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去看了今年北影节的第一部片子《帕特森》。在小镇帕特森,有一个在无格线的纯白本子上用圆珠笔写诗的bus driver,很巧他也叫帕特森。帕特森写着帕特森的生活之诗,素材来源于生活,来自后排乘客的聊天,来自酒吧邻座的抱怨,却又充满诗意。日复一日的平淡生活,起于6点半左右的自然醒,金色的阳光打在帕特森和还在熟睡的女主的身上,那么的美。机械平淡的公交司机生活让时间化身指针在握着方向盘手腕上快速转动,日复一日。在帕特森的秘密笔记本上,留下一首又一首小诗。
帕特森的诗意,让他在同事间显得清新脱俗,她还有一个浪漫主义的妻子,让我印象深刻。她对黑白花纹爱的深沉,把家里所有的物件都画满的各种黑白花纹,仿佛看到了下一个「波点女王」草间弥生。今天告诉帕特森想卖cupcake,这将是我商业帝国的起步呐;过几天又告诉帕特森,我看中了一把吉他,叫小丑,包含DVD教程,调音器,包装盒,只要几百美元,好吧是有些多。我觉得我能成为一个很酷的民谣歌手,这是我的梦想呐。
这些天真烂漫的想法就像帕特森的诗一样,感觉和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听着都不怎么靠谱。但没想到,后来她用叫小丑、黑白格纹的吉他自弹自唱了一段儿动听的曲子;也做了一车的cupcake去集市售卖,一天赚了300不到美金,当然,所有手工小蛋糕的奶油装饰都是繁复的黑白纹饰,由裱花袋歪歪扭扭的挤出。
故事的主线就不剧透了。很喜欢这部片子的镜头,画风清新,写在屏幕上的手写体诗很美,配着男主的旁白朗读,一种慵懒的舒服。
一瞬间,我还蛮向往帕特森小镇的生活的,这种规律到有些呆板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无限大的世界形成一种反差萌。诗人看世界的角度和落点总是很特别,很微小,有很宏大。我有点喜欢poetry了。
影院走出来觉得天气好好呀,微风拂面,气温宜人,不如散步回家吧。在三里屯的十字路口听一个小哥抱着吉他自弹自唱,一小群人坐在隔离车子的石墩上,静静的听。临时起意,用手机拍了一个三分多钟的长镜头视频。企图包含路人眼中的歌者与观众,观众眼中的歌者,周围是车水马龙的交通,两边反着城市之光的玻璃幕墙建筑,和歌者眼中的这一切(我举着手机转着圈儿录,一边录,一边偷偷的移动到歌者身后,从他的视角看出去,当然那一刻我也被观众当表演者看了)。录完后收手机就走,融入稀松的人流,像完成一次「快闪」。
路过言又几,就进入逛了逛,不自觉默默移动到了诗歌的书架前,想着那不如买本诗歌吧——毕竟这是我不曾涉猎的领域。电影中帕特森遇到日本诗歌爱好者,他说「我从来只写日语诗,翻译像是隔着雨衣洗澡」,于是为了让诗歌直接触及肌肤,我选了本中国人写的。凭着感觉,选了一本顾城诗选《走了一万一千里路》。最近几张图很火,几位著名诗人的每年的行走地图坐标,都是阅历丰厚,用脚步丈量世界的旅行家。
也许有天会成为一个诗人也说不定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