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先跟后带”的说话方式可以让我们同他人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上一篇我们提到“跟随”可以三种方式:“求同”、“求异”、“全部”,这种划分方法还有些粗糙,不免有时也会让对方觉得谈话的模式特别地僵硬。
如果想回应的时候做到“解语花”的程度,其实我们可以借鉴以下五种进行“跟随”的新方式,这样不仅回应的对方,有时候也会给对方启发,让对方产生“你懂我”的温暖感。
✅肯定对方的话,我们要善于寻找谈话的交集点,即共同话题,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哪怕只有一句话我们认同也要加以肯定。一句话里面实际包含了很多信息,这里面我们尤其要注意搜集那些“事实”类的信息。
✅肯定对方的动机,我们说话做事都出于动机,有时候虽然效果不好,但属于好心办坏事,只是采取了不太合适的手段,但动机是好的,这时如果我们找到对方的动机,那就可以鼓舞对方,在没有抗拒的情况下,重新考虑具体做法。
✅从对方的角度去肯定,换位思考很重要,同样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就会观点不一样。如果尝试着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最起码你可以理解到他是如何考虑这件事情的,而避免掉自己的主观臆断和评判。
✅承认总有新的或未曾想过的可能。每个人都会有盲点和定势思维,别人做法和自己的不一样,虽然有时我们未必赞同,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新的可能性总是有的,为什么不指出来,然后进行交流讨论呢?这比无端的指责和否定要好很多。
✅肯定对方的情绪,我们常说要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如果对方正在“情绪”之中,所谓的平和沟通等都没有基础的。而且如果你不能理解他的感受,他觉得你们没有同频,又怎能说服他接受你的观点呢?
这五种“跟随”的方式不仅可以运用到工作对方中,也可以运用到家庭沟通,亲子关系等各类沟通对话场景。
例1:昨天晚上和我太太吵了一架,因为她快十一点才回家,而且也不知道打一个电话。
(1)这么晚回家还没电话......(跟对方的话)
(2)我猜你是因为担心她对吧。你肯定希望家庭平安是吗?(跟正面动机)
(3)哦,原来是这样啊。如果换作是我,可能也会这样做的。(跟对方角度)
(4)吵了一架啊,有时候你用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对方才会记得住。(跟新的可能性)
(5)我猜你肯定很生气是吗?(跟对方情绪感觉)
例2:我让孩子学钢琴,但她就是不愿意。
(1)孩子不愿意学钢琴(跟对方的话)
(2)你希望不断提高她的能力,以后能够更成功,对吗?(跟正面动机)
(3)你是说孩子不肯学?(跟对方角度)
(4)如果不是学钢琴,她有没有其他的爱好?(跟新的可能性)
(5)他不肯你觉得有些失望是吗?(跟对方情绪感觉)
“先跟后带”的催眠式用法-要小心
“先跟后带式” 的“先跟” 部分的语言使得对方在内心作出认可的回应,或进入“是的” 状态,可以用“是不是?对不对?是吗?”来让对方点头。
“后带” 部分指的是用来引导对方进入催眠状态的句子,尤其是想要对方接受的建议。
语法范式
“先跟”语句--1)关于对方当下的感官体验的描述 (视、听、感);2)很有把握得到来访者认可的陈述;3)用来访者的语言复述他的话。
连接词--并且、就像、同时、随着、然后、引起,等等。
“后带”语句--是一个暗示,它或许是对方能体验到的,或许不是。但它总是将对方引向某个方向 (通常使用简单的“连接词”与“先跟”部分联系起来)。
简单应用-通常见于冥想、催眠等引导文中
你正坐在那里,并且,开始注意到你已经感到多么地舒服
你可以听到我在说话,同时,你的另一个部分可以飘飘然地尽情放松
你可以感觉到椅子支撑着你的身体,然后,你想像如果闭上眼睛会有多么的美妙
强力说服型用法-见于日常沟通场景。
说服力强的人,通常会先“跟随”两次,再来一次“带引”。沟通能力弱的人,通常不习惯用“跟随”而直接开始“带引”。
举例:
我知道你是不可能现在就完全接受我的说法(同步)。因为每个人对XX都会有个人的看法(同步)。所以今天,我希望你能够了解你对XX的看法。同时我也要请求你花些时间了解我的看法(引导)。
每一个人都希望作出最好的选择(同步)。有些事情对你来说,可能不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呢却非常重要(同步)。那么我们这次见面的目的,其实就帮你了解XX的重要性(引导)。
当你第一次见到一个人的时候,你不知道是否可以相信他(同步)。但是当他跟你讲话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人的其他优点(同步),然后你就会开始知道你会越来越喜欢这个跟你讲话的这个人(引导,暗示着现在我就是那个跟你讲着话的人)。
如果遇到以上的对话场景,要特别小心!
(全文完,“ManagerUp职场精进”,“习惯养成”,“回应的艺术”更新中...W.X“中层管理精进”,欢迎点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