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5日 星期三 天气晴
10月25日清晨音频
各位同学,大家早上好,今天是我们100天精华内容领读营的第57个学习日。
今天为大家带来的小理论,叫做“归属感”。
最近后台收到这样一条留言:我毕业好几年了,现在在离家挺远的一个大城市工作。我不排斥社交,也有不少朋友,但依然总是有种不知道自己属于哪里的孤独感。朋友两三常约出来聚,唱唱歌吃吃饭,照理说应该很热闹,但不知道为什么,在这种热闹中我却感觉更孤独了。有时想想,在这个城市待的时间也不算短了,却依然觉得自己像个异乡人。“
我们收到过很多类似这样的,在异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粉丝对于孤独的感叹。就像上面这位粉丝一样,这种孤独显然并非源于身边没有人陪,而是来自于归属感的匮乏。
那么,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归属感,到底是怎样一种情感呢?为什么我们这样渴望归属感?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
归属感,指的是一种人希望被接纳为一段关系或群体的一部分的情感需求,人们渴望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作为真实的自己受到肯定和重视。同时,归属感也是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支柱。
人们之所以会在某个地方,某人身上,某段关系或是群体中找到归属感,是因为对方满足了一些获得归属感必要的条件。在以下几个与归属感有关的方面,即使满足了其中某一、两个,也无法让我们对其产生归属感。只有当绝大多数或全部都得到满足时,归属感才会产生:
1. 感到安全
归属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你能够在那个人身边、那个环境中或是做那件事情时有一种安心和踏实的感觉。你不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或者因为怕受伤害伪装起真实的自己。
2. 一定的相似性
要获得归属感,意味着你能在其中找到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可以是各个层面上的——可能是你和某个人、某个群体有着共同的爱好、价值观,或是理想,可能是某个地方和你的故乡有相似之处,还可能是Ta像你曾经爱过的某个人。
3. 认可及被认可
你需要认可这段关系中的另一个人或是这个群体所秉持的理念或价值观,认可他们所倡导的事。同时,你也需要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在这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认可。
4. 能够参与
你在这段关系,或是这个群体中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参与感,而不能仅仅是消极、被动地承担和接受。也就是说,你可以主动地做出一些行为,并且你知道你的行为是有意义且能够对他人造成一些影响的。
5. 情感上的链接
就像开头粉丝的留言所描述的,归属感的获得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我们需要在表面的热闹之外,与他人建立更深的、情感上的链接。找不到归属感的孤独是因为亲密感的匮乏,而不是缺乏社交。
关于归属感,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是,归属并不等同于从属。前者指的是一个人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感受到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后者则要求对群体的从属,包含了服从与同化。
后者恰恰与归属感所强调的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是相悖的,它追求一种区隔——我从属于什么,不从属于什么,是一种标签式地将自己与“与我不同”或是“我讨厌的”事物区隔开来的行为。
因此,寻求归属感与追求个体的独特性并不冲突。如果,一个人或群体试图用“归属感”引诱你,想把你改造成和他们完全一样的样子,那么这其实是一种操纵,因为真正的归属感是一种接纳和认同你本来的样子。
这就像是亲密关系中常说的“我属于你”,代表的不应该是一种被占有,而是我觉得自己本真的样子,能在与你的关系中被接纳和肯定。
人在什么时候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
人们在不被肯定时会感到归属感的缺失。比如,在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中总是觉得自己被“嫌弃”,以至于你不敢再发表不同的意见,或是勇敢地表达自己。你会觉得,被否定的不只是你的观点,就连你这个人的存在,似乎也都一并被否定了。
感到自己不被需要也会造成归属感的丧失。这种情况下,人们感受不到他人和群体对自己热切的渴求,觉得自己的存在是可有可无的,是可以轻易被替代的。显然,当一个人在关系或群体中觉得自己不具备对方必要的价值时,是不会有feel like home的安心感的。
不被在乎也可能会引起归属感的缺失。当自己的感受和利益得不到他人的关注和考量时,人们也无法对一段关系或一个群体建立真正的依赖。比如,自己的意见总在做决定时被忽略,常常被迫“牺牲”,或者是关系或群体中的他人对自己的情感需求毫不在意。
为什么归属感对人而言如此重要?
