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宁国小叔(听小叔说陈家往事之一)

1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小叔就是我最小的叔叔。

后来某一天(大约在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样子),我哥去小叔家,在堂屋里大声地喊“小叔”,有一个和小叔长得非常相像的男子走出来应了他。此后我们才知,原来他才是我们真正的“小”叔。

他是我奶奶最小的儿子,比我小叔还要小四岁,出生后不久就被送给了安徽宁国的一户人家。

为了区别原来的小叔,后来我们就喊这个新冒出来的小叔为宁国小叔。

2

我的小叔是1951年出生的,在家中当时五兄弟两姐妹中排行老七。排行老六的小姑小名阿多,意思就是多出来的孩子,那小叔自然就更是多出来的了。

当然关于这些小叔也都是慢慢长大后才明白的。

1955年初春,小叔有了一个弟弟,也就是后来的宁国小叔。

小叔记得,当时奶奶身体很差,一点奶水也没有,只好给宁国小叔喂米糊。

奶奶每次都把米粉和上水倒在爷爷亲手制作的一个铁勺里(我爷爷是个铁匠),再把铁勺搁火塘上,不一会儿米糊就熟了。等米糊放凉后奶奶就开始喂宁国小叔,喂好后往往还会剩下一些,而那些剩下的米糊每次都一点不剩地进了小叔的肚子里。

当时老家已成立合作社,我爷爷曾经在社里的铁匠铺干。

后来爷爷患了肺气肿,打不动铁了,我大伯又去当兵了,家中孩子就只有老二、老三——我爸和三叔——已经成人。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很是艰难。

3

小叔在六十几年后依然清晰地记得,就在宁国小叔出生后的那年初夏,某天家里来了几个客人。他们带来了一篮粽子和一只老母鸡。随后,奶奶便让大姑带小叔去村后的菜地里摘黄瓜。

等大姑和小叔从菜地回来,客人已经不在了。

小叔随即发现自己的弟弟也不见了。他问奶奶弟弟去哪儿了。奶奶说,他在楼上呢。

小叔跑到楼上,没看到弟弟。跟着上楼的奶奶又说,他在床上睡着呢,然后指了指被子中间那微微隆起的一块,示意小叔别再出声,以免把弟弟吵醒。

小叔向来都是乖孩子,就不再吵了。

过了些时候,小叔忽然听见隔壁那个和自己弟弟差不多大的名字叫章桂英的女娃娃在哭,他赶紧又跑到楼上,去摸床上那块被子微微隆起的部分。

这一摸不得了,原来被子下面根本就是空的,原来自己的弟弟根本就不在这儿。小叔一下子就哭了起来。

这下子,奶奶知道绕不过去了。她把小叔搂在怀里,好声好气地告诉他,是刚才的客人把弟弟抱走了。

她说,家里实在是养不起这么多孩子了,现托人给弟弟找了一户人家,他们家没有孩子,条件还不错,弟弟去那儿可以过得好些。

小叔相信奶奶是对的。可是他实在舍不得弟弟。他问奶奶以后他想弟弟了怎么办?奶奶说,已请中间人跟那户人家讲好了,以后两家就作为干亲相互来往,他可以经常去看弟弟,那户人家也会常带弟弟回来。

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小叔却不见任何人带自己的弟弟回来过,家里人也从没有去看过弟弟。

大家甚至不知道弟弟的新家在哪儿。

后来小叔才知道,是因为弟弟养父母的要求,中间人不肯告诉爷爷奶奶更多的信息。

4

而从那年初夏以后,小叔就再也不吃粽子了(虽然当年能吃到粽子的机会本来也就很少很少)。他甚至也不许哥哥姐姐吃。因为自己的弟弟就是被粽子给换走了。

虽然家里穷得连填饱肚子都困难,虽然宁国小叔被送走时小叔也不过就是虚五岁的年龄,可在他心里有一点却是非常非常明确的,他可以不吃粽子,也可以不吃鸡肉,他只想要换回他的弟弟。

但小叔终于也只能渐渐地习惯和接受了没有弟弟的日子。

过了些年,爷爷奶奶终于打听到宁国小叔养父母的信息,他们住在距离爷爷奶奶家约30多里的安徽省宁国县仙霞镇一个叫孔夫关的村子里。

刚巧大姑的干妈也住在孔夫关,据她说,村里的确有一户人家前几年抱养了一个男孩,那孩子和小叔长得很像。

大姑的干妈还说,那户人家对那个抱养来的男孩非常好,很心疼他。

至此,全家人心里总算有了一些安慰。

5

又过了些年,经得爷爷奶奶的同意,小叔和大姑专程去了一趟孔夫关。他们实在太想看看自己的弟弟。那时小叔已经上初中了,宁国小叔也应该上小学了。

小叔和大姑找到了宁国小叔家,见到了他养母。她说宁国小叔去亲戚家了。小叔和大姑不相信,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就这么傻坐着。

