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比赛通知,有点小蒙。
曾经看到过《一滴水经过丽江》这篇文题,记得好像培东老师上过公开课。网上搜了搜,确实。
下载课文原文,读了几遍。这篇游记散文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视觉独特。作者想象奇特,以一滴水的口吻,以游踪为线索去游览丽江,让我们领略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人文景观。
这是作者阿来应政府之邀给孩子写的一篇游记。字里行间,能看到作者的那份喜欢。无论是高山还是小院,无论是田园还是街道,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风土人情,都一一呈现。一滴水就像一个摄像机,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看得是意犹未尽,写出来自然是生动流畅,有一泻千里之势。一位好的作家,不仅仅能写出丽江的自然美、人文美,更有趣的是,运用第一人称,以一滴水的行踪为线,贯穿全文。语文缺乏想象,世界将是一片空白。遨游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旅游,另一种方式当然就是阅读。
根据单元提示,不能越过“游记”这一特点。一单元都是游记,如果前面的文章都讲了,都涉及到“游记”的特点,这篇也只不过是一次“运用”罢了。但这样的赛课,这样的超前,就不能按平时教学来进行。目标是: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行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语言,欣赏积累精彩语句。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阅读提示已经把散文特色及行文思路介绍清楚。这节课到底教些什么,必须好好斟酌。肖特扣住了提示中的“别具一格”,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从而找到诸如“第一人称的运用,按游踪旅游,语言生动……”等特色。这是紧扣“游记”这一写作体裁进行的教学。
在文字里“旅游”,是认识世界的另一种方式。但让学生在文字里“游览”,似乎有些难度。尤其他们不容易进入文字去想象、去品析。其实,不光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也做不到咬文嚼字地去研去究。文章读了一些,但轮到具体情况,还是难以找到巧妙的出口。文章又有点长,这就需要提出最接近心里发展区、最有趣的问题,拨开学生心中的迷雾,快速的进入文本。然后抓住重点,深凿。这样的聚焦犹需眼光、学养和境界。这节课到底把学生引到哪里,我更应了然于胸。
当然,有料有趣的课堂必须站在熟知学情的基础上。他们通过自己读,根据阅读提示读,到底能走到哪里,走不到哪里。我想把他们带到哪里,怎样带到,都需要一个明朗清晰的目标和路径。
品味语言,是万万绕不过的教学点。在文字里披荆斩棘,再现丽江的魅力,尤需教师的巧妙点拨和引领点评。肖特说,点拨、引领、组织、评价、迁移都是了不起的教学基本功。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问题,每一句点评,运用的好,都可能成为他们生成的契机,也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惊喜。所以设计教学思路,成为焦点。只有教师有了文本细读的能力,才可能带领学生找到关键点。这就是文本的意义所在,更是课堂的价值所在。
好好想,想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