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神无罪”和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转向

文/宝木笑

不知有多少朋友和笔者一样,每当回忆高中的学习生活时只能用“不堪回首”来总结。现在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很大,但至少官方态度还搭着一块儿“减负”的遮羞布,但笔者那个时候“减负”的提法还未出现,从小学到高中,学校和老师最热衷的就是排名次,不但一个班级内部要排名次,年级内部也要排,学校里面排名次不过瘾,还要整一套相同的考题全区排名次,全市排名次……那个时候“高考决定命运”深入人心,大学还未全面扩招,竞争本就激烈,加之这种疯狂的排名次行为,当时学生的压力可想而知。然后,我和好多同学就成了莫名的“对手”,甚至“仇敌”,更可悲的是每个人都不放过自己,自己和自己较劲。“走神”成了大家共同面对的珠穆朗玛,很多人都没有被“对手”打败,却被自己无法抑制的“走神”差点儿搞崩溃。越不想走神就越走神,我当时房间里贴满了纸条,无非就是提醒自己不要走神,现在想来真是神神道道的,班上个别同学甚至用轻微自残的方法去试图克服走神,那种外部学习的疲累和心理上的焦虑现在想来还不寒而栗。这让笔者想起《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本书的开篇,作者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转述了他妻子的亲身经历,他的妻子在读小学时曾因上课时走神看向窗外而被罚,或许她正在畅想自己策马奔驰之类的,当时她受到了鞭打——用小皮鞭狠狠地抽打手掌,这件事情给他的妻子留下了一生的回忆,当然并不美好。

著名的《科学》(Science)杂志的姊妹刊《美国科学人》对《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这样评价:“不管你长于哪个领域,精于哪种知识,都推荐你读一读这本书,你一定会发现,简单的现象有时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奥妙。” 迈克尔•C•科尔巴里斯不愧是研究了一辈子心理学的高手,他的科普书在扎实的专业功底基础上,很真诚,很好看,《科学美国人》与《纽约时报》一同称赞其著作兼具“知识与趣味”、有其“独特的魅力”。《走神的艺术与科学》延续了迈克一贯的风格,他善于从身边的心理学现象入手,很有举重若轻的调调,这回从“走神”这样貌似的小事儿说起,旗帜鲜明地为走神“正名”,大有当年“革命无罪,造反有理”的架势。“走神无罪”简单四个字,在迈克是一本新书的起点,但对有些人,比如当年的我和我的那些把自己“折磨”得很辛苦的同学,却是一种迟来的福音和救赎,如果早些年能够遇到迈克这样的心理学家和科普大家,也许我们的高中生活虽然辛苦但至少不会“心苦”。

对传统心理学认知的颠覆和重构是《走神的艺术与科学》的基调,而全书却仍然在用心解读其背后的科学依据,这是一本严谨的心理学科普书籍。迈克围绕着导致我们分心游神的“罪魁祸首”、大脑内掌管短期记忆与位置的器官——“海马体”展开,从生活的方方面面讲述了走神的艺术与科学:记忆、时间、神游未来、讲故事的演化、做梦以及幻觉,这些现象都与走神密切相关。全书完成了从对“分心有害论”的质疑,到解释记忆怎样成为走神的“培养皿”,人类又如何靠时间演化出神游过去与未来的能力,最终实现了诠释这种能力让人类为可能出现的危机做好准备的科学论证。除此之外,迈克的科学设想也十分大胆,比如第九章中近乎爆炸性的论点,他赞同了“药物的确能为我们的思想增添随机性”,同时也提到了硬币的另一面:为了戒掉药物所受的痛苦十分巨大,“远远超过了药物引发灵感所带来的愉悦感”,而且“大部分的神经致幻类药品都是非法的”。可以这样讲,关于“走神”这件对我们来说既普通微小又神秘莫测的心理学现象,迈克完成了一种心理学角度的全域解读,更实现了他自己在前言中所说的:“在这本书里,我漫步于走神的高峰低谷,希望能为其正名。”

为什么说迈克和他的这本书是一种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心理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者说是三种流派在齐头并进,只是产生的时间略有不同,即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心理学,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出现的时间最晚,其20世纪50年代出现于美国,但人本主义心理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极为强大的生命力。马斯洛、阿德勒、罗杰斯、罗洛・梅这些心理学大师共同开拓了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学术版图,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者通过强调性的重要性而形成了生物决定论,行为主义者则通过强调条件反射的作用而形成了环境决定论,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精华之一——个体心理学既反对弗洛伊德的生物决定论,也反对行为主义的环境决定论,在驳斥了环境决定论和生物决定论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论证了还有另外一种力量的存在,即人的“创造力量”,强调心理学的研究应该尊重人的价值与尊严,心理学突破了机械科学论的藩篱和神秘主义的窠臼,将关注的眼光最终回归到人的本身。而迈克和他的《走神的艺术与科学》正是在这样的价值理念基础上,通过九章妙趣横生的篇幅,将以往人们否定和苦恼的心理学话题变得亲切。

