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末,准备归家的你,这一年过得还好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回家变成了一件有压力的事情?
从前是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有过年时,在外漂泊了一整年的我们才会像候鸟一样飞回家中,想要依偎在爸妈的怀抱里。
而如今,回家面对亲戚的盘问:结婚了吗?打算要二胎了吗?工作怎么样?我们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焦虑感……
你有“年末综合症”吗?
几个朋友聊天,都说今年过年不想回家了。
小王说:“家并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在于周围的七大姑八大姨。看似是用心的关心,但当话语脱口而出的时候,语气、感情、表情等等转化出来的就都莫名形成一种压力。”
小白说:“当有一个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表哥从北大硕士毕业,月薪20K,出现在你生活时,学习比不过,工作比不过,过年期间见面还要被问左问右。你知道那种尴尬吧。”
小夏说:“一回家就有人问来问去,在哪个公司啊,工资多少啊,涨薪没有啊,有没有谈朋友啊,有啥好回答的。我可能见到了假亲戚。”
他们说,自己患上了典型的“年末综合症”:想回家过年,但一想起过年时被人问这问那的不耐烦,被拉着去相亲的困扰,自己的事业被家人否定时的愤懑,看着别人秀优越的无奈,就感到焦虑不安。
这种焦虑往往伴随着恐惧、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还容易让我们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过激的情绪化反应,当你冷静下来时有些事已经无法挽回。
为什么我们变得不愿意“回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只有过年时,在外漂泊了一整年的我们才会像候鸟一样飞回家中,依偎在爸妈的怀抱里。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不愿回家?
渴望温暖,却被琐事消磨了耐心
决定我们是否回家过年的不只是这件事本身,也有我们的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
回家休息的期望与过年琐事的现实之间的落差,放大了我们的焦虑感。
在外打拼了一整年,你也想回家陪陪爸爸妈妈,一家人和和美美过年,体会久违的亲情。家是你永远的港湾,年关将至,你这艘游船也想靠岸。但过年还有见不完的亲戚,回答不完的问题,和一轮又一轮的相亲。
“被相亲”的烦恼
“还没对象呢?我认识个姑娘/小伙还挺不错,要不加个微信先聊聊?”
关于恋爱结婚这种人生大事,你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但热心的亲戚朋友总会按着社会传统观念来给你张罗:该有个对象了;该有个媳妇了;该生个孩子了……
这样的着急不是没有道理。埃里克森发展阶段理论认为,人生可以分为8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要完成的任务:
婴儿期(0~1.5岁):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
儿童期(1.5~3岁):自主与害羞(或怀疑)的冲突
学龄初期(3~6岁):主动对内疚的冲突
学龄期(6~12岁): 勤奋对自卑的冲突
青春期(12~18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
成年早期(18~40岁):亲密对孤独的冲突
成年期(40~65岁):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65岁以上):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处于成年早期,建立亲密关系的确是重要的任务。但是发展任务的完成需要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周围人的催促只会给我们带来焦虑。
与家人观念上的差异
“回家当老师你不当,考公务员你不考,非要去外面打工……”
过年回家,你的耳畔是否会想起这样的唠叨?在大城市里打拼,虽然辛苦,但充满机遇,也更锻炼人,你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但一回到家就会遭遇不理解的目光,在他们眼里你的工作是“打工”, 生活是“吸雾霾”,进而上升到否定你的价值体系。
选择什么样的人生目的,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处理生命历程中的一系列矛盾,对于这些问题,人们总是有所取舍、有所好恶,走过独一无二的心路历程,最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
个体都有维护积极的自我价值感的需要,当我们的价值体系受到威胁时,随之而来的几乎一定是消极情绪和一系列的反制措施。而当两种不同的价值观互相碰撞,双方都会感到烦恼、焦虑乃至气愤,并且为了维护自己的自我价值感展开激烈的交锋。
亲友间相互比较的压力
“你那个表弟好像小你两岁吧?明年打算结婚了,你什么时候也带个对象回来啊?”
