享受生命,又不能回避痛苦,这就造成了他们生命的巨大浪费与深重苦痛。
为什么我们不学习就会很痛苦
一、能力上,我们应全力以赴
二、情感上,我们应放过自己
三、事业上,我们要尽力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