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新网师学习之前,我一直自以为是的认为我还是“读书人”,热爱阅读,读过了不少书籍,包括文学的、心理学的、哲学的、教育理论、包括自学考试的专科和本科课程等等。但是直到进入新网师学习,选修了郝老师的《人是如何学习的》这门课,才明白了什么是专业书籍?什么是啃读?一学期的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应该读哪些书——专业书籍,怎么进行专业阅读——啃读,而啃读的方式正是魏智渊老师说的知性阅读。突然才发现,我之前其实并没有真读书、读真书,又怎敢说自己是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呢?之前的那些自考书籍,都是为了考试而读,更多的是记忆,而不是理解和内化,可以说都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那些教育理论书籍,也只是在读的时候感触颇深,读完很快就又恢复内心的平静。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按照之前的教学方式演绎着昨天的故事,从书中看到的理论和方法没有和自己的教学没有进行联结,缺少对实践的理论指导,所看的理论也就没有经过实践的考验。
没有好的阅读方法,自然不会从阅读中有所收获。之前我在阅读的时候,有一个直到今天才改正的弊端,那就是不习惯在新书做批注,因为从来没有批注的习惯,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做。只是在阅读的时候在书上圈圈重点,划划重点的句子、关键词或有启发的段落,当有读不懂的地方,也会画一个大大的问号。直到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这本书,才学会了知性阅读的方式,用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勾画关键词和重点句子,标注重点段落,并且在空白处做批注,尽管比不上学友们批注得有深度,但是对于我来说,能够改变之前的错误之法,能够接受自己并不好看的字写在书上,已经是迈出了走向知性阅读的第一步。阅读是最好的输入,写作是最好的输出。每次阅读完,我都会将自己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只有如此,书中的内容才算真正被咀嚼,而且尝到了味道。哪怕现在写得不够好,不够深刻,我想只要坚持,就会改变,只要付出,就会收获。《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我想阅读也是如此,读完写不出来,一定是没有读懂。只有读懂读透,把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内在融合,阅读的智慧之光才会照进生命里。学习了《人是如何学习的》这门课后,为了更好地探究学习的本质,了解深度学习之道,进行了拓展阅读,坚持按照知性阅读的方式,完成了《学习的本质》《学习的逻辑》《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的阅读,和之前读过的书已截然不同,每本书上都留下了符号圈画、文字批注,和之前读过后干干净净的情况已截然不同,掩卷而思,对照自己的理解和实践,每本书的思考和感悟都会流诸笔端。现在回想起来,之前读过的书毫无印象,想说但又说不出来;现在读过的书,却很难忘记其中的精髓,余味犹存,值得品味。
好的阅读,不仅能收获知识,还会促进我们的事业或工作,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成长,成为心中有光的人。知性阅读正是好的阅读方式,今后,我将坚持用知性阅读的方式,开启阅读之门,探索书海中不一样的风景,成为更好的那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