后来宁国小叔的养母有事离开,小叔他们便自己跑去周围找。一个村民指着不远处一个男孩说,他就是你们要找的人。宁国小叔这时也看见了他们。他果然和小叔长得很相像。他们相互看着,没有说一句话。

那一刻,他们无疑都十分清楚地知道对方是谁。

可是有什么东西在阻挡着他们。

那是当时的他们无法也无力逾越的东西。

小叔后来回忆说他不知道宁国小叔当时是什么心情。其实他如今也无法很清晰地回忆自己当时的心情。总之是很复杂的情绪。

但无论怎样,终于见到了这么多年朝思暮想的弟弟,这么长久的思念总算有了一个着落。

小叔他们还听人说,宁国小叔因为养父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因此在学校里被同学们骂“小反革命”,还经常被同学扔石子。

小叔听了很是心疼,可他什么也做不了。

(印象中,我的小叔和宁国小叔,他们都是性格极温和的人,总是默默承受着命运安排的一切。而我爸的性格却是非常刚烈。他们兄弟貌似并不太相像。)

那天小叔和大姑就这样和宁国小叔匆匆见了一面,然后就回家了。

6

那以后,宁国小叔和爷爷奶奶家依然没有任何来往。

小叔说他曾经很不能理解爷爷奶奶,他们明明很牵挂这个送出去的儿子,为什么不主动去联系和相认?

但后来小叔也终于渐渐地懂了。

爷爷奶奶的意思,站在宁国小叔养父母的角度,不想和养子的生身父母来往也是可以理解的,既然咱们把孩子给了人家,就不要再去打扰他们的生活了。

7

1965年的冬天,宁国小叔出生并被送人后的第十年,奶奶因病去世。那一年她虚55岁。而十年来一直让她牵肠挂肚的小儿子——我的宁国小叔——终究不曾和她见上一面,也再没有机会叫她一声妈妈。

1972年的夏末初秋,爷爷也离开了人世。他临终时对儿女们说,我和你们的妈妈活着时没去跟弟弟相认,等我死了,你们一定要去把弟弟找来,你们兄弟姐妹是一定要相认的。

爷爷去世后的第二天,大伯和我爸他们委托村里一个名唤小青的特善言辞的人去了孔夫关,请宁国小叔的养父母允许他回家认亲和给爷爷送葬。

宁国小叔的养父当即表示这是应该的,但他养母显然心有顾虑,迟迟不肯答应。

小青说,如果他们不答应,他就去找大队干部,家里的几个哥哥也都会赶来。

如此,宁国小叔的养母终于同意陪着儿子一起回来。

那天家里一直等宁国小叔和他养母抵达后才给我爷爷下葬。这期间宁国小叔的养母始终紧紧拽着他的手,一刻也没有放开过。她无疑是太害怕失去这个儿子了。虽然实际上她的害怕完全是多余的。

葬礼结束天已快黑了,还未及吃晚饭,宁国小叔的养母就表示他们要马上回去(事实上她来时就已随身带了手电筒,准备走三十里夜路返回)。

然后我爸发火了,他对宁国小叔的养母说,天都这么晚了,你们就不能明天走吗?我爸妈之所以活着时没来相认,就是不想让你们担心,现在假如我们真要留下弟弟,靠你这么拽着有用吗?

后来,宁国小叔母子俩终于还是留下吃了晚饭。他们当晚宿在村里一个亲戚家(按我们老家风俗,葬礼当天若住在主人家里,就必须一直住到头七过了才能离开),第二天一早就回去了。

8

这以后,宁国小叔和这边的亲人们依然没有任何来往。

但我爸和大伯叔叔姑姑们一直通过各种途径关注着宁国小叔的情况。他们知道,宁国小叔的养母把他管得很牢,去哪儿都得经她同意,平日里怕他冷怕他热,很是疼爱;而宁国小叔做事非常勤快,很听养父母的话。

直到1979年的春节,作为家中老小的小叔已于前一年结婚。按我们老家规矩,结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新人要去走亲戚。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兄弟姐妹相聚的契机。