归属感是人们在保障基本温饱和安全后最重要的需求。根据Maslow 提出的需求阶层金字塔理论,人的需求有先后顺序和高低层次之分,在我们基本层次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
Maslow认为,处于最基层的是我们的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和安全需求(safety needs)。不难想象,我们最先需要解决的是自己的温饱问题,和一个安全、没有威胁的环境,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生存下去。
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寻求爱与归属感(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我们需要爱人与被爱,想要找到令自己感到安心、被接纳的地方和群体,从而摸索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而在这一层需求被满足了之后,才是对于尊严(esteem needs)和自我价值实现(self-actualization)的需求。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正视自己更根本的需求,就陷入无止境的对于成就的追求,或者认为爱与归属感仅仅是“可遇不可求”的东西,那么人们即使取得了很多的成就,“越级”满足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也无法填补独处时内心的空虚感和孤独感。
除此之外,归属感还与我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归属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为我们提供好的社会支持,这种支持既是资源上的,又是情感上的。许多研究都曾发现,充足、稳定的社会支持对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甚至基因表现都有着不同的积极影响。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缺乏归属感还会增加一个人患抑郁症的风险。参加这项研究的有一部分是重度抑郁患者,另一部分则是社区学院的学生。给他们派发的问卷内容主要集中在心理上的归属感,个人的社会关系网和活动范围,冲突感,寂寞感等问题上。结果指出,是否拥有归属感能最准确地预测一个人是否抑郁。
归属感的匮乏也会引发大量的焦虑。研究发现,当人们感到不被社会群体接纳时,他们会感到非常焦虑;但一旦再次感受到接纳和认同,这种焦虑就会立即消散。
我们该如何增强自己的归属感?
有一种十分简单的、常常被人们用来寻找归属感的方式,那就是怀旧。当我们怀旧时,我们怀念的不仅仅是过去的情境与事物,更是那些与我们走过那些地方和经历那些故事的人。
当我们去到一个新的环境,被不熟悉的人和事包围时,也是归属感最容易受到威胁的时候。而此时,怀旧就能让我们与过去的社会关系再次建立起链接,这种遥远的寄托和宽慰,一定程度上缓和了我们当下的孤独感。因此,如果你时常怀念过去,可能是由于在现在的生活中找不到归属感。
然而,怀旧的效果是有限的,它只能为我们提供一种暂时的归属感。并且,一些人可能会在从回忆过去的链接中得到了短暂的慰藉之后,因为意识到自己已经永远地失去了过去,反而在当下陷入更深的孤独之中。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增强自己的归属感呢?
首先,你需要知道的是,你的身边至少要有一个能与你建立情感上的深层链接的人。有这样一两个人存在,可能比拥有一群可以一起吃吃喝喝、休闲娱乐的朋友都要来得重要。
当来到或是身处一个让你感受不到归属感的环境,想要找到这样一个人,最重要就是先放下自己的各种预设和偏见。
