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中,有两位性格各异*却同样受人尊敬的革命老太太,她们有党性,有原则,身居高位却不忘本,对人民群众满怀各自的人情味,这两位老太太一位是周秉昆的忘年交——曲秀贞,另一位便是郝冬梅的母亲,周秉义的岳母——金月姬。
郝冬梅的父母平反后,父亲重回省长高位,母亲则从省妇联副主任的职位上退下来后,享受副部级的退休待遇。家也重新搬回到了原先住的革命老干部住宅区,那花木掩映下的幽僻又宽敞的红色小楼。
金月姬就郝冬梅一个女儿,为方便照顾年迈的父母,于是顺理成章的,郝冬梅携周秉义也住进了父母的老干部楼。
要不是经过文革的大起大落,郝省长夫妇未必觉得出身工人家庭的周秉义是女儿的良配,可经过了文革的考验,周秉义不仅对落难的郝冬梅不离不弃,还曾经为了她放弃成为开国少将的秘书的机会。
恢复高考后又硬是凭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北大,这样的周秉义人物俊朗,人品在线,实力硬核,郝省长夫妇虽对他背后那个平民家庭不甚满意,但对周秉义却是相当认可。
可两个家庭由于门庭的巨大差异造成的矛盾和隔阂却一直存在,周秉义的父亲周志刚刚直不阿,为人正派,在他带领下的周家门风井然,一派欣欣向荣,可并不能得到亲家的真心认可,平等相待,这件事成了周志刚心里解不开的疙瘩,直到死也没真正放下过。
而这是有原因的:
这年过年周家难得的大团圆,周志刚从自己贵州带回来的年货里,特意用心挑出觉得能拿得出手的茶叶让秉义带给岳父母,作为他的一点心意,金老太太看都没看,就让女儿搁在储藏室里。
冬梅看出丈夫秉义很想让亲家双方见个面,估计这也是公公的意思,于是就跟爸妈提了出来,郝省长夫妇尽管很不情愿,但不愿驳女儿的面子,就答应下来。
周家因为这年难得的人齐全,本来约好一起去照全家福,可听秉义说他岳父母要来,省长光临光字片,周志刚觉得面上有光,立马叫停第二天照全家福的行动,一大早就率领全家打扫起卫生来,连几十米外不一定去的公厕都扫得干干净净。
可谁料郝省长哮喘病犯了,金老太太陪着走不开,只能派秘书在家中储藏室挑些礼物送去表示歉意,秘书当然不知道储藏室里的茶叶是周家送的,顺手便拿上了。
周志刚见自己送的茶叶又被亲家还了回来,心里很不是滋味,坐在那里久久的沉默不语。
这误会发生的虽然偶然,但金老太太肯定有责任,第一她对亲家送了啥压根没看;第二她忙中出乱,没吩咐秘书千万别拿周家送来的茶叶。
到了周志刚心里,亲家这便成了态度上的傲慢,行动上的轻视,所以以后能躲多远就躲多远,能不见面就不见面。
郝省长走得早,他走后到了金老太太这,两家的关系也没得到修复。
因为金老太太仍保留着自己一贯的冷淡作派,比如冬梅想把无处可去的冯玥安排在自己家居住,金老太太也是持反对态度的。
金月姬平生最怕麻烦,亲戚本就不多,剩下的早很少走动了,朋友也随着年纪的增长、境遇的起伏多没有了往来,诺大的家整日空空荡荡的,老太太每每一个人进进出出,只有女儿女婿下班回家,家里头才算有些人气。
周蓉的女儿冯玥从小因母亲上大学顾不上照料,是跟着秉昆夫妇长大的,秉昆也一度在外面买了大房子,家里还是有冯玥的容身之地的。可谁料大房子被原房主给收走了,秉昆又得带领全家人搬回逼仄狭小的光字片。
这时的冯玥和楠楠又已经长大,再不能像小时候那样挤在一个炕上,周蓉这时候虽然已经在当地大学当上了教授,可那个年代房子普遍稀缺,学校只分给了她一间宿舍,只够夫妻二人合住,再多个青春期的女儿多有不便,于是冯玥的安排便成了问题。
郝冬梅便想着把冯玥安排到自己家,一来解决了周家的难题;二来可以给寂寞的母亲就个伴,家里多个小孩子也热闹些。
谁知刚跟母亲提了一嘴,母亲便罗列了一大通理由表示反对:
“这个孩子将来住下了,我们合不来,她不喜欢我,或者我不喜欢她,怎么办?那就会很别扭,她是个孩子,哪都可以去。我呢?我的生活范围就是咱们这个家,有时候,你们上班了,我一个人确实感到很孤独,但是比起孤独来讲,别扭更可怕啊。孤独可以去克服,别扭怎么克服啊?
