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张的为学气象(1-3)
《子张篇》为什么以子张开篇,我认为与典籍记载“孔子有四友”,而颜渊、子路、子贡皆为先进弟子,加上“子张氏之儒”列八派之首的流传有关。
首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是上一篇《微子篇》“不仕无义”的延伸延续,天下无道,大家都纷纷逃避,但是士人需要有担当精神,以匡辅天下,改变无道的社会现状为己任。这里“见危致命”讲的是生死关头,是努力学习的最高目标;“见得思义”,是利益的得失取舍,是平时用功的着力处;而丧思哀和祭思敬则是日常功夫的下手处或者落地实践处。“士”的精神,首先来源于孔子的“士志于道”。子张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总结出“士”的四种表现,或三种美德——对国家的忠、对社会的义、对亲人的孝。这四种表现均来自于孔子,是继承;但又有发挥:子张讲话的顺序,明显不同于孔子。孔子往往把见危致命、见得思义放在最后,而子张则放在最前面。这可能是“师也过”的表现之一。
第二章,“执德不弘,信道不笃”,承接上章说,作为士人君子,不能碌碌无为,要有自己的责任担当。本章也是《论语》一贯用的“顶门一针”的方法,从反面论述“执德”与“信道”的态度,强调的是不仅要执德,还要发扬光大,不断扩充;不但要信道,还要坚定不移,要有“遯世不见知而不悔”的精神。此处的“道”是大道,是治平之道,而非小道,这就和第四章有联系了。还有一点,“焉能为有?焉能为亡?”一般解释为可有可无。杨朝明先生与明儒李二曲先生的解释差不多,说“如九牛一毛,有他不多,没他不少”。蕅益大师引“卓吾云:‘骂的狠。’”我们感受这话的分量,是不是很重。所以,我认为这句话加上上章的“其可已矣”,是“师也过”的表现之二,而第三章的重点则不是“师也过,商也不及”。
关于“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这一章,一般认为子张的“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比子夏的“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层次更高,一容一拒,一广泛一慎重,看似矛盾,其实则不然。二人的交友之道都源自于孔子。夫子因材施教,二人又都是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有取舍,于是就有了分歧。永嘉何氏曰:“子夏之言,是初学择交者也;子张之言,是学已成而泛交者也。”子夏讲的是为学之初,要慎重交友,交好朋友,交益友,“昔孟母,择邻处”是也;子张讲的是学有所成,就要广泛交友,要“泛爱众,而亲仁”是也,这也是夫子所传。本章,还可以从主动与被动交友方面来理解:我主动交友时,追求“无有不如己者”“可者与之”;当别人来找我交朋友时,要“容众”“矜不能”。“尊贤”“嘉善”是忠,“容众”和“矜不能”是恕,这是儒家一贯的“忠恕之道”。这一章,子张、子夏的观点没有完全的是非对错之分,只是境界不同,甚至只是由于性情不同而所持不同的交友立场。无所谓“过”与“不及”。
结合孔子讲“师也过”“师也辟”和后面子游、曾子的评价,可以看出子张才高意广,志向远大,但材质有偏,急于求成,功夫还不到家。
学习本章,我们要体会子张、子夏为何传述的交友之道不同?二人都得之于孔子,可转述的大相径庭,原因不外乎:一是老师因材施教,弟子却不能举一反三;二是弟子学习只喜欢合自己胃口的,听自己喜欢听的,没有思考老师传授的全部内涵。怎么样举一反三?听清楚老师传授的全部内涵呢?关键的就是对老师的观点,要仔细分析其边界,就是这个讲法,在什么条件下适用,在什么范围内适用。如果只接受“可者与之,不可者拒之”,就会排斥不如自己的人,那仁德之心又何在呢?结果不就是孤家寡人了吗?如果只讲“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处处迁就他人当老好人,那岂不是又掉入了“乡愿”的泥坑?毕竟孔子老师也是“叩其两端而竭焉”,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具体实践。我们要通过这一章教给我们的学习视角,来读本篇的所有内容,乃至《论语》全书,你会有很多发现?这也是学习《论语》的一种根本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