然后小叔便特意去了宁国小叔家,请他过来玩。宁国小叔的养父当即就同意了,而他的养母依然表现出顾虑,但终于也还是答应了。

临走前,宁国小叔给家里的水缸挑满了水,又把柴劈好整齐堆放在厨房墙角。那一年,宁国小叔25岁。

10

从此,宁国小叔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我记得我爸他们兄弟姐妹之间都是用永康话交谈的(我爷爷奶奶是从永康迁居到安吉),而他们所有人跟宁国小叔都讲宁国话。

我还记得我爸跟宁国小叔讲话时的声音总是特别温柔,那是他平日里所不曾有的。

后来宁国小叔也结婚了,婶子跟他一样的朴实和善良。

宁国小叔结婚后,家中依然是他养母当家,宁国小叔和婶子总是什么事都顺着她。

再后来,宁国小叔有了一儿一女,姐弟俩都很聪明懂事,学习成绩都不错,并且和父母一样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

由于当地自然资源匮乏、经济落后等原因,多年来宁国小叔家的日子过得并不容易。

但他们一家人的生活显然是和睦而且温馨的。

11

日子如水般逝去。

宁国小叔的两个孩子后来都通过读书走出家门并成家立业,他的养父后来去世了,他的养母渐渐年迈,他自己和婶子也渐渐迈入老年。

他们一家人这一路上的种种艰辛和悲欢我(们)虽不知详情却也多少能够想象。

而这边的亲人们始终清楚的是宁国小叔对年迈养母从无懈怠的孝敬。

当年养母怕他冷怕他热地护着他,如今换作他对她日日夜夜无微不至的照顾。

宁国小叔的养母晚年一直卧病在床。为了照顾养母,宁国小叔就在紧挨她卧室的堂屋里搭了个铺。

无论天热天冷,无论多累多困,晚上只要养母一声喊,睡在堂屋里的宁国小叔总是立马就起来给她倒水之类,常常连衣服鞋子都顾不上穿。

其实宁国小叔自己也已年过花甲,而且身体也不太好,患有高血压、听力障碍等毛病。

因为担心睡得太熟听不见养母叫唤,宁国小叔还特地在墙上装了一个电铃,养母只要按一下床头的开关铃就会响。

而原本百般疼爱他的养母,晚年其实已有些糊涂,常常是他刚刚忙完睡下,她又按响了铃。

曾经看到宁国小叔的儿子发在微信朋友圈的一张照片,照片里宁国小叔正蹲在地上给他满头白发的养母洗脚。

而小叔则始终记得宁国小叔讲过的一句话:“她(养母)养了我的小,我当然要养她的老。”

(说到这里,想起小叔也包括我妈常常提及的当年我爸对我奶奶的孝顺,如此看来,他们兄弟还真是很相像的。)

2018年,宁国小叔的养母以九十多岁的高龄去世。他们村里人都说,如果没有这么好的儿子,老太太肯定早走了。

12

前述或远或近的往事,大部分都是近日来小叔在病床上陆陆续续讲给我听。

我尽可能详细地记下这些,并打算要去记录更多关于父辈的往事,希望以此为路径去努力探寻和靠近自己生命的来处。

我还想用这样的方式为我的小叔祝福,祈愿他早日康复!

也祝福宁国小叔和老陈家所有的长辈们!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0,738评论 5 47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4,377评论 2 37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7,774评论 0 33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032评论 1 27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015评论 5 36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239评论 1 27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724评论 3 393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374评论 0 255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508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410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457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132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733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80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022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515评论 2 346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116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邻居老刘突然急慌慌地跑进我家门: "快,快,让我躲躲!" 我奇怪地探出门外,四处张望:一切如常,全无异样! "做了...
    素意简文阅读 4,248评论 8 10
  • 本文由飞扬的橙子创作《大罗金仙传》之目录 拖着疲惫的身躯,又一天结束了,挤完公交挤地铁,每天觉得特别的疲惫。 每天...
    飞扬的橙子阅读 407评论 2 2
  • 深蹲大家都会,但能够持续进步,不断提高成绩,其实也不容易。我从小白一个,勉强能起60公斤,到现在的中级水平,高位深...
    JF科技阅读 2,259评论 1 14
  • 本文不涉真实历史,仅限二月河《康熙大帝》中的人和事。 康熙虽然开创了康乾盛世,并有“千古一帝”的盛誉,但我认为,从...
    刘国涛耐火阅读 505评论 0 0
  • 我想讲一讲我的故事。 我是一个非常普通的农村女孩,没有出色的外表,更没有出色的背景,但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多...
    亚亚先生阅读 2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