再说,孩子十四岁,正是青春期的时候,她又是周蓉的孩子,万一出点什么事,你说咱们对她负得起责任吗?请神容易送神难啊!”
金老太太看似无情,实则有情:
冯玥最终还是住进了金老太太家,金老太太对冯玥这个一开始并不怎么欢迎的外人仍给予了祖母般的疼爱和最大限度的包容。
冯玥如果回来的稍晚些,她会心神不定、坐卧不宁,吃饭也要坚持等冯玥回来了再一起吃,金老太太与冯玥在相处中培养下了深厚的感情。
难怪冯玥离开后再回来看金奶奶会情不自禁地扑到金奶奶怀里泣不成声。
不仅对小辈的冯玥金老太太狠不下心来,她和秉义的弟弟周秉昆虽然没怎么见过面,但同样关心。
秉昆过失杀了骆士宾被判刑九年,金老太太心里一直替他惋惜着,替他家人揪着心,可因秉昆触犯的是国法她也插不上话。
可后来在她自知大限将至时她便刻意叫来省委的领导就想为秉昆求个情。
金老太太一辈子从来没为个人的事向组织上张过嘴,所以在怎么提上金老太太那是很动了番脑筋的,她觉得自己的要求不过份,但万一她直接提出来领导或拒绝或敷衍她了事呢?
于是就有了剧中金老太太教科书式的提要求方式:
她先把已故的丈夫郝省长抬出来,摆功劳,说付出,受了迫害仍初心不改,回到岗位上继续兢兢业业,就在领导想顺着她的意思称颂郝省长两句时,她用手势止住对方接下来的恭维,说这都是应该的。
又接着提到了自己只有冬梅这一个女儿,领导赶紧接过话头主动询问冬梅同志有什么困难?金老太太又止住领导的话头说女儿的困难自己克服,不许麻烦组织。
老太太接着说他们没有儿子,所以把女婿秉义当作了儿子,领导以为这回说到根上了,赶紧说秉义自身优秀,组织上正准备重用他,谁料老太太又打断了领导的话,说秉义的路让他自己走。
两位领导越听越一头雾水,这是要提什么实在为难的过份的要求吗?该怎么拒绝才好呢?
金老太太总算准备说正题了,说正题之前,她又问她现在有没有资格向组织上提点纯属她个人的要求,领导越听心越虚,根本不敢表态。
金老太太就说“你们不表态,那就不提也罢,我把它带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人生自古谁无憾哪?”
听到领导的耳内,这简直就是道德绑架,两位领导不便答应但也不敢推辞,哪敢担让革命老同志背着遗憾进棺材的责任哪?只好让金老太太说出来他们向组织反映。
金老太太见铺垫得差不多了,终于提到了秉昆,金老太太的要求其实很简单,秉昆到大年初一服刑期满,但监狱里的行政人员过年会有假期,未必能准时给秉昆办出狱手续,这样秉昆初一那日指定回不了家,和家人团不了圆,金老太太就想着给秉昆求个情,让把他提前几日放出来,和家人过个团圆年。
领导同志听说原来是这么个事,既如释重负又大为感动,这算什么要求?这要求过分吗?可见这位老革命同志一辈子没为自己谋过私利、张过嘴,这是如何的严于律己?回头他们就把事给办了。
而对周家人心里这也是不小的震动,金老太太心里原来是有周家的,直到临终了她的最后一个要求竟是为秉昆张那难张的嘴,金老太太的这一举动一下就把两家人多年的心结给解开了,谁还能再置疑她对周家人的无情?