“你北大毕业那个表哥,去年进央企了,福利特好,前两天还给你小姨买了一部iphone7……”
“我家老公过年送了我一块卡地亚的表,我都说不要了他非要买……哎,你老公过年送你什么了呀?”
这就是社会比较: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定义自己的社会特征(如能力、智力等)时,往往不是根据纯粹客观的标准来定义,而是通过与周围他人的比较,在一种比较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其意义的。
社会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与亲近的人进行社会比较往往会引发较为消极的体验。与比自己强的人比较会产生嫉妒、敌意、挫折等消极的情感体验;与比自己差的人比较,也会是一种降低自尊的消极事件:“我怎么沦落到和他比!”
面对“年末综合症”,我们该怎么办?
如果不能采用有效的应对策略,形形色色的社会比较很容易给我们带来额外的压力和焦虑感。
调整我们对于交流的期望
既然过年期间的迎来送往走亲访友不可避免,不妨修正我们对回家过年的预期,做好应对年关琐事的心理准备。通过调整期望,可以减少期望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也就不会那么焦虑了。
为交流寻找目的:如果一些交流不可避免,那就化被动为主动。既然不得不参加同学聚会,何不多多了解一下大家的情况,万一能发现新的合作机遇。
既然不好意思不参加家庭聚会,何不好好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拉近下亲人之间的距离……
沟通可以巧妙地避免尴尬
很多人注意不到,沟通也是分层次的。人际交流的主题可以分为6个层面,分别是:
精神:我们有什么使命?(我们为什么而回家?)
身份:我是一个怎样的人?(在家庭中我充当着什么样的角色?)
信念价值:我的价值观是怎样的?(我对于事物有怎样的看法?)
能力:我有怎样的能力?(我有哪些出色的能力?)
行为:我做了什么?(这一年我都做了什么?)
环境:我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我拥有怎样的家庭氛围?)
这6个层次依次降低,我们平时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都在这6个层次的范围内,层次越低的问题越容易解决。
因此在沟通中要注意把握沟通的层次。如果要和父母沟通,最好是深入沟通有关精神、身份、信念价值层次的内容,有助于争取到父母的理解,在家庭内达成一致。
这样可以大大减轻来自家庭的压力。而如果你与对方的关系并不深,就可以把沟通层次控制在能力、行为、环境层次,有助于掌控话题。
科学地避免“被唠叨”
面对长辈的唠叨,除了控制沟通的层次,也需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怎样才能既不伤对方的心,又不至于疲于应对?不妨学习一些心理咨询师的说话方式。
当长辈说他的事情时,使用鼓励、重复的技巧:重复长辈的话或以“嗯”、“然后呢”、“还有吗”等词语鼓励他进一步说下去。
当你想转移话题时,使用开放式询问:你们刚好聊到一些你不太想继续的问题,此时可以使用“我觉得……也很重要,您觉得它怎么样?” 等开放式询问转移话题。
选择终结聊天的时机:日常聊天并不像心理咨询那样有时间限制,所以需要在一件事差不多叙述完时及时终结聊天,此时双方心理上都较为容易接受。
相互比较时,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
亲戚总挂在嘴上的表哥,北大硕士,又高又帅,月薪20K。此时我们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总会受到威胁,该怎么办?
选择新的角度来交流:当我们在某个领域的自我概念受到威胁时,可以通过关注自我积极的方面,来抵消或平衡自我消极的方面使自尊所受到的威胁。比如表哥虽然赚得那么多,但是太辛苦了,不像我,能很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
降低对比带来的焦虑:当社会比较信息对个体的积极自我评价造成威胁时,个体可以选择降低所比较维度对自己的重要性。比如表哥虽然月薪20K,但是我们还处在事业上升期,上升空间比现在的薪水更加重要。
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个人内部的比较可以减少社会比较带来的不愉快的体验,也可以知道自己过去一年的生活有什么起色。我和表哥的起点就不一样,和他比较有什么意义呢?年终了,想想自己克服了哪些困难,取得了哪些进步,还有哪些方面有待改进,不是更有助于自己的生活吗?
希望同样有“年末综合症”的朋友们不再烦恼回家过年这件事,安安心心过个开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