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过去的时间,一秒、一年甚至十年,在感官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人的年纪越大,就越觉得时间过得快。当我们十岁的时候,可以静静地发呆,或者左手和右手也能玩上一个晚上。而人生的第二个十年一过,我们就快大学毕业了,旋即进入奔三倒数日,这给人的感觉就特别奇妙,就像突然间被赶上了一辆高速列车,呼啦啦地往前冲。
就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距离我三十岁生日只剩下不到0.681年,而在过去的十年里,上了大学,毕业了,工作了,成家了,说不定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带孩子了。
有两件事情是最能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之快的,一是看着身边的老一代人渐渐地逝去,二是看着身边的小朋友们长大。然后再瞧瞧自己,看看同龄人,嚯!有一部分八零后都特么准备奔四了。
现在想想,大学时光真的是最自由的,除了去课室上那几节课外,其他的时间基本上就是退休老人的日子,毕业后着实焦虑了一段时间,然后工作后也是继续焦虑。日子虽然依旧一天天地过,但明显感到和过去不同的地方有两点:注意力不够用了,而身体任性的配额也感觉用得差不多了。
关于注意力,并不是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感觉不够用,而是因为信息过载,而这些信息多半都是时间黑洞,没有营养,这个最近通过付费阅读来帮助自己筛选无效信息,着实节省了很多时间。谈到付费阅读的习惯,其实就跟过去我们花钱买书是一码事。只是在互联网时代下,书籍出版的速度已经远远落后于互联网的文字出版物了,而且如果是时效性很强的主题,往往纸质书出来后,已经是拿起来用不上的内容。
举个例子,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偶然间在一本杂文集里读到了李镇西老师的名字,他是受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影响颇深的一个人,现在他也成了一位名师。他有个习惯就是一直坚持写教学随笔,而这也对我有所启迪,然而在这里我想谈的是他在随笔里记录的教学故事。的确,很多故事都挺感人的,例如他和学生通过信件来交流,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但问题是,那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事情。他随笔里记录的总结的经验是符合那个年代的学生的教育规律,而放到今天这个时代,就显得有些“货不对板”了,如果把书里的方法拿起来直接用了,那无异于撞墙。那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回忆过去我们(八零后)读书的日子,单元测验也好,中段考试或是期末大考,考完试后都是耐心地等待老师批改完卷子公布答案,这一般需要两到三天。而当我做了老师之后,特别是最近这一两年教的学生,上午刚考完试,才过了一节课,就陆陆续续地跑过来问自己考了多少分。我一般都会打趣地对他们说:“你以为老师是闪电侠啊!下午再过来问。”注意,一般来讲,我到了下午也不可能改完所有卷子。
为什么区别会这么大呢?我作为一个八零后,到了高中快毕业的时候才有了自己的QQ号码,那时候想和同班同学聊天多数都要拿家里电话打到同学家里,然后经过家长“审核”通过后,才能和好基友们聊天。如果一个不注意,同学搬家了又没有留下电话号码,只能四处打听住址,然后写信交流,信件一去一回就是半个月。而现在正在读中小学的一代人,从一出生开始就已经活在互联网下了,甚至是在更方便的移动互联网下长大的一代人。他们接触的信息,所得到的反馈已经无限接近于及时反馈,例如发个朋友圈,或聊个微信,如果半个小时没有人回复,他们就觉得太慢而不耐烦了 。这就是为何现在刚考完试的课间十分钟,有一堆学生就会跟着老师将办公室挤得水泄不通想知道自己的分数。但问题来了,他们习惯了在科技下快速得到反馈,但我们改卷的老师依旧还是用一支红笔在奋战,这明显是跟不上这个时代的,所以我有时也在思考,有什么提高改卷效率的科技可以运用到这里面来的,目前用得最多的还是EXCEL的一些公式,但也仅仅是局限于统分和排序上。
回到李镇西老师随笔里的那个教学故事,和学生通过写信交流,为什么那个时代可以,现在说实话实在是行不通呢?还是那个原因:太慢了。感觉这种私底下的师生交流,除了在校园里的谈心外,终将会被即时聊天工具所替代。
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纸质书在时空上的滞后性将会越来越明显。现代人与其说不看书,还不如说不知道看什么书,更多的是在信息洪流中“被动”阅读,这就是为何我一开头说注意力不够用了,我们总是在主动或被动地阅读,真正调用我们的注意力进行深入思考的时间却变得越来越少。而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如果总是“被动”阅读,就跟囫囵吞枣的人一样,必然会导致消化不良。此时,清楚地明白自己想要做什么就显得尤其重要,这样才会有目的地去阅读和思考。
至于我说身体任性的配额,那是自然越来越少了,于是,为了我那开始痛的老腰,这个国庆前,我重新坚持练起陈式太极拳,然后,买了一张舒服的电脑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