积极主动地去参加一些能够结识新人的活动是一个很常见的方法。如果你还在学校,那么可以从加入一些你可能会感兴趣的社团或者同乡会开始;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也可以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创立的组织或兴趣小组。
这样做的好处是,至少可以保证你们是有一定的共同点的。然后,你需要在一群人之中小心地摸索和试探,他们之中有没有人是能够和你进行一些更深度的交流的——Ta可能有着你很喜欢的性格,可能你们有相似的价值观,也可能你们莫名地信任彼此,都愿意在对方面前进行一些自我暴露。
但是,参加这种较大型的社交活动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你可能需要试着从身边现有的社会关系中找到能够和你彼此提供情感支持的人,而这恰恰更加需要放下偏见和预设。对此,有一个准则是:寻找你们的共同点,而不是聚焦在你们的不同之上。
比如,你生活中经常会和一个比你年长很多的人接触,Ta可能是你定时去做义工的敬老院的一位你负责照顾的老人,你预设你们之间可能很难有什么共同语言 。但对方或许很喜欢跟他人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而你刚好喜欢听故事,你也享受和这种思想上的差异和碰撞。
当然,维持现有的链接也非常重要——和在家乡的亲人,和在世界各地打拼的朋友,等等。然而,远方的链接能够填补我们的孤独感,却不能替代近在身边的情感支持。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事在发生,也会遇到大大小小的困惑和挫折,但客观条件决定了你很难每天和千里之外的他们更新你当下生活中发生的大小事。
此时,往往是身边的人才能给你提供更加有效和及时的支持,不论是资源上还是情感上。他们会更加了解你所处的情况,你要面对的人和你描绘的状态。只有当你在当下所处之地觉得自己能够有可以求助、可以被倾听、可以及时地陪伴在身边的人时,归属感的种子才能够发芽。
人与人之间需要建立链接,人与地方之间也同样需要。你很难在完全不了解,并且从未探索过一个地方的情况下,就对其产生归属感。你不需要热爱那个地方,就像我们不是每个人都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它却总是那个提到“归属感”我们会最常想到的地方。
我们要做的是去发现哪怕一点,这个地方的动人之处,它可以是这个城市其实很有人情味,也可以是你很喜欢这里某个街区秋天的梧桐树叶。这些动人之处会让你觉得,纵使这个地方有这样那样的不好,但它依然有着温柔的一面。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是,试着制造更多的回忆——与人之间的回忆,以及与这个地方之间的回忆。这种回忆除了日复一日、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之外,还需要有更多特别的、带有一点仪式感的事情。
最后,自己内心的平静能让我们更好地在外界找寻归属感。因此,即使是离开了让自己感到安心的地方和人,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被素不相识的人包围,也不要停下去做那些能让你找到内心平静的事情。
这件事可能是每天泡澡,可能是读书,可能是写字,也可能是看某一部特定的电影。在我们还暂时未能从外界获取归属感之前,我们可以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先努力让自己静下来,以一颗不那么浮躁的心,去寻觅归属。
今日电影推荐:《荒岛余生》汤姆·汉克斯主演,2000年美国上映,豆瓣评分8.5
10月25日读书心得
《月光》
内容简介:
《月光》中描写了一位保守固执的天主教神父马里尼昂长老被皎洁月色下少男少女美好爱情打动的浪漫故事。也可以说,讲述了一个“笃信宗教、性情激烈、正直不阿、坚定于自己的信仰”的教士马里尼昂长老在一个有着美丽月色的夜晚,经过内心世界的剧烈动荡,终于承认了爱情是上帝允许存在的现实,并在这个现实面前败退了。这部短篇小说被认为是讽刺了当时天主教会奉行的禁欲主义,表达了爱情是圣洁的这一主题。
作品赏析:
