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自己,总想要快点长大,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次遇到“我的梦想”、“我要 当一名______”这样的作文题,都会任由想象驰骋,给自己的未来寄予很多期许。
记得小学三年级写了一篇题目是“我长大后要当一名科学家”的作文,内容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记得那时怀着对科学家这一崇高职业的敬意,写的很认真。而有些反讽的是,高中的我就是因为物理不管怎么学都学不好而读的文科,科学家早已不是自己会涉足的职业了。
而从小到大,梦想一直在变,有想过要去做驯兽师和海洋生物亲密接触,想象过要成为明星成为瞩目的焦点,还对花农这个职业产生过深深的向往.....但这些浪漫的梦想,已经不是现在的自己会想要为之努力的目标了。
孩提时代的梦想真的很纯真,往往是因为喜欢或觉得美好,就许下“我将来一定要.....”的心愿,但这一个个大小梦想就跟七彩的泡泡一样,美丽却容易幻灭,而我并不为这些没能实现的小时候的梦想感到遗憾。
回首自己这一路长大的历程,梦想是一路走一路丢,也总有新的梦想冒出来。大部分梦想被丢弃是因为慢慢长大,对于不同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发现自己原先小心呵存的梦想实际的情况和自己的想象有很大的差别。
就如成为驯兽师这个梦想,当我了解到海洋生物被驯化并表演杂耍的行为,并不符合它们的天性,且会给它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带去伤害的时候,就不再想要实现这一梦想了,因为海洋生物是不情愿的,甚至有些被迫地配合驯兽师的命令给观众带去杂耍表演,而这并不是我想看到的。
还有一些梦想是受到现实的限制而被迫搁置或放弃。初中时的自己很想当一名甜品师,用自己的双手制作出一份份甜美可口的糕点,给人们带去味蕾上的美好享受。
曾经跟妈妈说过自己高中读完后不想读大学,想去学做甜点,妈妈听完后很惊讶,因为在她的观念里,读高中是为了上大学,上大学时为了找到好工作,不上大学的话为什么要读高中呢?她严肃地跟我说不可以并教导了我一顿,我听完后有些伤心,第一次触碰到了现实对我这美好的愿望的障碍,心有不甘却无能为力,于是又一个美丽梦想被搁置了。
但现在回首,觉得妈妈的观念虽然现实,但却很符合实际,也是一个更为理性和合适的选择。如果自己真的高中读完后就去学做甜点,缺乏在大学收获的多样知识和其他能力的自己很可能只是开着一家小面包坊勉强度日,不太可能成为一个能制作出美味的甜品师。
我们总爱提“小时候的梦想”,但随着见识的增长或现实的限制,那些曾经萦绕于心的梦,慢慢成了现在的自己眼中的幻想或空想。
在还是孩子的时候,梦想总是很轻易地就形成,对现实的无知也让我们无畏地去想象一个个可能性,到后来才发现那大多是不切实际的或并不适合自己的。
但这些梦不是没有意义的,它们曾让我们对未来的可能性充满期许,给我们留下不少可爱的回忆。尽管不实际,这些七彩的泡泡却让童年变得斑斓。而孩提时代时这种“做梦”的能力更是弥足珍贵的,在和现实交手的过程中,很多梦幻灭了,我们仍需要“做梦”或“续梦”的能力,给自己期许,而不是在受现实打击之后就退缩,再也迈不开步子去找寻或追逐真正热爱的东西。
和放弃梦想相比,更可悲的是失去“做梦”的能力,成为只接受现实,但却不敢去再做一个梦,试着去改变现实的人。
尽管现在的自己很少再提甜品师这样的梦想了,但还是“做”着不少梦,最想实现的一个是在年老时开一家小小的咖啡馆,馆内有轻柔的音乐伴着咖啡香,会有耳鬓厮磨的情侣,面容沧桑的老人,或青涩的学生在这里品着咖啡,听着音乐,得到一份惬意与放松,也给咖啡馆留下不少故事。
这类美好梦想的形成需要适当的年龄,一定的经济基础,还有家人的支持。而这是现在的我几乎不可能得到的,我还有更重要的路得走,但我并不怀疑这一梦想实现的可能性。暂时地搁置它,给自己更多的磨练来沉淀,在合适的时候再次“续梦”,于我才是更明智的选择。
很喜欢一句话:“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听起来有点鸡汤,但却是一个人追逐梦想应有的姿态: 保持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敢于“做梦”,但也不忘把对未来的慷慨,投入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