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关于下锅堂烧火
在书吧突然看到ZHESUE下锅堂烧火的文章,猛然回忆到自己当年是烧火的高手,火膛内火一直保持着充分燃烧的样子:直着的火很旺很有劲、趴着余火在未燃烧尽时也火红着、渐渐变暗的火烬躺在最下面用力在变成灰之前也努力散发着热量。那些灰早已被我赶到灰膛里了。
来详细解释和描绘一下:
烧饭的三大大功臣:着火的原料(后面有叙述,主要就是稻草什么的,以下以稻草代替了)、锅堂、灶台。灶台和锅堂在我小时候通常是青砖砌筑(以前也有泥做的吧)。
灶台是用锅盛着东西,被烧火的一般的灶台有两个锅的位置、就是镂空的圆形部分,口径比一般锅小、因为锅要放在上面,中间靠里的位置上还有一个专门热水的特小锅大概容量就是2斤左右的水。
锅堂是烧火用的,有两个部分组成:火膛和灰膛。稻草点火后通过火膛给灶台上的锅加热(镂空的地方,上面放锅,人在灶台的背面点火、把点着的稻草放进火膛,在火膛燃烧,火焰与锅接触加热铁锅),燃烧后的灰烬通过火膛底部的铁制的条状的隔板漏到灰膛,最后我把灰东灰膛扒出来、该干嘛干嘛哈哈。
我的家乡在盐城(地图上就是半个瓢,以前叫瓢城,现在叫东方湿地:http://baike.baidu.com/view/5367.htm),小时候没有天然气灶和煤炉,厨房应该是典型的最传统式样:砖砌的灶台(用来点火加热烧火的地方叫锅堂)、存放吃喝和生活用水大缸、一个竹制的碗橱(也有木制的),还有就是半边的葫芦瓢,洗碗的是去皮的老去的枯干而坚韧的丝瓜瓤,筷子应该是买的吧、木头或者竹制的。(闪到很多小孩不知道司马光砸缸的缸是什么而不知的可笑时,却想到我们没有给他们一个很好的回忆景象,却为成人自己教育的过错,根本不是孩子的错。由此,我的回忆的有意义性让我有一点坚持必须把回忆继续下去。)
灶台主要有用来加热煮熟一切,开水、汤、粥(稀饭)、米饭等等。还用来煮鸡鸭鹅猪等吃的食物,我家到比较少,因为我家 养的比较少,但确确实实煮过。
小时候,我放学的时候,很喜欢钻到锅堂里烧火,忽然有暖流从眼眶中快溢出,那时我和弟弟是多么的快乐、父母是多么的年轻和朝气蓬勃、家里是多么的温馨,无数温暖的画面不断放映在我的脑中,回忆美好的冲击甚至于撞击我的眼眶,终于不争气流出一些。===有的时候,我很为自己这样的过于敏感骄傲,说这是一颗伟大悲悯的心,还比如看着农村的电影也会泪流出。是对生活压力的反抗,是对父母的想念(不是刚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