莫泊桑是一位善于制造跌宕起伏情节的大师,他的结尾,与“欧·亨利式”的结尾一样,充满悬念而又妙趣横生。但他又与“欧·亨利式”的结尾不同,如果说欧式结尾,更多是一种情节的巧合与突破,而莫式结尾更多则是对内容的深化与开拓。比较而言,莫式结尾更具有小说的特质。主要是因为:其一,他的结尾,更注重一种潜在的情节,在表层的淡化情节或无情节的叙述中,隐含着一种人物性格或人物命运陡转的至深情节;其二,这种至深情节需要读者的体验与感悟去完成,因而它能给人以更为强烈的震撼与广阔的想象空间。莫泊桑的一篇不太被人重视的短篇小说《月光》就是如此。
正如小说开篇所说:“马里尼昂神甫完全当得起他的这个战斗的名字。”然后介绍他的外形特征,“他是一个身材高大而又瘦削的战士”,身材高大,衬托他的力量——挥舞他为“正义”而战的武器:“一根又结实又坚硬的木棍”,“用他那乡下人巨大的腕力”将一把硕大的椅子打得“椅背开裂倒在地板上”。
接着介绍他的性格特征:其一,他“具有狂热的信仰”——已暗示他的这种“信仰”的偏激性、不可靠性;其二,他的“心灵始终处在兴奋激动之中”,再一次明确点出他性格的缺陷必然导致行为的悖谬;其三,“但他为人正直”,这一点最为重要。如果说,“信仰”是一种心力;“狂热”与“兴奋激动”也只是一种性格的倾向性;而“为人正直”则是这种心力与性格倾向的最基本、最核心的元素。这是整篇小说最关键的一笔,为奇崛而陡转的结尾作了自然而合乎情理的铺垫。
这只是小说铺垫的开始,下面的铺垫,将看到故事中偶然现象下的必然动因。
首先,马里尼昂神甫是一个执著,乃至“执拗”的人,他爱作哲人般散步的沉思。“我是天主的仆人,我应该了解他一举一动的原因,要是我不了解,我猜也要把它猜出来。”这是“执著”。他经常重复基督的那句话:“女人啊,在你和我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因此,“依照他的看法,天主是为了引诱并考验男人才创造女人的。男人和女人接触的时候必须谨慎小心;严阵以待,并且要像面临陷阱一样战战兢兢”。这是“执拗”。
那么,在执著与执拗之间,就埋伏着破解这种执著与执拗的某种必然性。马里尼昂神甫认为,“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得服从季节、气候和物质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是坚不可摧的”。所以,“大自然中的一切现象,在他看来都是按照一种绝对完美、妙不可言的逻辑创造出来的”。从表面来看,这种铺垫,是为马里尼昂神甫寻找执著、执拗地崇拜耶稣基督、必然服从的理论根据,然而这种铺垫的真正目的,则是在于揭示马里尼昂神甫从戒备女人、仇恨爱情,到容纳女人、理解爱情这种自然规律的心理动因。
其次,马里尼昂神甫又是一个以“正直”为底色的呼喊温暖与柔情的人。如果说,执著而又执拗的马里尼昂,体现了他被耶稣基督洗礼下的“神”性,那么,正直而又呼喊柔情的马里尼昂,则昭示了他那隐藏在心底深处的被大自然与人性之美所提升的“人”性。无理而谨严的“神”性,与合理而鲜活的“人”性的交相搏斗,是导致小说情节陡变,主人公性格陡变的主要原因。
可怜的马里尼昂,生活在令他胆战心惊的愤怒、戒备与吸引、呼唤的交相争夺之中,即便是身边如影相随的修女们,他也可以“在她们驯顺的态度里,她们和他讲话时温柔的语调里,她们低垂着的眼帘里,她们受到他严厉的责备时委屈的眼泪里,都感觉得出这种可诅咒的柔情”。这里的语言张力是相当凸出彰显的,“严厉的责备”与“驯顺的柔情”表面看来是对立的,深层又具有内蕴的统一性。叙述的视角已不是叙述者,而换成了主人公马里尼昂,“驯顺的柔情”虽然是“可诅咒”的,然而,已经透露出主人公在“神”性与“人”性之间的痛苦挣扎。这种挣扎也表现在对他那“生的漂亮”而且向他撒娇地“把他抱住狠狠地吻他”的外甥女的态度上,“他则不由自主地要挣脱这一使他领略到一种甜蜜的快乐,唤醒他心底沉睡的那种父爱的感情的拥抱”。这已经为“人”性的力量必将战胜“神”性作了最好的铺垫。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马里尼昂神甫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觉醒的。