人本主义虽然美好,但其致命的弱点是人们容易在回归人类价值本身的同时,无视科学的数据和客观的现实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有可能被打上主体思辨哲学和无根本体论的印记。迈克值得尊敬的地方在于,《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仍然坚守科学主义的精神内核。全书从德国医师汉斯•伯格(Hans Berger,1873—1941 年)“脑电描记法”开篇,详细分析了大脑的思维原理,其中既有20 世纪70 年代瑞典生理学家大卫•H•英格瓦(David H.Ingvar)和丹麦科学家尼尔斯•A•拉森(Niels A.Lassen)通过外部监测器追踪放射性物质在大脑中的思维路径,又涵盖了最新的关于“走神”的医学和心理学研究,将这一貌似普通的心理学放置在科学主义的显微镜下,为全书夯实了坚固的科学基础。迈克并未满足于对“走神”源定义方面的科学论述,在全书后面的章节中,他从技能、知识、特定事件三个层面诠释记忆的本质,从心理学和动物行为学的比对中揭示人类精神时间旅行的内涵和外延,从对“海马体”的研究入手解释我们大脑的“走神”素材是如何被时间串联,直至我们的梦境、故事叙述能力、幻想等方面,可以说“走神”貌似普通的标签背后是极其复杂的心理学、生物学、医学、解剖学、社会学等学科的交叉。

心理学的人本主义转向最新的成果是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和蓬勃发展,积极心理学在上世纪末兴起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本营——美国,它一经提出便引起强烈反响,引起了普遍的兴趣和关注,逐渐得到推广深入,形成了一场世界性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在多个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传统心理学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类各种心理问题的表现、原因及矫正方面,认为心理健康的表现就是没有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问题就等于恢复了健康,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把关注重心放在了修复心理问题、预防心理危机上,甚至学校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内容也大多以心理问题为主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会对“走神”“谈虎色变”,因为走神意味着“注意力不集中”,意味着一种对自己是否“正常”的惶恐,本书的导读说的十分形象:“还记得上一次,你在课堂上试图专心听讲的情形吗?又有多少个夜晚,你发誓要学习到天亮,思绪却在短短几分钟内飘散到九霄云外?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分心是坏习惯,专心致志才是美德。”而这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无疑是一种人为的枷锁,也许“走神”自身并未有那么大的危害,反而是这种传统意识下产生的内疚和焦虑让人们蒙受了更多的损失。

《走神的艺术与科学》引用了一项研究数据,研究者开发了一款手机APP,通过这个APP 研究者们和来自83 个国家的5000 人取得联系,在白天不定期地询问这些人正在做什么,结果显示,当突然被问到这个问题时,46.7% 的人正在想着的事情,与所做的事或者应该做的事无关,也就是说,他们正在走神。《走神的艺术与科学》最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通过科学数据和实验事例论证一个不争的事实:没有人能够做到不走神,每个人都会走神,迈克自己的说法是“就算是老鼠也会沉浸于神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迈克实际上在引导人们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而这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积极心理学最为重要的题中之意,“走神无罪”不仅是一种戏谑的自嘲,更是一种对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的严重的贬低人性和非人化倾向的颠覆。

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一路高歌猛进,继而提出了更深刻的观点,通俗一些的说法就是“走神也没有那么差劲儿”,甚至“走神也有自己的好处”。这方面,迈克在书中的核心思想非常清晰,即在不断适应现有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片刻逃离现实,去反思过去的教训,理解别人的想法,思考未来的可能,走神是创意的源泉、创新的星星之火,从长远看会带来幸福感的提升而不是降低。在后续的章节中,这种思想得到了非常全面的论证,特别精彩的是与人类的语言和讲述故事的能力相结合,迈克通过丰富的科学案例,诠释了貌似小小的“走神”却是“万物灵长”之所以有灵的钥匙。“走神”带来的蝴蝶效应开辟了人类最可宝贵的精神特质,尽管科学表明其他动物或许在有限的领域进行着有限的精神漫游,但是源自“走神”蝴蝶效应的语言和故事技能让人类的精神生活得以延伸,变得无边无界,而这最终成为定义人类独特性的决定性因素。这种对自我已然存在的特质的认可和肯定已经很有人本主义心理学大师罗杰斯的风采了,与罗杰斯非常著名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异曲同工,即不将来访者作为病人看待,心理学家和心理医生与来访者之间真诚地表达自我,相互理解,彼此接纳,激发来访者主体内在的潜能进行自我理解,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知道的行为,营造一种适宜的心理环境,使人们的生活经验更加开放,从而更重视存在的生活,接受和肯定自我,减少内在的冲突,增加对自身的信赖,进而找到“生命的真实”。

很遗憾,我和我很多同学的青春没有浪漫在“十七岁的花季”,而是烂在了高考前与“走神”的那场无望的“战争”中,甚至在高考的考场上,我们仍在为自己的“走神”而内疚、恼怒、焦虑和无助,我们也最终都没有考入与平时成绩相对应的大学……《走神的艺术与科学》中说佛陀曾对我们做出过如下建议:身心健康的秘密在于不哀悼过去,不担忧未来,以真诚和智慧之心好好活过现在。然后,迈克将佛陀的话理解为“冥想时,我们不去思索过去、现在的种种纷扰,也不去回忆曾经的欢乐和苦恼,我们按照指引只关注自己的内在,将注意力从身体的一部分转到另一部分,或者深入地体会自己的呼吸”。佛陀此意的原文是:“不思过去,不虑将来,我生只在一呼一吸须臾之间”,即我们熟知的“当下”二字,这个“当下”不仅仅是时间和空间的“现在”,更是一种对自身此生此道的接纳和坦然,而这正是心理学人本主义转向带给我们最大的温暖和信心,昨日之日不可留,但我们至少可以如迈克所说“停止为自己的走神而自责,学着去享受做白日梦、放任思想遨游的乐趣”。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636评论 5 46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8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680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66评论 1 27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65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45评论 1 276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15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82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34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74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319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002评论 3 31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9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75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17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309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85评论 2 34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