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作为教师的我们最想应该做的,就是能够拨动每个学生心中那根独特的琴弦。
如何拨动?如何培养学生呢?我向大家推荐这本被誉为教育界的圣经——前苏联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的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共谈了一百条建议,恳切地与读者谈心,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
真正成功的教师并不仅仅教授孩子以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启智与修身。人生之路如此漫长,教师仅能陪伴他们一段路,所能教授的知识又是多么的有限,在今后的人生里,他们更多时候是在自己面对知识,自己学习知识,自己选择知识。如果教师在踏上讲台之前,没有这样的教育明智,恐怕一辈子都不能称自己为教师,而仅仅是一个教“书”匠罢了。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以自己三十年的教学经验,向教师强调了三点:阅读、思考、赏识尊重孩子。
阅读是特别注重强调的,这一点在整本书反复出现。热爱阅读,终身读书,不仅是对学生的希望,也是对教师的要求。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一位教师知道的东西应当比他要讲给学生的东西多10倍、20倍,这样,他上课时的言语才会运用自如,学生才能清晰地感知教师的信息。
如何达到这种境界?苏霍姆林斯基举了一位优秀历史老师的例子,有人称赞这位老师的课上得好,询问备课时间。历史老师回答:“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如果教师长期少读书,甚至不读书,对教师来说,是万万不可取的。社会在前进,新时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停滞不前,吃“老本”,那就是退步。所以,作为教师,还是应该每天挤出点时间,阅读一些和教育教学相关的刊物或书籍,了解教育新动态,学习先进的经验,以便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思考就是问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会所有的儿童在阅读的同时应该能够思考,在思考的时候能够阅读。”作为教师,要教学生学会思考,引导学生自觉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是教师讲解,而学生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就不可能很好地消化所学的知识,不可能真正深入地想清其中的道理,使之成为自己真正掌握的知识。有了思考,学生就有了自我探究的动力、积极性和能力。就有了独立获取知识和进行探究的可能。
把学习当成一种思考、认识、发现和好奇的需要,这样的学生才会成为会思考的劳动者。只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思考者时,学生才能体验学习是一种快乐和幸福,而这种快乐反过来促进学生的思考。
赏识教育,这个思想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他时刻提醒着我们让赏识常驻心田。赏识中包含了含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等等,而这些都基于一个字——爱。
孩子不是抽象的事物,是一个活生生的儿童。每个孩子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儿童的情感世界。但是这颗火星很容易被教师尖刻、粗暴、冷漠的态度所熄灭。人的力量和可能性是不可穷尽的。教师要相信孩子内在的精神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一天会觉醒的。
“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教师正是肩负这种神圣使命的人,也是对自己的学生倾注全部身心和无私奉献的人。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学生,多作赏识的话语感悟学生,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让每位同学都能尽情挥洒自己的才能。”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献出几分爱心,学生就会回报给你几分真情。
一本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而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它犹如一泓清泉,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教师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教师自己;它又好像是教师们的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然中的教师以指引。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