既然金老太太对周家并没那么无情,为什么这些年她就不愿两家有什么走动呢?这就不能不说到人性了。
阶层不同,不必强融
周家的门风有多正,人有多善良,郝冬梅知道但金老太太不了解,所以一开始她便在两家中间树了一道坚实的防线,不想让周家人越界。
因为金老太太有过和底层群众打交道的经验,知道平常人家亲戚街坊多,麻烦事也多,走得近了就难免张口,给办违反原则,不给办又伤感情。
而且很快就发生了一件事印证了她的想法,周蓉的同学蔡晓光考上了北京广播学院,可因为出身厂里不放人,蔡晓光只好求到了秉义这儿。秉义不在家的那些年,蔡晓光对他家照顾良多,秉义觉得应该帮蔡晓光这忙,就通过郝冬梅求了郝省长。
那天郝省长难得的清闲,一家三口正其乐融融,冬梅这一开口,父母的脸色变得微妙起来,场面一度有些尴尬,冬梅只管求父亲,母亲金月姬出手接过她拿出的蔡晓光的资料,阻止了她再往下说,事虽然是给办了,但秉义好不容易在岳父母这刚刚建立起来的好感也给败光了,从此岳父母对他生了戒心、存了隔阂。
幸好秉义立马意识到自己犯了岳父母的大忌,从此再没张过嘴,隔了好久这败掉的好感才重新找补回来。
冬梅对父母的不近人情也颇多怨言,可她毕竟不在官场混,不懂父母爱惜政治羽毛,不愿落人口实的清高。
周秉义有一句话说得很对:傲慢不是他们的错,是双方地位和差距的必然结果。
人永远都是自私且趋利避害的
秉义是周家最有出息的儿子,如果不是娶了官二代郝冬梅,秉义这辈子也能做个孝顺的儿子,不是说秉义就不孝顺,是他对父母所尽的孝心远远不如对岳母金月姬的。
北大毕业后,秉义回了吉春任市委副巡视员,是有条件为自己分到一套房子的,可这样一来,他就得和需要照顾岳父母的冬梅常年分居。于是他没要,而是和冬梅一起搬进了岳父母的小洋楼里。
就这样,秉义在和岳母长年累月的相处中积累下了亲如母子般的感情。可孝顺好了这个妈,自己的亲爹妈就势必要靠后了。
而且和父母住的光字片相比,岳母金月姬这边人情简单,从来不会有让他为难的事求到他不说,退休老干部岳母还会及时为他出谋划策,为他排忧解难。
比如秉义刚接手军工厂时困难重重,举步维艰,就是岳母金月姬拿出自己平反后补发的工资三万块钱为厂里工人买了过冬的煤让他赚回来口碑和人心的。
军工厂的老工人杜德海半夜疼痛发作急需用杜冷丁也是岳母一个电话帮忙搞到的。
秉义一心想当个廉洁奉公的好官,这样的初衷让他不由自主就想远离光字片那错综复杂的人情世故往来,而这便注定会让他和自己父母离心离德。
一次秉义回家和父亲说话,一会儿功夫说了好几个“我妈说”,而他这“妈”指的却是岳母,父亲立马生了气,对他严厉地说:“在这个家里妈就是妈,丈母娘就是丈母娘,混着说就是不对,这是原则问题,明白了吗?”
周秉义这才意识到自己没有顾及父母的感受失了言。
秉义为了自己的生活和仕途本能地选择了和岳母金月姬亲近,说到底还是他的自私自利思想,而岳母金月姬便是他这一思想的最大受益人。
只有无私的爱可以让人生出愧疚和补偿之心
不过也正是由于周秉义的无私付出,让岳母金月姬对周家的印象大为改观。
春节的某一日,秉义夫妇陪着金老太太在老干部住宅区遛弯,路过曲秀贞家时,他们发现秉昆一行人正在曲秀贞家热闹着。金老太太顿觉有些失落,后悔自己就没和亲家好好见个面不说,就连过世也没上门去吊唁,未免太不近人情了。
秉义安慰岳母说她帮忙照顾了玥玥两年,做得够好了,可金老太太却觉得远远不够,这也才让她最后非想为秉昆做点什么,来弥补自己多年来对周家的疏远和亏欠。
《人世间》中周郝两家都是好人,是心地善良的人,是有自己处事原则和行为规范的人,但好人也不意味着就可以平等相处,互相认可。
常言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以语冰。
本来就是不同世界的人,本来就不可能成为一类人,这样的距离既然能让两家人都觉得舒服,那这样也挺好,偶尔释放的善意还能给对方带来没有期待却意想不到的感动,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