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阅读跳跃而数本并进,电子书和纸质书交替。
纸质是厚沉的一大本,之前遇到这样的书我会知难而退,怕读不完,也怕陷入其中而做不了别的。
再难读的书,只要开始,我都不会弃读。按照一本书至少有20%的精髓,让我受用。那所有的书都算没有白读。
如果你能有强烈的自我感受,如何不认同书中所写、挑剔文字的拙劣、内在逻辑的混乱、和各处的纰漏。那恭喜你,只能说你的鉴赏力提高了,审美的境界再也不是小儿科,与之匹配大概要看更入心的作品。
我佩服自己的耐力,这样看冯唐的长篇《北京三部曲》浪费了我很多宝贵的时间,好像完成后,只为敲下这四个字 “不予推荐”。
从文字上它就很逊色。我发现自从读了陈春城的《夜晚的潜水艇》,周晓枫的散文三部曲 《巨鲸歌唱》《有如候鸟》,还有汪老的一些小说和散文,我愈发地对文字有了着迷和诉求。
选择读一本书,首先要过的是文字。好的东西用拙劣的行文去表达,那就是好的食材被糟蹋,可惜了。只能弃。
文字的妙处
怎么说呢? 还是上一些我自己刚好读过的内容。
比如 余华写的《西北风呼啸的中午》
开头这样:
“阳光从没有一丝裂隙一点小洞的窗玻璃外面窜了进来,几乎窜到我扔在椅子里的裤子上,”
初读也没什么,但细究就有种荒诞的悖论。窗户的玻璃密闭得很好严丝合缝的,怎么阳光还能“䆘了”进来,不可能的现象却写出了可能。
再看一段:
“这时有一丝阳光来到了裤管上,那一点跳跃的光亮看上去像一只金色的跳蚤。于是我身上痒了起来,便让那闲着的左手去搔,可左手马上就顾不过来了,只能再让右手去帮忙。”
百无聊赖的时刻,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可见这个人此时是多无聊多没趣。可出来的文字却很鲜活有趣的,至少它们不是流水帐。读到后面你突然发现,其实作者的每一行字,都不多余,是有其意义存在的。
作家的拿手技,可以把无聊、庸常、毫无新鲜的场景用一段文字写得幽默而生动。
当然开头的这几段,也是好的铺垫,为即将到来的“砸门” 和“闯入”形成跌宕。
读过,发现,故事有些荒诞不经,但充满了象征和隐喻。
这些看似简单而直接的文字,却被赋予无比新颖的读感。
每个作家的文风是运用不同的语感营造出的。有的凝炼简洁,有的却瑰丽浓都,溢满奇思。就比如舒尔茨的 《鳄鱼街》。有笔友感叹:读起来,只语言就可以足慰了。不关其它。
同样是百无聊赖无所事事的状态,他用文学这样描写:
“ 日子因为寒冷无聊而变得坚硬,像是一块去年的面包。我们用钝了的刀切一小块下来食用,没有什么胃口,慵懒,昏昏欲睡。”
这就是文字的妙处,文学语言。极其普通的场景也会变得意味起来。
比如,鲁迅的那一句常让大家引用:
“我家门前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
有人会说这不是重复吗?其实不然。 本来熟悉的、常见的东西,通过这样的表达后,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陌生感。好像也增强了对两颗树的感受,拉长感受的时间和长度。
阅读后的一点感悟。随心走笔。
2024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