在短短的篇幅里,马里尼昂的觉醒,经历了依次推进的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醒。导致主人公人性初醒的是他高举“结实而又坚硬的栎木棍”想要为“神”而战,出外寻找私密幽会的那对情人的月光下的夜行中。当他打开门准备出去的一刹那间,“一片皎洁的月光使他惊得呆住了。他不由自主地在门口停下来,因为他几乎从未见过如此美好的月色”。于是,“他深深地呼吸起来,就像酒徒喝酒那样贪婪地吸着空气;他慢慢地走着,心中充满着惊奇和喜悦,几乎把他外甥女的事都忘掉了”。这沉浸在“温柔光辉里”的平原,“被淹没在这宁静夜晚的软绵绵的情境中”。还有那时而鸣叫的蛤蟆、远处歌唱的夜莺、波光粼粼的小河、曲折蜿蜒的杨树……种种“人”间的百物万象,对于这位深居教堂的神甫来说,无法不引起他的一次又一次感动。
第二阶段:质问。神甫的“感动”与“不安”是相伴的,“他觉得平时给自己提出的那些问题又在心中出现了”。“既然黑夜是用来让人睡觉,让人无知无觉,忘掉一切彻底休息的,为什么又使它比白昼更诱人,比黎明和黄昏更温柔呢?为什么这个缓缓移动的迷人的星球比太阳更富有诗意呢?……”接下来又向鸟儿发出质问,为什么“要在使人不安的阴影里练声呢?”向月光发出质问,为什么会使得“心旌如此荡漾,灵魂如此不安,肌体如此慵懒呢?”向这“崇高的美景”发出质问,“这种从天上投向人间的大量诗情画意究竟为谁而设的呢?”从表层看,似乎这种种质问,都表现了神甫冲出经院束缚、教堂阴影,走向大自然、走向健康人生的内心搏斗;而从深层看,又可以发现主人公的多次质问,具有一种逻辑的递进关系,这种逻辑的递进关系,一步步地将虚无缥缈的“神”,与自然情趣的“人”剥离开来,为最后主人公从“征服者”变为“被征服者”提供了坚实的合理性。
第三阶段:震撼。神甫终于看到了在“薄雾笼罩”下的正沉浸在爱河中的两个男女。他不仅没有举起他那根能将座椅打得粉碎的“又结实又坚硬的木棍”,而且他的头脑里顿时回旋着《雅歌》中的那些诗句,“他的心中也充满了那篇诗歌里的火辣辣的柔情和诗意”。因为“眼前包围着他俩的这一景色”好像是专门为这对儿约会的情侣“设下的神奇美妙的背景”;而他们的出现,“也顿时使这一静止不动的景色有了生气”。这种震撼,发自于内心,而不是表层的抒发;不仅预示着“人”性的回归,也宣告着“神”性的退隐。
第四阶段:挣扎。原文中讲,这是一个简短的回复。他想:“说不定天主创造出这样一些夜晚就是为了将人类的爱情完美地遮盖起来吧?”这明显是一次最后的无望的抵抗。在抵抗中肯定了“天主”的威力。这威力既不是善,也不是美,所以这最后的挣扎,对于可怜的马里尼昂神甫来说,也是自嘲般的无望挣扎。
第五阶段:皈依。主人公马里尼昂在世俗之美和幸福面前终于“后退了”。他现在思考的是“他是不是违背天主意志的问题”,“既然天主明显地用这种光辉夺目的景象去笼罩爱情,难道他会不同意爱情吗?”这个自我质问,没有答案,也不可能有答案。这里有一个很微妙的过渡,即在第四阶段“挣扎”中,天主是“遮盖”爱情,而在这一阶段“皈依”中,天主是“笼罩”爱情。意思接近,但“遮盖”是压制,“笼罩”则是呵护,两者语义,一贬一褒。这仍然出自主人公的视角,显现了主人公开始向“人”性的皈依。不论他是“逃走”,还是讴歌,在圣洁纯美的月光下,“人”性终于战胜了“神”性,自然健康的爱情终于进入了它应该进入的“殿堂”。
莫泊桑能够在他四千多字的短篇里,描述一个恪守教职的神甫,如何由“神”性向“人”性复归的觉醒过程。而且少情节多心理,运用大量的铺垫手法,将一个坚守者的内心世界描绘得淋漓尽致。重要的是:神甫的觉醒,都有着貌似“闲笔”,却深涵其蕴的性格合理性与情节必然性;每一个细节,乃至一个小道具、小表情、小场景,都成为人物性格陡转的契机。可谓是“闲笔不闲”的大师笔法。
莫泊桑笔下的马里尼昂神甫,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自我形象的化身。俄罗斯作家帕乌斯托夫斯基,在他的《居·德·莫泊桑》一文中描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天真美丽的女人,因为酷爱莫泊桑的小说而痴迷于他,幻想做他的朋友和妻子。她整整一年忍饥挨饿,才为自己置办优雅的服装,大清早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莫泊桑家找他表白,却被他的好色的朋友欺骗,一步步堕落下去。莫泊桑知道后只是把这个痴心的姑娘当成一般有趣的故事。直到他43岁的弥留之际,才蓦然良心发现,谓之晚矣!然而,作者能够在他的文学创作中,毫无保留地披露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情感,确是弥足珍贵的。因为这是一种真正的属人的情感。
