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去年1月31日,我注册了自己的简书账号。
截止到昨天,正好在简书写作整整一周年,共写了202篇文章,29万多字,获得900多个喜欢,粉丝400多人。
一共建立了11个文集,按每个文集文章篇数由多到少排列如下:
1、 格律诗:52篇。
2、 热点文:28篇。
3、 影评文:25篇。
4、 现代诗:24篇。
5、 书评文:16篇。
6、 谈写作:15篇。
7、 随笔文:12篇。
8、 育儿文:11篇。
9、 剧评文:9篇。
10、情感文:6篇。
11、武侠小说:6篇。
从这个排列和数据可以看出,我的写作有如下特点:
1、 写得很杂。
有诗歌(分新体和旧体两种)、有小说(只有武侠一种),更多的是应用文(不是文学意义上的散文,而是所谓新媒体文和纯粹自嗨的难以归类的文章)。
简书平台的兼容并包是我最欣赏的一点。但对一个在写作体裁上平均用力的作者来说,兴趣广泛很难说是什么优点,至少,写得杂,就很难吸引粘性很高的粉丝,这大概也是我的粉丝数涨得很慢的主要原因。
头条号、一点号等强调写作的垂直领域与专注度,大概原因也在于此。
2、 写得最多的,是热点文(单以文章而论,诗歌、小说不算)。
这也是自己阅读数据最好的一类。
简书官方授予我“简书观察优秀作者”头衔,我想这绝非偶然。
关注社会现实,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输出自己的价值观,实现自己的写作价值,这应该是每个写作者的追求吧。
3、 谈写作类文章达到15篇。
诗歌、小说共计82篇不算的话,谈写作类占全部文章的比例为:120:15=12.5%,可见我的写作有一定自觉意识,如果在这方面用力,大概有写干货文的潜质。
当然,写干货文对真材实料的学问要求比较高,对阅读与思考的输入质量是个考验。
4、 影评文章后来居上。
25篇影评不算太多,但大多是后来写的。
经过这一年的摸索、尝试和反省,我锁定了一个最能容纳自己兴趣与风格的类型:影评。
这种文章类型包容性很强,可以写专业影评,可以写社会热点,可以写育儿、书评、随笔和情感等等。
没有舍弃,就没有得到;没有专注,就不会有提高。也算是化繁为简吧,新的一年,我将以写作影评为主。
(二)
对自己一年来的简书写作简单盘点、总结之后,我要重点谈谈我的精神收获。
第一点收获:一个写作者,必须首先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自己的人。
近来爆红网络的复旦女教授陈果讲课时说过:
“真正的正能量就是你活成一个光源。别人接近你就是接近光,你就照亮了别人、温暖了别人。你的存在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光明。”
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自己的写作者,一定会像村上春树那样,每天早睡早起、坚持跑步十公里,几十年如一日地保持朝气蓬勃的状态。
这样的写作者,他的健康向上的精神气场,必然弥漫到他笔下的字里行间去感染读者。
所以,当写作遇到瓶颈或困惑时,我们不妨暂时放一放,不妨给家人精心做一顿美食、陪亲友看一场精彩的电影,或者,干脆出门到公园或郊外散散心,总之调整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让自己恢复到一个健康、完整、舒畅的自我感觉。
然后,带着满满的快乐与积极的情绪,再激情饱满地回到写作中去,这时,许多写作的难题很可能迎刃而解。
我的大部分简书文章正是这样写出来的。我还要继续这样写下去。
第二点收获:一个写作者,写作时一定要放下一切功利的考虑或算计,像一个真正的匠人一样,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除了把活儿干好,什么也不要想。
我所认识的一位写作班同学谈到一件事——她有一篇文章是怎样写出来的呢?她写出初稿之后,觉得不满意,就反复修改,还不满意,就放一放,过段日子再改。后来,几个月过去,文章改得面目全非,已经不是最初的样子了,她才终于满意,投了出去。结果,这篇文章成为全网阅读量过亿的爆文。
她说,她反复修改文章时,从未想过会成为爆文,她只是在挑战自己的极限,包括表达能力的极限、思考深度的极限等等。
一个真正的写作者,首先是一个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匠人。
周国平说的好:
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
我对此的理解是:名呀、利呀、地位呀,等等,这些都是社会给予一个写作者的外在的东西,都是你竭尽所能、兢兢业业写出真正好文章之后的奖赏,但你首先不是为这些外在的东西写作的,你是为享受创造精品时的无上快乐而写作的,这种内在的精神快乐,才是一个写作者最大的幸福。
所以,有了这一年来的简书经历之后,我开始对自己的写作提出内在要求,就是首先一定要尽心尽力地投入,一定要先令自己满意,再拿出去给别人看。
当然,你自己满意的文章,未必大家都欣赏,但这没关系,只要你尽力即可,阅读量不是你所能完全掌握的,也不必太在意,所谓功不唐捐,你以前的一切用心和努力,时间都会记得,它们作为你的底气,就沉淀于你这一刻正在写的文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