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末加上一个“吗”字。紧接着在脑海里支起一个辩论擂台,左右互搏地分出支持“生活需要仪式感”的正方,以及不支持的反方,然后开始辩论。
站在正方的立场:我认识一位精英,她常年登台演讲。有次我问她,上台之前会不会紧张,她说她很享受舞台,因为小时候每次弹钢琴之前,妈妈和她都会穿上优雅的裙子,梳着漂亮的发型,然后妈妈会牵着她的手,走到客厅中央,假装对观众说“下面有请××小朋友为我们带来一曲××”,她才落座弹琴。尽管她钢琴没弹几年,但长大后,上台前仍有小时候期待展示才艺的心情,她很感激妈妈给她建立的这种仪式感。
仪式感是什么,在我看来是区隔符号,是高光时刻,正如《小王子》中的那句话“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而对于生活没有标志性纪念日、回忆索引的大多数人而言,仪式感太重要了。
站在反方的角度:日本一个知乎博主赤坂曾说,日本是个凡事都喜欢追求仪式感的国家。很多人觉得在日本生活很累,每天都像是在出席一场盛大的仪式。
《蜡笔小新》中有一集,小新以为要出去捉昆虫,立马换上一身户外服,还带上了捕虫网。而现实中的日本人也与小新一样,即使坐缆车上山,也要背个大登山包,穿专业户外服,恨不得把氧气瓶都背上,这些准备透支了不少人出游的兴致。
以上所述还只属于避重就轻、降效增负的可控级别,而有些打扰别人、大操大办的仪式感,更是有害。
我朋友前年买了套联排别墅,装修前在门口放鞭炮,举行了希望施工顺利的仪式,结果打扰了邻居,差点被投诉;有的新娘追求一生只有一次的婚礼仪式感,排场要大,花车要长,以致夫妻俩吵到红本换绿本,两个人老死不相往来;有的企业为了激励员工斗志,让员工当众在店门口跳舞喊口号,上演打“鸡血”誓师大会,甚至还有让员工跪着互扇耳光的奇葩仪式……
正反方都有各自的道理和局限性,在仪式感成为热词的当下,我们不能被流行概念裹挟前行。
没有仪式感,会活得灰头土脸;仪式感过度,反而过犹不及。恰到好处的仪式感,才会真正让生活变得有趣。
在我看来,恰到好处的仪式感,有以下三个衡量指标。
你的仪式感,不是做给别人看
以前看过一个网红的直播,她经过厨房时,有网友问她地上的篮子里装着什么东西,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是盛装食物的精美器具。原来她晒出的笑脸形状的煎蛋、摆盘精致的食物,都是用这些放在角落、已经落满了灰的专门摆拍的道具做的,我听后大失所望,很想收回之前点的赞。
周末看到朋友发了条微信朋友圈,配图很有意境:获得芥川奖的小说,冒着热气的咖啡,唯美的光线、角度和构图,那一刻我不禁感叹朋友很懂生活。后来碰面,聊起那本获奖小说,她说自己只翻了前面几页。
假装有仪式感的人,像刻意修饰过一般。恰到好处的仪式感,不是做给别人看,而是不在乎别人的点赞和好评,只是给自己一个交代,甚至仅自己可见,不为外人道也。就像一台内置的记录仪,记录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小确幸,给记忆装上一层明媚的滤镜。
十分钟就够了,微小仪式感也有大能量
我曾建了一个自律微信群,加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