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养了十几只山羊。
每逢学校放假,回到家我的任务就是帮家里放羊。山运伯家也有一群羊,大约三十多只,有山羊,也有绵羊。
山运伯很幽默,爱和常有叔开玩笑。有时候听不懂,比如那次,常有叔见到山运伯,“哎呀,你咋跑出来了?人家都在避你哩!”山运伯哈哈大笑,“我日他嘚啊,人家都在炼你哩,你可也出了!”说罢,两人哈哈大笑。(我们那里有过年买些猪的白油也就是肠子边上的油,也叫护肠油,在铁锅里炼油炒菜时用)。
我常常和山运伯把两群羊合起来,两人一起放羊。
山运伯放羊和别人不同。别人放羊是羊在前,人在后,比如我就是。而山运伯放羊是人在前,羊在后。所以,山运伯常笑我,蛙崽,你那不是放羊,你那是赶羊。放羊拦住头,放的满肚油 ; 放羊不拦头,跑成瘦马猴 。话说着容易可做起来就难了。一打开羊圈门,羊就拼命挤着往外跑,我只得在后面气喘吁吁的追,漫山遍野的跑。每天晚上放羊回来,我累得像狗似的躺在床上就不想动了。爹说,三十六行,不如放羊。世上最轻松的活把你累成这样,你就不会看看你山运伯是怎样放羊的。
看看就看看,他放羊又怎样呢?我观察了山运伯好几天,你还别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山运伯的确了不起。
只见山运伯放羊时,嘴里叼着烟袋,一手拿着鞭子不慌不忙走在前面,口袋里的收音机正播放着单田芳播讲的评书《三国演义》,羊们排成长长的队伍,规规矩矩的跟在后面,或低头吃草,或啃食路边灌木上的叶子,有个别羊挤着头刚想越过山运伯,“回去!杀不了你!”说话间手起鞭落,那只想出头的羊,头上已挨了一鞭子,立马规规矩矩的退回去。
山运伯放羊有三个绝招。
一是投石头准。山运伯放羊很省劲,不像别的人赶着羊四处乱跑。他坐在石头上,看着羊吃草,渐渐地羊群离他有一二百米远,只要他吆喝一声:“格底(头羊),拐回来!”头羊就拐回来了。有时候,跑在前面的羊好像没有听见,还在往前走,山运伯就捡起一块儿核桃般的石头,抡起左臂,石头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不偏不倚,正好打在最前面那只羊的屁股上,只见那只羊“咩――”的一声,飞快调转头,其它的羊也如听到了命令一般,飞快掉过头。我和山运伯比赛投石头,看谁能把石头投进三十多米好的白杨树杈上的老鸹窝里,只见山运伯捡起一块石头在手里掂了掂,轻轻一轮手,石头飞起来,稳稳地落在老鸹窝里,只见老鸹窝里扑楞楞飞出两只老鸹来。
二是山运伯无论走到哪里,头羊总是跟的紧紧的。我很纳闷,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山运伯每天放羊前,衣兜里总放一把炒黄豆,见到头羊就给它喂一颗,黄豆独特的香味吸引着整个羊群。他给每只羊都起了名字:白秃,白叉,格迪,骚虎……见到那只羊就给它喂颗黄豆。久而久之,整个羊群有了条件反射,只要山运伯叫声:白秃,过来!那只没有犄角的山羊就飞跑过来。
第三是羊的队形拍的好。不同时候,山运伯放羊的队形也不一样。有时如一字长蛇阵。一只羊挨着一只羊,在上下两块地间的地沟坎上采食树叶或者青草。这是要看着羊不能偷吃上下两块地边的庄稼,难度系数5.0,至今我都不敢一个人尝试,因为稍不注意,羊群就会跑到庄稼地里,引得远处的地主人大声呵斥。山运伯还给我详细讲了主要的两种放羊队形。
"满天星"放牧队形是把羊圈放在宽敞的牧地上,让羊只均匀地分布并自由采食的队形。在这个队形中,羊与羊之间的距离大,容易通风,在天热或吃到半饱,巴不乱跑而又不太爱吃草时多采用这个队形。阴雨天羊被淋湿后使用这样的队形,羊毛干的快,羊不生病。
"一条鞭"放牧队形是利用羊只都愿意吃头排草的特点,把羊排在一条横线上,让羊只齐头并进吃草的队形,每只羊都能吃到好草而且食欲高,吃草快。在草场茂盛,早、晚天气凉的时候多采用这个队形。
有了这些绝招,山运伯放羊显得轻松自在。他一边放羊一边听着收音机,天气晴朗时,我先看着羊群,他还会躺在大石头上睡上一觉。
羊在夏秋季最好放牧。这时青草鲜美,羊也不会到处乱跑。最难放的是初春时节,草刚刚开始萌发,羊开始“跑青”,就是看见青色的麦苗或者青草会跑着去抢,有时正在上坡上吃草,忽然一只羊看见山脚下有块麦田,就会叫着往山下跑,这时山运伯投石头的功夫就显现出来了,扬手一石头,“啪”的一声,正中那只羊的脑门,立刻,钻进羊群里啃干草了,首犯只要制住,其它的羊就乖乖的不敢造次。
山运伯放羊,就如同带领一个团队,收放自如,自己过的悠闲自在,一群羊也被他喂的膘肥体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