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突然某一刻爱上了古诗词,发现了诗词之美?是否也想写一首美妙绝伦的诗句?是否在现代的茫茫诗海里难觅佳作?现在我来告诉你为什么,什么是好诗词,好诗词怎样创作。
这里我不讲平仄格律知识,因为那如同数学公式,是最简单的范畴。首先你要明白,平仄格律是怎么来的,格律不是古人先规定好怎样写,然后大家才这样写,而是古人通过对好诗词的分析,总结出按照这个规律写,准没错,千万不要搞反了!
既然人家规定好了,那咱就照着写,如果你没有李白那两下子就不要整天琢磨着突破格律限制,甚至自创个词牌,不要小觑古人的智慧凝结,那不是一般人可以超越的。
你可能在读现代人写的一些诗词时,总感觉词藻也够华丽,平仄格律也都没错,就是读不出感觉,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根本原因是本末倒置!格律没错,词藻华丽也没错,但情感是第一位的,平仄格律用词只是辅助,是让情感更好地抒发而已,这个事情搞反了,怎么写都不会有好结果。
什么是诗兴?为什么会诗兴大发?宋晓峰常说:“此情此景我想赋诗一首。”你笑了,但这话一点也没错,诗兴就是情绪的涌动,积攒到一定程度需要释放出来,出口就是诗词歌赋。你在写悲伤、失意、失恋、思乡的时候,内心是否真的在流泪?“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些都能让你真切感受到那种痛,那种苦涩,不是你今天要求自己做一首诗,就必须写出来,而是你情绪到位了需要一首诗来表达,这才是诗兴大发,这时候才开始创作,它是被动的,是由心而起,由情而发的。
常写诗的人都会有一种感觉,走着走着或躺着躺着,突然天赐良句,如不马上落笔很快就会忘掉。你以为作诗的人都是先构思好结构,规划好路线,从第一句写到最后吗?不,往往是从最后一句或最想表达的那句开始的,反推出整体的架构,让情绪在整个创作过程中流动、变化,可能最后写出来与一开始想的意境都会大相径庭,亦或是一个说服自己、与自己对话的过程。
如果你是想走创作的路线,我建议不要过度研究诗词本身的知识,花费大量精力去研究什么词林正韵、平水韵……这些只是适合考究古人作诗时的发音,读古诗的时候有所帮助,但你写给现代人读,还是用现代汉语读音写比较容易让人接受。这就说到创作的根结,什么是好诗词?我总结就四个字“好听易懂”。好听就是意境好,易懂就是用词简练,不要过度追求精致的词藻,甚至用很晦涩难懂的字眼,亦或用已经脱离时代,只有古人常用的词汇、生僻字,你读诗要寻找的是什么?是美词吗?不是的,你找的是情感的共鸣!还是那句话,情感是第一位的,就好比听着情歌会流泪,为什么?因为它直击了你的心灵。那么现代很多古风歌曲为什么打动不了人?明明听起来也很美,古风古韵的,可就是没感觉,只觉得是一堆古词藻的堆砌,再反观方文山的那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为什么觉得好听?很多人总结他的创作无非就是在古风词句上加个“你我他”,真的只是这样吗?
创作要有代入感,要把自己融入景中,再让读者进入情景中,不是简单加个你我他的问题。以下从视角和修辞手法来看看怎样打造一首好诗词。
其实就是修辞手法上尽量借物,站在物的角度,给它制造一个情绪,别人的诗句读的少,就拿我自己的说,比如“山月平桥浮暗语,携风送我南归路”、“频频碎语向芝兰,垂叶摇摇生厌”,江南的桥月山水都在向我示意赶紧回来;我频频跟花诉苦,花都烦了等等。
或者站在第三视角,物说:你凭什么给我灌输情绪?比如“平江新柳,无忧常被,强做相思树”“莫叹飞花苦,怎知不是花抛树”,我们常借这些景物来表达内心,赋予景物以生命。
还有空间变化,角度视角变化,有些诗,感觉就是一个角度,一个劲描写一朵花、或一片云,平铺直叙,没有空间感。要营造一种空间变化、视觉冲击感,比如“醉上心头、醉上两眉峰,醉上古船深渡,月照半江明”你会随着我的视角和空间,由点到面,有小到大,由心到景展开的感觉,还有点遐思,一定要立体,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等等都可以有效的推进情绪,最终达到高潮。
还有一点,就是人和物的互动,比如“问落落桃花,谁曾共我,江畔卧烟雨”“雁过秋林如有意,相思半阙寄今朝”等等,把自己置身诗词中,情境中,才能触动人心。
也不要情绪过于饱满,老是追求每一句都是金句,从第一句就开始高歌猛进,大气磅礴,整个诗词读下来很饱满,却很累,像在喊口号。唱歌还有个主歌副歌,一定要渐进,并且留有余地,留下想象空间,读罢缠绵悱恻、意犹未尽,但也够了,剩下的让读者遐想。
表达充分不难,留下空间才难,这就是为什么你会发现字数越少的诗词创作难度越大,小令比慢词难写,就是因为舍弃才是最难的,要在简短的几句话里充分表达情绪,想说的不能全说,或受格律限制不能尽情挥洒,长一点的还能想到哪写到哪,短了才真正考验水平,所以不要看见一首长长的慢词就有恐惧心理,反倒要从慢词长词开始练,再逐渐精简。
希望我的一些心得会对你有所帮助,不怕没诗情,就怕诗情憋住释放不出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首诗,只要通过不断的揣摩,一定能有让自己激荡的好作品出来,首先是取悦自己,这一点很重要,先别想着写出来如何迎合大众,先打动自己再说,见山是山是第一阶段,你的同一首诗,不同的人解读出不同的意境,而你表达的却是别人看不到的另一层,你就成功了,以后会继续和大家分享其中奥秘。
作者 闫勤勇,作品《月影集》,感觉他讲的很好,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