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我想见你时,我们的见面才有意义。只要我注意你了,我们的平行世界就一下子有了千丝万缕的交集。这个时间点很微妙,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像是命运的安排。看电影也是这样。
我从今年4月份开始期待电影《黄金时代》的上映,为何期待,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片名,一看到片名我以为是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有关,当然实际上没任何关系;二是因为萧红,曾经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不知为何特别想看她的小说,借过全集,但最终没看完就还了;三是因为导演许鞍华,看过她的作品不多,却自我感觉她很有魅力,作品很闷却很有张力。
在电影《黄金时代》大力宣传期间,我没有时间和激情去恶补萧红的小说,倒是看了不少关于她生平的文字和影像描述,比起耐心阅读她的作品,大多数人还是对她的几段恋情比较有兴趣,我就是普通的大多数人之一,就像电影中躺在病床上的萧红说得“也许,每个人都是隐姓埋名的人,他们的真实面貌我们都不知道。我在想,我写得那些东西,以后会不会有人去看,但是我知道,我的绯闻将会永远流传。”就是这么回事儿,这话虽然不是现实中萧红说得,是编剧李樯在电影中写给萧红的旁白,因为当事人肯定没有这样的全知全能,就像电影的叙事手法独特,以几位民国文人采访式的回答描述萧红的一生,他们都好像是洞悉一切的上帝,把自己所了解的部分萧红说出来,甚至可以把好几年之后发生的事都说出来。所以电影《黄金时代》是不会让你太入戏的,本身就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在叙事上又时不时跳出几个文人的“采访”,让你刚刚入戏就跳戏了,我觉得这是对于想全情投入了解萧红“绯闻”的人一个不小的打击。好吧,想了解“绯闻”的人可是大多数啊,所以电影《黄金时代》票房惨败是必然的。
在电影《黄金时代》上映的时候,我的热忱是要看它10月1日的零点场,理所当然的以为附近的影院会安排《黄金时代》的零点上映,结果没有,热忱也就没了。热闹的国庆档过去了,电影《黄金时代》的排片量越来越少,本来就少,我终于在它快下线的时候与它见面了。在看电影《黄金时代》的前一天,我在电脑上看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后者也是一直想看但最终还是延到了这个时间点才去看。这到底是一个怎样恰当的时间点呢?总之对我来说就是微妙的感受,然后不自觉的会把他们联系在一起,比如对于小时候和长大的关系理解上。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是这样说得“小时候,谁都觉得自己的未来闪闪发光,不是吗?但是一旦长大,没有一件事会遂自己心愿。”电影《黄金时代》里萧红最爱的祖父告诉她“快快长大吧,长大了就好了”,萧红的旁白回应是“长大是长大了,但没有好了。”别人也许不会注意这些话,再早一点或晚一点的我也许也不会在意这些话,但此时此刻的我就是对于这些话很是注意,因为此刻我的心里走得就是这些话。既然走心了,那就一起说说吧。
到底人生的哪一个阶段才是“黄金时代”?如果小时候过得比较辛苦就会在那个时候盼望着长大后就会迎来美好的日子,可是长大后要是没给小时候一个满意答卷,甚至反过来羡慕小时候的日子,这该是多么的不争气,要你长大何用啊?!长大了也不过二十几岁的年龄,看起来应该是最美好的年华,20出头时在校园算“黄金时代”吗,恐怕在校时也没有特别感觉因为那时也有那时的烦恼,只是走出校园后回想起来才觉得它美好。那么此时已经走出校园的二十几岁们,此时算我们的“黄金时代”吗,有人欢喜有人忧愁,此时欢喜彼时忧愁,谁知道呢?可是后面的日子要是更困难,那此时阴晴不定的日子也真算是“黄金时代”了。谁知道三十几岁后、四十几岁后、五十几岁后或者一百岁之后我们将会怎样看待现在二十几岁的日子,但是从松子、萧红经历来看,二十几岁的日子虽然不轻松但的确比往后的日子要好过些,那么就珍惜吧,即使现在我开始嫌弃这段日子,因为很不幸,此时我刚好在阴晴不定的阴影中,但是现在请放心,因为往后的日子只会更难过。
“黄金时代”到底又是怎样的一种状态呢?电影《黄金时代》是在萧红与萧军感情出现裂痕只身前往日本时给萧军的信中提到的“此时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嘛”,而此时萧红正处于孤独无依的境况,怎么就把此时感慨为“黄金时代”呢?看来,所谓的黄金时代也不是美好的一段日子才算,它可能只是一个突然的感慨,而引起这个感概的可能只是一个微小的细枝末节而已。王小波的《黄金时代》虽然和电影《黄金时代》没有关系,但是他对“黄金时代”的描述却和萧红一样是一种瞬间感慨:“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逝,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感慨过后,身后的日子未必好过,但就是一下子充满激情的去感慨了。所以“黄金时代”就是一种自我感觉,不一定都在美好的日子里,难过的日子里可能更能感知到一些珍贵的东西。
不管是《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还是《黄金时代》,这两部电影里的女性一生是走完了,纵观别人的一生,不管戏里戏外的人们,在她们人生完结后给予的评价多数是同情的,当她们人生正在路上的时候,人们多数是不予理解的。她们的一生可以说是悲剧性的,不管外力给她们造成多大伤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她们自己性格本身造成,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也确实如此吧。在她们鲜活的形象面前,正在路上走的我们也看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现实感,这是让我们害怕的,因为我们绝不想成为“她们”。我们各自不同的性格到底会决定我们怎样不同的人生呢?现在没有答案,但如果有一瞬间自我感知到“黄金时代”来临了,一定要好好珍惜,因为未知实在不可靠,想要把美好日子寄托给明天不如好好拾掇下现在被嫌弃的日子吧,没得奢求,因为它们很有可能已经是“黄金时代”了。
(写于2014年10月19日本命年工作不顺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