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今天是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也称为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天文科普专家提醒,今天日落一小时后和子夜前后皆是赏月好时机。天文预报显示,今年元宵节的月亮是“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最圆时刻出现在27日16时17分。但不知明天下午四点多天上有没有月亮,天空是否晴朗。
元宵节可不只是吃汤圆、赏花灯,在古代,还是一个浪漫的节日,是古代的“情人节”。
古时候的元宵节夜晚,人人都会外出赏花灯,这为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年轻姑娘们提供寻找心仪男子的契机。另外,猜灯谜也让年轻人彼此互动,进一步地了解对方。几千年来,元宵佳节上演了许多爱情故事。
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就有一句描写元宵节浪漫邂逅的名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02
早上和米子看了一场电影《你好,李焕英》,观众席上只有三人,除了我俩,还有一个男士。
影片全程笑点频频,泪点也不少,贾玲的导和演可圈可点。以前极少看她的表演,这是第一次如此认真地看,她还是让人挺佩服的。
贾玲的妈妈年轻时很漂亮,下面的照片是我用手机从片尾拍下来的,贾玲的容貌和神态与照片中的妈妈有很高的相似度。
她的妈妈和我们大多数人的母亲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遗憾的是,她早早就离开了人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孩子的成长过程,这给了贾玲无尽的遗憾。
如果时光真的可以倒流,不知天下有多少人都愿意像贾玲那样穿越到从前,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母亲快乐、满足。
子欲孝而亲不待,成了多少人心中永远的痛。
03
下午骑单车去婆婆那边,帮她做晚饭。
婆婆那边各种成品肉食不少,过年的那几天顿顿有肉,都吃腻了。晚饭我更喜欢吃素点,就在小区对面的菜店买了几样绿色蔬菜。
等我拎着菜上楼,性急的婆婆已经将所有的菜备好了,就等非白和外甥女下班。四个人八个菜,四荤四素,肯定吃不了这么多。
我让婆婆休息,剩下的活儿我来做。
肉食都是现成的,到时候上蒸屉蒸透就好。素菜有些需要凉拌,先在开水锅里焯一下,捞出来放凉,加调料用热油呛拌即可。只有百合需要炒一下,没有西芹,做不了西芹百合,就问婆婆要了些枸杞做点缀。兰州百合口感清香甜美,怎么做都好吃。
有一道猪皮冻,是婆婆昨天炖好的。这道菜每一次上餐桌都很受欢迎。可惜被我搞砸了。
她让我给皮冻里浇点酱油醋放点蒜泥搅拌一下就可以了,可我自以为是,给里面放了呛拌凉菜的热油,结果皮冻变得黏糊糊,一点儿也没有之前吃到的那种清爽和滑溜感。
和预料的一样,肉食中的鱼、牛肉、鸡爪剩下了,够婆婆和外甥女明天吃的了。
元宵节的晚餐少不了汤圆。婆婆有糖尿病,她说买了无糖汤圆,等我煮好后吃到嘴里,却发现是有糖的。婆婆只吃了两粒,其他的分给了我们。
04
吃过饭,婆婆下楼遛弯儿,我和非白步行回家。
这时候,天色暗了下来,一轮明月挂在小区东边的树梢上。我试着用手机给它拍照,无论怎么拍都拍不出它皎洁美好的样子。真是急人!看来需要入手一个好一点的相机了。
小区所有楼外墙上的亮化灯今晚全亮了,每个单元门口都挂了一对大红灯笼,喷泉广场、人行步道四周都挂满了红灯笼,给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政府三令五申不让燃放烟花爆竹,可还是有许多人置若罔闻。远近的爆竹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空气中绽放的不仅仅是美丽的烟花,还有骤然升高的PM2.5值。
今晚的烟火格外炫丽,爆竹格外响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