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典雅·文化浸润·披文入情
冠县实验高级中学初中部 孙越然
名师大家的智慧课堂,收放自如,犹如清风明月,播撒一地阳光。没有哪一个名师可以一夜成名,在教育场中反复淬炼,方才百炼成钢。
今天主讲的大师有程红兵、王君、黄玉峰,熟悉的面孔,别样的课堂风采,课程重构、教材整合、群文阅读、纵横捭阖、精致典雅、千古东坡、文化浸润、披文入情等关键词整理听课收获:
广东明德中学的程红兵校长的报告题目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程校长是语文特级教师,今天的开讲却跳出语文视角,从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上进行追问,探寻改革的路径和方法,程校长是教育博士,看问题视角敏锐而独特,讲解深刻而灵动,从斯宾塞的教育经典:“什么知识最有价值?”进行追问,探讨美好教育、理想学校、优秀课程、智慧课堂,从人自身和所承担的责任两个维度向纵深处进行思考,在于其规范与选择,在于其务实与创新,在于其批判与积淀,在于其开阔与纵深,重构我们的标准和课程。
价值标准:核心素养。现代的课堂都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的,从时间长度和内容跨度上都在进行深层次的变革,纵向上和美国的核心素养着眼于未来能力进行了比较,开阔了国际视野。
教育何为:关键方略。从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上进行追问,学校何为?学校必须要有自己经过标准的课程。教师何为?主要教授有用的而非僵化的知识,主要教授专业的知识而非仅仅普通的知识。明德何为?打开课程,结构变革。其关键方略:打开。过去,教科书是学生的全部,现在,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
课程的结构变革,从表层走向深层。首先是把理念打开,孩子健康就是教育的质量,孩子阳光就是教育的质量,孩子发展就是教育的质量。其次是课程结构变革,由体系课程转为谱系课程,由统一课程转向差异课程。最后是立体课改,从内容上重构,从学科上重组,从课堂重建,引进、借鉴、整合、融合。
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的王君老师的《范进中举》一课上的精致典雅,全新阅读视野,王君是实力派教师,2013年我们在北京清华大学举办文化作文大赛时相遇,2015年泉城授课,我们再次相遇,这些年的语文教学是读王君老师而成长的,王君老师的专著我全部认真阅读,昨天我说是“绍振的铁杆粉丝”,那今天我还要说,“昭君的铁杆钢丝”,今天的课别致精彩,在深度阅读上开掘出两口深井,宏观主题式阅读,局部立意式研读,课一开场,便赢得了满堂彩。
主题抓手,多篇联读。王君老师将《范进中举》、《孔乙己》和《窃读记》三篇经典文本放在一起学习,这是阅读教学的创举。王老师采用局部立意式阅读,选择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片段取材,广泛勾连,同类整合,突破一点。王君老师是教材整合的顶尖高手,今天更是突破了自己,从创新的广域视角进行群文阅读,搭建一个“语言暴力对人的伤害”的教学支架,串联三篇经典文本,可谓“别具匠心,新颖别致”。
整合文本,纵横捭阖。《范进中举》:亲人对亲人的语言暴力伤害;《孔乙己》:群体对个体的语言暴力伤害;《窃读记》:大人对小孩的语言暴力伤害。从三个维度展开精彩对话,智慧在多重对话中生成,王君老师用课堂点睛诗引导阅读,用“看篇·看层·看句·看词·看点·看意”为精读方法引领学生进行文本细读,在角色互换中体验人物语言的表现张力,然后让学生进行精彩提炼,语言暴力的类型,文本细读做的精致典雅。
拓展文本,深度阅读。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王君老师不满足于此,顺势拓展,进行类比阅读,让学生观看数则新闻,探究语言暴力的其他类型,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阅读,总结无关紧要、落井下石、幸灾乐祸等生活中的语言暴力类型,引导学生思考:“语言暴力的背后是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鲁迅说:“我觉得我们民族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直击国民的奴隶性。然后让学生用:“我们的语言既可以 ,又可以是 。”这样的句式进行语言训练,譬如你的嘴可以是一个花园,也可以是一片荒原;你的嘴可以如天籁鸟鸣唤醒春天,也可以如天塌地陷把死亡吸引来。最后落脚点在于:祝愿你的嘴,不生产暴力,只生长 ?善良、温暖、幸福、悲悯等,思维在发散中得以升华,语言在训练中得以提纯,文化在浸润中得以物化。王君的课堂之美,系于山城的精致灵动,系于京畿的博识厚重,系于泉城的盛情难却,祝愿昭君青春语文深入骨髓。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的《前后赤壁赋》,黄老师年过七旬,精神依然神采奕奕,我和黄老师有过三次相遇,一次在武汉,一次在济南,还有一次依然在济南,泉城是一座有灵气的城市,满足了一个仰望大师的后生近距离聆听先生的教诲,先生的课上的文化味十足。
黄老师每次授课都要赠送学生上课文本的墨宝,先生酷爱书法,上《兰亭集序》就洋洋洒洒书写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上《赤壁赋》就潇潇洒洒地书苏东坡的《赤壁赋》,还要赠送给学生,我仰慕先生,敬慕先生,他的课堂谁不欣赏,精湛的书法艺术,诠释了语文的真谛,今天,语文教师和学生的书写状况令人堪忧,先生的榜样示范,无疑是一种高端引领。
黄老师授课的另一特色,就是源于先生的渊博学识,给学生植入大量的文本背景材料,可谓海量,有些材料我们闻所未闻,先生却信手拈来。黄老师在课堂上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全面诠释了苏东坡,林语堂、胡适、周有光、李锐、资中筠的行为方式里有一个千年不老的东坡,一个立体全面的苏东坡,特别是苏东坡和王安石的矛盾分析,既鞭辟入里,又披文入情。
先生的课我没有听够,先生的书我百读不厌,先生的为人我仰慕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