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车子怎么开的,眼睛有没有啊?
“这是你的问题啊,怎么就不能改变下?
“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不要乱买衣服,你看看你衣柜你的衣服有多少了?
……生活里是不是充斥着各种指责和评价,甚至敌意、威胁的声音。
——它可能来自陌生人,比如两车相会,路面狭窄仅允许一辆车通过,谁退谁让,有时候两个车主从最初的僵持,升级到爆粗口,甚至动手。
——它可能来自你的恋人,她或他不满你的作为,希望改变你的观点或行为,但是往往大部分人最原始的方法就是“你就应该改啊,这个明显不对啊。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我都是为你好啊。”
——它可能来自你的亲人。比如妈妈看不习惯女儿的消费习惯,“都跟你说了多少回了,不要乱买衣服,你看看衣柜都塞满了。”
遭遇指责、评价、谩骂,是不是极其容易激起你的情绪。这时候,有些人选择沉默,压抑着不说,但在心底一点点积压负面情绪;有些人极力为自己辩解,双方激烈地辩论,非要论出个是与非、对与错,并企图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对方理解你的目的,要求对方必须接受你。
不论是沉默者,还是积极辩论寻求自以为是的真相者,我想他们都不会开心。如果对方是个陌生人,它可能只影响你半天的心情;若是动手了,估计就上升到治安处理的范畴,它不但耽误你的时间、精力,你的坏心情估计会持续更久;如果对方是你的恋人,若没有人愿意为维系关系而选择妥协,则两个的缘分估计也就到此为止了。如果对方是你的亲人,很庆幸的是你们血浓于水,你们无法“分手”,但持续、长期地环绕在你耳边的是批评、指责的声音,你得有颗多强大的内心呢!
不幸地是,我发现自己和身边很多人都在父母的指责、批评、威胁的环境下成长。耳濡目染的影响,我们习得的语言也很“暴力”。我们是“受害者”,同时也是“施暴者”。
当指责、敌意的话说出之后的那一刻,也许你就后悔了。内心另一个你说,“这是不对的”。你曾经试图改变自己,但每一次都被自己打败。你一次又一次证明你是个暴君。这令人懊恼,令人沮丧!
怎么突破困境呢?
2014年秋天,我报名参加一门课程,课前推荐的阅读材料里有一本书《非暴力沟通》,书中引言提到,“非暴力沟通指导我们转变谈话和聆听的方式。我们不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去明了自己的观察、感受、愿望,有意识地使用语言。我们既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这样在每一次互动中,我们都能聆听到自己和他人心灵深处的呼声。同时,它还促使我们仔细观察,发现正影响我们的行为和事件,并提出明确的请求。”看完一遍后,发现非暴力沟通的结构并不复杂,主要是(1)区分观察和评论;(2)体会和表达感受(3)需要和期待;(4)请求帮助。后续买了《非暴力沟通实践篇》。读时觉得甚好,反复在尝试,那段时间虽说不上天翻地覆的改变,但在某些时候受到“暴力”时,我承受的阈值高了,而表达上还欠,现在想想可能是没有得到足够多的反馈。
学习时,我在单位搞过非暴力沟通的讲座,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学习的最好办法就是教”。可本人的问题在于耐力不够,好的东西没有持续用,尚未内化为习惯就搁置了。时间久,用得少,有些概念已经模糊不清。今准备把丢在一边的好东西重新拾起来再看看,再想想,再用用。
今天是个起点!加油,懒惰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