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炫周日汇报材料的间隙,打个岔。说说近期读完的十来本书。
说是近期,也不近了,从去年11月开始,读李娟的第一本书《我的阿勒泰》,到现在读到李娟的第10本,做个阶段性的汇总。
01
去年底感冒咳嗽发烧,躺着就想读一点轻松的,无意间翻开《我的阿勒泰》。在那之前,对李娟这个作者和作品,都是仅限于听过,瞥过一眼《遥远的向日葵地》的封面。
没想到一读就一头扎进阿勒泰这个地方,不管不顾的。在河边看马的白骨,在柜台上跳舞,在屋前一寸一寸地躲着太阳,在冰冷的雨夜迁徙,用塑料袋在帐篷里接雨。看湛蓝而浩荡的天空,戈壁和雪。语言漫不经心而又充满张力,转折处不乏幽默。
堪比小说的引人入胜,以至于我都开始怀疑,我原来就可能是属于这些地方的。
读书的本意,是想在自己写作的时候,提供一点旁敲侧击的意义,这目的达到了,甚至于过于圆满地,把意义都碾碎了。我想写的,李娟都写了,而且写得比我好太多了。这可怎么办?
以《木耳》一篇为结尾,是很妙的。全部人为了奇货可居的木耳,简直像疯了一样,最后木耳奇迹般消失了。是啊,宝贵的东西,终将都会失去的。妈妈站在最后一朵木耳前,却没看到木耳,在她脚下,有一条毒蛇。多么奇绝的画面,多么强烈的隐喻。最后,她带着失望离去了。或者说,带着希望生还了。
02
在来回上海的飞机上,三四个小时,飞行模式,读完《遥远的向日葵地》的三分之一。
却在漫长的等待、扯皮、表演、纠结、抗病毒、喘息的间隙里,用了29天,读完其他的三分之二。
在飞机上,有急事的鑫哥,电话打疯了找不到我。后来问我手机咋个回事,我说去了一趟新疆阿勒泰,那里天大地大,手机没信号。
在飞机上,我变小了,心却无比巨大。
在生活中,我变大了,心却无比局促。
果然是,宇宙很大,生活更大。
看到一小段书评,如是说:
艾弗里德·德索萨说过一段话:“很长一段时间,我的生活看似马上就要开始了。但是总有一些障碍阻挡着,有些事得先解决,有些工作还有待完成,时间貌似不够用,还有一笔债务要去付清,然后生活就会开始。最后我终于明白,这些障碍,正是我的生活。”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解构着生活。生活的机理,就是那些影影绰绰、层层叠叠、一地鸡毛的片段。间歇性失重下沉和奋力浮出水面的轮回。心想着都那样了还能咋样,骂骂咧咧提着一口气踏上老路。
说说书的内容吧,儿时家里也有向日葵地,漫山遍野。与新疆不同,黄土高原没水,庄稼种在坡坡上。风调雨顺则丰收,干旱洪涝则歉收,全靠老天吃饭。跟我在公众号写字一样,等着灵感来。
虽然我也是一个书写土地的写手,跟娟姐比,就是一个码字的而已。首先产量就很低,其次质量也不行。
读书的意义对我来说,读到有灵感的文字,就是我的向日葵地里的水渠。读着读着,总有土地即将保墒,有些东西要破土而出的感觉。
03
光听新疆这个地名,就会觉得好远啊,再查查机票,就更远了。
虽然我也是个西北人,也有很多亲戚去了她们那里。但陕北和疆北,基本上还是属于两个世界的。看到这李娟的描述,画面感不时会拉满。
然后,好奇就打开了百度地图。感谢科技,感谢北斗,书里的描述跃然图上。我到过阿勒泰了。
用卫星图模式,搜索乌伦古河。立马从上帝视角看出戈壁里边的一条带状绿洲,被河流拖拽出的绿色痕迹,块块田埂分界清晰可见。翠绿而柔弱。
我到过阿勒泰了!
