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一种花
绽放妈妈的微笑
世上有一条河
流淌着
世上最美的声音
那就是是妈妈的呼唤
回家啦——
吃饭啦——
多少年过去了
那温暖的呼唤
还在我的耳畔萦绕
人生有一种回忆
就像家乡升起的炊烟袅袅
香喷喷的
那是
妈妈的味道
今晚下班早,回家的路上儿子就开始筹划晚上吃什么。我提议去饭馆吃一点,要不回家做太麻烦。儿子眨巴着他的大眼睛,嘟着嘴抗议:不想吃外面的东西,想吃你做的饭。然后是一套攻心式的理论:妈妈,你没算算在外面吃饭挺贵的,还不卫生,再说还没你做的面好吃……呵呵,攻心成攻。顺便去了趟超市。像我这种以工作为中心的人,家里总会少了人间烟火味,很少做饭,冰箱几乎是空的,偶尔打算做饭就要临时去买,不过可以自我安慰说:咱吃的是新鲜的。(偷乐)
算上女儿,也就三个人的饭,不想太麻烦,在征得儿子的同意后就做了西红柿鸡蛋面,简单快捷。可能是长时间不在家吃饭的缘故吧,两个孩子的吃相让我颇有成就感呵,有那么好吃吗?眼瞅着最后一口汤被儿子喝到嘴里咽下去,放下碗,边擦嘴边说:妈妈做的饭最好吃,哪个饭店都比不了。女儿撇了撇嘴:小屁孩儿,你可真会说话,想讨好咱妈吧?儿子一脸认真:不是的,咱妈做的饭就是好吃,你吃,这面条里有妈妈的味道……女儿沉默了。
妈妈的味道!多熟悉的声音,我们都曾多么依恋妈妈的味道呀!儿时的自己,像个假小子一样,只要放学就和伙伴们疯玩,爬墙上树,钻麦秸堆,经常因为疯玩忘记回家,可无论玩得多尽兴,只要听到妈妈的一声喊,或者任何一个伙伴的妈妈喊,我们都会立马结束游戏,想起了我们是有家的孩子,是有妈的孩子。朝家的方向奔去,厨房的窗边氤氲着热气,有时还会传来炒菜时嗞嗞的声音,那股特有的饭香如被施了魔法直往鼻孔里钻,香味刺激了味蕾只觉得很有食欲。饭菜很简单,只算得上粗茶淡饭。可简单的菜总能被妈妈调出不一样的味道。汤面条里有几块土豆丁和胡萝卜丁,手擀的面,汤糊糊的,飘着葱花,再配上妈妈腌制的小菜,味道独特,我们姐妹都能吃一大碗。那时正是调皮的年龄,能跑能吃,也没有想过什么是妈妈的味道,只知道回家必有现成的饭。
后来渐渐长大,开始住校了。每周日下午临去学校妈妈总会提前准备好干粮,烙好饼让带着。那个时代,带干粮的孩子已经不多,我是为数不多的几个女孩之一,吃饭时我们几个常凑在一起,吃点干粮,喝点开水,或者偶尔破费买一份菜。可能是年龄还小,也可能是自身的懂事战胜了攀比的虚荣心,我们几个并没因此感到难堪,反而嚼着那些干硬的饼时相互调侃,然后简单透亮的大笑。从初中到高中,干粮中妈妈的味道一直陪伴着。再后来,条件好转一些,再加上高中一个月休息一次,也着实带不了那么久的干粮,我开始在学校食堂吃饭了。曾经在嚼着发霉的饼充饥时也想着去食堂吃饭的幸福,等到真的天天吃着大锅饭时,又总觉得饭里缺了什么。嚼蜡般地往下咽着,想着周末回家时灶台上那一碗妈妈提前温好的汤面,糊糊的饭香溢满了心头。
再后来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能回家吃饭的时候越来越少了。每周只要到周末,妈妈就会打电话询问我们要不要回去,只要答案是肯定的,她就要忙活了。先问我们想吃什么,我们也总是那句让她犯愁的话:随便什么吧,要不就做面条吧。这样的回答倒不是说我们不耐烦,现在物质的饱和,着实是没有特别让我们有食欲的食物,更不想年逾六十的妈妈忙碌。可说归说,等我们回去还是满桌子的菜,我们喜欢吃的,孩子们喜欢吃的,无论做多少菜,面条总是有。现在又轮到孩子们雀跃了,表兄妹八人,无一例外的喜欢吃外婆做的饭。而且特别喜欢外婆做的面!孩子们有口无心的赞誉又会让老人在每个周末都期盼着,忙碌着,幸福着……
记得也是一个周末,和久别的朋友们一起相聚吃饭。菜点了满桌,大家说得多,动筷子吃得少。忘记是谁先提起的话题说到了什么最好吃。什么最好吃?如我这种素食动物,对吃饭并无深究也极好养活的人来说,总觉得吃什么都一样,吃饱就好。现在突然要问什么最好吃是让我怔了一下。什么最好吃?童年时的味道最浓郁,特别是那一碗碗腾着热气的汤面条,那独特的味道最让我难忘吧。我说起了我爱吃的面条,说起了上学时每个周末回家灶台上的那碗面,说起了现在回家时妈妈为女儿外孙们做的面,说起那份独特的味道……满桌的静默,朋友红了眼眶。是啊,有哪个菜肴的味道能比过妈妈的味道呢?
就在今晚,我的一碗面也让儿子吃出了妈妈的味道!我想,这种味道也会隐藏在我的孩子的记忆里吧,在某天,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它也会不经意地跳出来温暖他吧!妈妈的味道会延续,只要世界在,妈妈的味道就会一直在!
嗨,你妈喊你回家吃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