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王利珍坚持原创分享第639天
SF BT相信每个人在每一刻都会为自己做出一个决定与选择,是他当时认为最适合自己的,所以任何行为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一、好奇探问,坚持不愿意改变的理由。
咨询师可以用好奇尊重的态度,探问当事人坚持不改的意义与理由,有时就会深入了解当事人真正在乎的目的,如此将可进一步引导他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达成目标,坚持以不改的姿态来完成目的。
例如:
咨询师:你可以让老师知道是什么让你坚持要休学吗?我想一定有一个重要的理由。
当事人:家里都没有钱了,还念什么书!
于是可以知道,当事人是一个顾念家庭经济的好孩子,咨询是在赞美当事人之后,便可以与当事人讨论,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家里的经济,比较休学与不休学的实际效益,并且提醒当事人有时真正帮助家庭的方式,对一个孩子来说,就是让父母不操心,把自己照顾好。
二、了解需要改变的底线何在?以找到突破契机。
有时当事人之所以不改变,是因为他认为现在还不是需要改变的最后关头,尽管周围的人可能已经急得不得了了,与其告诉当事人,何必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如试着询问当事人,他们认为非得改变的标准何在。
你现在认为没有必要改,可以让我了解一下,何时你就会决定不再这样做了?
如果有一天你决定不吸烟,那是个好理由,可能是什么呢?
现在你觉得大家帮忙没有用,所以我想知道你认为到什么样的状况,你就可能会觉得需要别人的帮忙?
三、最后才关怀不解的询问,坚持的代价与后果。
如果当事人不认为继续违反规定,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时,咨询师仍需要秉持耐心,关心与开放的未知态度,来理解当时的思考逻辑,看准目标,同时也引导他面对后面后果的思考。
如果你继续逃学,可能会被退学,你在乎吗?万一真的被退学了,你会如何处理?是什么让你宁可不要上这老师的课,而冒着可能会被退学的风险?
此类问题是,一些咨询师最容易在一开始辅导,非自愿来谈当事人时,就提问的,但是此类问句,若在辅导一开始时就提出,很容易让当事人认为咨询师是在教训他,威胁他,或与他站在对立的位置,如此咨询师的善意就无法被正确的接收与理解,所以建议咨询是先按照前述各个辅导,非自愿当神的方向,尝试无效后,最后再提出此类问句,反而更会显出咨询师苦口婆心的用意。
咨询是在提出此类问题,是需要特别注意:其所提的行为代价,必须是当事人所看重的,害怕失去的,而不仅是咨询师在意的。
最后咨询师可以提出行北的代价与后果,询问当事人将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