在街上绕了几圈,最高的建筑就是人民医院,这个不错。市政府也还算气派,其他都是典型的北方的民居,灰扑扑的路,灰蒙蒙的天,破破烂烂的商店,稀稀拉拉的行人,亲切而遥远。
这一部书,娟姐是从一个女性视角,写了两个奇迹般的女性,她的妈妈和外婆。妈妈这个女人绝对是个伟大战士,在我妈那个年代,应该叫铁娘子。一个人在渺无人烟的戈壁滩,承包了九十亩的向日葵地,光着膀子斗天斗地斗鹅喉羚。外婆九十岁高龄,跟着她一起无畏地折腾,带着坚韧的幽默。
《阿勒泰的角落》是从北方最冷的时候开始读的,感受到了极端的寒冷,也见识了好几个不为人知的角落。在喀吾图被遗忘的那只可怜的雪兔、在巴拉尔茨没完没了的拖依(舞会)、在沙依横布拉克的帐篷外金色的清晨。
作为一个作家李娟的生活经验,放在十四亿人里,几乎没什么重复性。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的意义在于猎奇。读李娟的书也能猎奇,还是躺着就能走的猎奇,多好。
04
入冬后有一天,一个人在家,画图整到二半夜,停电。
没热水,没电暖气,不能喝热水,不能洗澡,给物业打了个电话,除了等,就没任何办法了。
打开手电筒,蹲在窗户前,看一两千家灯火(万家灯火熄了大半)。又看了会儿《阿勒泰的角落》。
手机突然推送到了那两天阿勒泰的大雪,天地一色朦胧,屋内火光彤彤。
想想李娟他们的地窝子,哪里会有电呢?在冬天的晚上,裹着厚被子,看星空浩荡。或者生一堆火,围着火堆载歌载舞也能取暖。
儿时也是用煤炭取暖,用煤油点灯。煤油尽了,就用蜡烛,用蓖麻籽串成串点灯。或者干脆什么也不亮,被黑暗拥抱,也拥抱黑暗。白雪皑皑的时候,灯不亮,天地反而变得彻亮。
现代人,住在水泥盒子里。看似文明了很多,可是水电一停,就只能束手束脚,坐以待援了。
进步是有代价的。
05
春节期间偶然插了两本书进来,余华的《河边的错误》和马亲王的《太白金星有点烦》。
然后是《九篇雪》,李娟早期的作品。能看出以后作品的很多故事线,没有之后作品的纯熟和精准,但胜在情感丰沛。最后的几篇,是青春的宣泄,不是当事人,应该很难体会个中滋味。整体的语言风格比较统一,还是那个味道。一路读来,仿佛一生走来。真不易。
开春读了《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这本书竟然有了手绘插图,可可爱爱的风格。文字不多,图片凑凑。一本散文拾遗。
最后说说几本牧场。
先是《冬牧场》。挺厚实的一本,原以为以当时的工作节奏,怕是遥遥无期了。没想到13天就读完了。
读完后觉得,如果你只有读一本李娟的时间,那么可以翻翻《冬牧场》。它很具体,太新奇,很特殊,而又很李娟。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了解很多现在牧场牧民的困境,了解到很切身的程度。那些矛盾,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游牧与定居,留下与出走,戈壁与城市……
再来说这本书本身。为了这本命题作文,娟姐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堪称北疆花木兰啊。
一身毛毡,纵马横枪,跟着牧民一起,咋咋呼呼,斗争极寒、斗争孤独、斗争戈壁滩,被牛马气哭,与屎尿同眠,一改往日纤细柔弱、多愁善感的汉族女生作家形象。
她孤身深入,以自我的视角和笔触,把一个古老游牧民族的冬牧习俗刻画得入木三分。她只是为了让我们这些隔岸观火的读者,得到好奇心的满足。
在这么严酷的环境里,连牧人都是叫苦连连、吃止痛药度过的,何况是她啊,太不易了。
无论如何,李娟用半年的苦难,刻画了牧人一生的苦难,留下了一本宝贵的精神财富。最艰难的时刻过去了。
06
最后读《羊道》三部曲。春牧场刚刚过去,正在前山夏牧场徘徊。比冬牧场深入、更细节,也更平静一些。刚开始读的时候,一直在赶进度,恨不得快读完。到最后,恨不得还有十本可以续读。
央视《我的阿勒泰》首更三集,半夜十二看到。是一个突然的事件,散文集竟然也能拍电视剧。也可能不突然,只是我没抖音和微博,对影视消息处于半屏蔽状态。
一点开,在茫茫草原上,李娟妈(马伊琍)跟一堆哈萨克族妇女坐一起,教她们说:“我勒个去!”神还原了。
最近见到周依然是在《涉过愤怒的海》里,疯癫至极。齐肩短发兔子一样的门牙,戴上银丝眼镜出现在草原上,我已经忘了原来的李娟长啥样了。
女性导演女性作者,展现比较细腻。阿勒泰的景色,电影版的质感,都可圈可点。披着民族剧的名义谈恋爱这事也尚可,毕竟于适帅得一塌糊涂,人物设定挺阿勒泰的。马的白骨、雨夜的迁徙、塑料袋在帐篷里接雨水,都被生动还原,这其实就值回票价了。何况不用买票。
只是非要给张凤侠安排个年下男友就有点有碍观瞻了,虽然蒋奇明也是很喜欢的演员,这种加入,太跳脱于原著精神,感觉娟妈应该不是这样的人。
感觉也可能只是一个感觉。但这不影响我,感谢李娟。无论怎么改编,阿勒泰不会变,那些文字不会变。希望这些文字的生命力,像乌伦古河一样地蜿蜒向前,灌溉出更多的小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