属人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与属神情感的矛盾性与复杂性是一致的。《圣经》开篇的《创世纪》正是将人类始祖的“爱情”作为罪孽来写的。“耶和华神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增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树上的果子,他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到吃的。’”同样出于《圣经》,而在《雅歌》里却又如此赞美爱情:“求你将我放在你心上如印记,带在你臂上如戳记,因为爱情如死之坚强,嫉恨如阴间之残忍。……爱情,众水不能熄灭,大水也不能淹没,若有人拿家中所有的财宝要换爱情,就全被藐视。”那么,为什么就是在被众人奉为圭臬的《圣经》里,也会出现逻辑判断上的反差呢?原因很简单:《圣经》是“人”书写的,“神”是人创造的,它无论如何总会泄露出人的消息;人性是无可战胜的,任何“神”性,或神的意旨,只能是人的某种曲折的幻想而已,它是人所创造的聊以自慰自安的另一世界。
因此,觉醒的马里尼昂神甫,当一走出教堂,走进大自然,就必然会浸淫于“人”的纯洁、神圣与美妙之中。不论莫泊桑的一生多么曲折,乃至荒唐,但笔下的艺术世界则是圣洁而美好的。“月光”只是马里尼昂神甫在一次偶然的际遇中,其潜藏已久的“人”性,赖以觉醒的背景而已。在这篇仅有四千多字的小说中,铺垫的叙述占了一半以上,主要着笔于唯一主人公马里尼昂神甫的心理解读上,而后不足一半的篇幅又放在夜行中马里尼昂神甫心理变化上,最后导致欲为“神”而战的神甫,因为“人”性的复归却落荒而逃。以上描写貌似闲笔,但“闲笔不闲”,而且正如金圣叹所说:“从闲处着笔,作者真才子。”饶有趣味的是:不愧为驾驭小说的艺术大师,莫泊桑能够在几乎没有情节的情节中,采取一种暗示和铺垫的方法,使主人公的觉醒不仅具有了某种性格逻辑的合理性,而且给读者一种撼人心魄的动人力量。这种力量,可以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自然人性的美好与魅力。
《一个诺曼底佬》或《一个诺曼底人》
内容简介:
《一个诺曼底佬》于1882年10月10日在吉尔白拉日报发表。小说是一幅诺曼底乡村人物素描,它诙谐有趣的描述,勾画出一个狡猾、风趣、好酒贪杯、玩世不恭的农村老油子的形象。
创作背景:
诺曼底位于法图西北部,面临大西洋,要算是法国的一个“偏远地区”了,在19世纪,这一片土地零星地散布着一些小规模的村镇乡落。
莫泊桑约有二十来篇之多的作品都是描写这个滨海地区的,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佳作,这些短篇从各个角度出色地再现了诺曼底的自然风光、人情世态、风俗习惯。《一个诺曼底佬》就是其中的一篇。
作品赏析:
《一个诺曼底人》的篇幅并不长,它通过诙谐有趣的叙述,在优美的田园风光背景上,勾划出了一个农村老油子的形象:他聪明能干、幽默风趣、好酒贪杯、玩世不恭、善于玩弄欺骗的手法。他身上既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也带有原始资本主义式的狡猾。对这个人物,莫泊桑称之为“最典型的诺曼底人”,说他最具有“诺曼底气味”,为什么呢?看来,就是因为他身上同时并存着乡土气息与初期资本主义的狡诈,这种“狡诈”反映了十九世纪诺曼底这个僻野地区在经受着资本主义的侵蚀这一基本的现实。
关于这个人物的性格,作者所着重表现的是他“那种兵油子的吹牛习气与诺曼底人的狡猾奸诈”,这两者显然都不是正面的品质,在人性的两大范畴中,它们都不属于“善”这个方面,倒是应该划归于“恶”的那一边。然而,这个人物的这两个特点,却并不显得可恶,只是显得可笑,甚至在可笑之中还有些许可爱。这正是性态描写的情趣,是莫泊桑写这个人物写得成功的所在。
问题在于:为什么?
