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接种了新冠疫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疫苗以及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其中用细菌或螺旋体制作的疫苗亦称为菌苗。
疫苗按功能一般分为两类: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疾病的预防,接受者为健康个体或新生儿;治疗性疫苗主要用于患病的个体,接受者为患者。
疫苗按疫苗本身还可以分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死疫苗)。常用的活疫苗有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麻疹疫苗、鼠疫菌苗等。常用的死疫苗有百日咳菌苗、伤寒菌苗、流脑菌苗、霍乱菌苗等。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今日医学上常见的接种方式为注射,而“接种”一词是由种痘技术而来。
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的疫苗接种可溯源至人痘接种术,这项技术起源自公元前200年的中国文明。清代医书认为,11世纪起,中国人于北宋时期即开始种天花痘,而另一本医书则记载,更早于唐代即有“江南赵氏始传鼻苗种痘之法”,且“种痘者八九千人,其莫救者,二三十耳。”显示该技术对天花的预防颇有成效,而据推测可能使用的是毒性较低的天花,使欲免疫天花之受试者接触患者的脓状囊疱,但此做法无法确保有效,且风险仍高,死亡率达1~2%,随后这项技术沿丝路传播开来。18世纪初种痘技术由君士坦丁堡引入西方。
路易·巴斯德并进一步阐释接种的意义和目的,而其同事顺着罗伯·柯霍提出的假说,将微生物和该疾病的关系确立。这项发现使巴斯德得以改良接种技术,随后于1881年5月5日成功研发绵羊的霍乱疫苗,并于1885年6月6日让一位儿童接受疯牛病的疫苗注射。倘若不以“疫苗”的初始定义来看,这便是人类史上第一剂注射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2019-nCoV vaccine),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2020年12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新冠灭活疫苗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附条件上市,2021年1月30日,科技部相关负责人在首届中国血液学科发展大会上表示,中国已经有16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7个新冠病毒疫苗进入Ⅲ期临床试验阶段,1个疫苗已经附条件上市。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须知:
①新冠疫苗接种年龄限制为18至59岁,其它年龄段人群需要等待进一步临床试验;
②孕妇、哺乳期妇女、药物不可控的高血压、糖尿病并发症等人员不适合接种;
③推荐免疫程序为2针,其间至少间隔14天。
④中国的疫苗是两剂,第一剂和第二剂间隔14天,部分地区21天;第二剂接种14天后,一共35天左右,才有较明显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