狡猾本来与机智只有一步之差,但两者都需要以一定的聪明为基础,都是主体用来对付某种客观现实的武器。在充满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的现实生活中,狡猾自然要比愚呆对人远为有用有益,因此总是受到人类的重视,尽管它经常是被用来达到主体者一己私利的目的。
在文学中,就存在着一个歌颂狡猾的传统:法国中世纪市民文学中有一个鼎鼎大名的人物,那就是狡猾的列那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狡猾人物,他们几乎无一不是作者赞赏的对象;十八世纪法国文学中那个代表了市民阶级向贵族阶级进行大胆挑战,简直就是正义化身的人物费加乐,其狡猾劲也很十足。
对狡猾作道德评判,人们往往不着眼于它抽象的性质,而往往是根据这样两点,一是看它用来对付什么对象以及这个对象的性质是善还是恶;二是看它达到利己目的的时候,损害他人到什么程度?这两点意味着,对它的评判是以它所处的关系与它所造成的后果为转移的。上述文学作品中那些狡猾人物之所以得到赞赏,正是因为他们的狡猾是针对专横强暴的封建主、侵犯人权的贵族、虚伪的教会人物以及丑恶善妒的丈夫等等,这些人物显然比愚弄他们的狡猾家伙更为差劲,更为可恶。
莫泊桑笔下这个诺曼底人的狡猾似乎更显得可爱,它的可爱首先在于它在人际关系中不是用于进攻的目的,而仅仅是用于保护自己。在这里,莫泊桑的篇幅有限,他只能突出一个重点,那就是玛蒂厄老爹如何用狡猾的言词来掩饰自已的好酒贪杯。玛蒂厄毫无疑间是一个酒鬼,世上的酒鬼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都不承认自己是酒鬼,酩配大醉之时,也不承认自己已经喝醉。侯宝林的相声中那两个酒鬼用爬电筒的光柱一事来证明自己的清醒精明,就是最引人发笑的一例。
玛蒂厄是法国十九世纪资本主义技术革命时期的人物,他的小狡猾也有时代的特征,他的掩饰手法妙不可言地披上了科学的外衣,他自称掌握了醉度计,对醉度的测定竟可以像温度计测定体温一样准确。但他的这个“醉度计”其实并无实物,只不过是全凭他随意估计、信口开河而已。当然,按照他的这个“醉度计”,他自己是从没有到过“真醉的度数”的。对此,你还能说什么呢?他的测定是完全合乎科学的。而他在作这种“科学的”桩言的时候,他那种开玩笑的态度又带有几分承认自己在进行证骗的坦率性。于是,他这种用来掩饰自已缺点的狡猾也就残存着一点顽童式的天真,因而倒显得颇为可爱。
玛蒂厄的狡猾的更绝妙之处,是在他以圣物做买卖上。他这个特点绝不会引起明事理的读者的反感。谁都知道,世界上并无圣物,就像世界并无神一样;圣物都是人造出来的,就像神是人想象出来的、转世的活佛是人选出来的一样。世上的圣物之所以甚多,就是因为人群或集团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国度从现实利益出发,不断有造神的需要。既然有人可以造神、造圣物、造神圣不可触犯的主义与教规,为什么人不可以贩神、贩圣物、贩所谓的神圣不可触犯的东西,从神圣的主义、教旨到神圣的旗帜与口号?在种种“贩神”“贩圣”之下,都藏有各自非常具体的现实利益,只不过,这些现实利害的实质与“贩神”“贩圣”的形式,在人类的活动中有高低不同的层次而已。
玛蒂厄的贩卖圣像与祷词,显然属于低层次,其目的不过是为了糊口,与人类历史上那些在政治领域、思想领域、宗教领域里的造神造圣活动与贩神贩圣活动实不可同日而语。正是在这种悟性常情之中,他的圣物买卖得到了我们的谅解,我们不会责备他把圣物当作了商品。
虽然他能得到谅解,但是根据世俗的常情,他这种贩神贩圣活动也有点小小的可恶之处,对此,我们难以名之,权且称之为贩神贩圣中不正规的商业习气或曰贩神商业上的“不道德”吧。
众所周知,人类的神与圣物固然有各种各类,但人类的造神贩神与造圣贩圣的活动,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极力要保持着与神与圣物相称的虔诚、激情与狂热,以至虔诚与狂热已经成为了这类活动中最崇高最被歌颂的精神境界,凡具有这样的精神境界者,则都被供奉为使徒、圣者、楷模、样版、典范。玛蒂厄的出格之处,就在于他毫不要求自己保持与圣物相称的虔诚与敬意,恰巧相反,他居然极尽嘲讽与椰榆之能事,甚至达到恶作剧的地步,有例为证:与基督教神圣的传说大唱反调,他竟然把矛头指向了基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专门跟这位圣洁的童贞女为难作对,且不说给她取了一个“大肚子圣母”的外号,还以她隐私的知情者自命,趁酒疯大肆散布“流言蜚语”,往圣母头上泼脏水,而且,还在公开散发的祈祷文中戳圣母老人家的痛处。他这种行径对神圣的宗教来说,比意识形态上的无神论更为可恶,因为它比无神论的纯理论批判多了几分下流气,简直就是人身攻击、揭人隐私了。
在这里,莫泊桑成功地表现了这个人物的流氓无产者的低格调与油滑劲,但是,在他笔下,玛蒂厄对宗教神话这种甚为刁钻的攻击角度,却又一次赢得了读者的谅解,他那种刁钻角度与其说是出于玛蒂厄“品格低下”的过错,不如说是基督教神话本身的疏漏给他提供了可能。任何宗教神话总要小心翼翼地避开使自己招致攻击或引起世人不良联想的构思与形象,基督教关于童贞女玛丽亚不婚而孕、生下圣子基督这个构思,显然是犯了此忌,它与世人所知道的人间常情太相悖了,而且,它刺激着凡人身上那种根深蒂固、不可救药的性想象。玛蒂厄不过是把任何一个凡人对此宗教神话都会有的置疑与推断公开说了出来而已,他值得谅解,他坦率得可爱。
他另一个小小的可恶之处,是对圣人像的态度“太不像话”了,这其实也是一个贩神贩圣活动中的“商业道德”问题。他所制作的那些木头小圣人,既然是农民们迷信膜拜的对象,而他也是把这些小木头人当作圣物出售的,那他总不该用来堵兔子房的窟窿眼吧?总不该把它们一个个弄得满身污泥吧?玛蒂厄偏偏这么干了,丝毫不讲贩神贩圣的“职业道德”。当读者看到农民在被他如此弄得脏兮兮的圣人像面前顶礼膜拜时,也许会觉得玛蒂厄有点“缺德”,至少是缺点“商业道德”,带有明显的愚弄性。但是,请注意,玛蒂厄是在十九世纪的诺曼底乡村,他贩神贩圣的商业活动还很原始,他没有现代化的橱窗、现代化的精美包装,也没有光辉的旗帜与响亮的口号。这正是他身上的土气之所在。但他决不至于比现代化的贩神贩圣业更加缺德。由此看来,他又一次可得到读者的谅解。
经过一系列谅解,我们都会喜欢玛蒂厄这个狡猾的乡下佬的。
读后感:今天是训练营的第57天,今日小理论是: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