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钩法
钩划是因为书写速度较快,或是因为结构的需要由其他笔画连带而出的,所以钩划不能离开其他笔划而单独存在,它是笔划之间呼应的桥梁。在王羲之行书中,钩法很多,用笔上也有很大的变化。有横钩、竖钩、斜钩、心钩、竖弯钩、横折钩、横折弯钩等。
横钩
横钩往往是接上一笔势,起笔作横势向右行笔,至钩处顿笔,然后提笔用侧锋向左下钩处,如《兰亭序》中“管、宇、宙、亭、崇、抱”等字。
竖钩
露锋或藏锋起笔,轻顿后下行,至末端驻笔后向左上方迅速勾出,笔锋较锐利。如《兰亭序》中“水、揽、列、时”等字。
戈钩
戈钩又叫斜钩。露锋或藏锋起笔,轻顿后向右下行笔,至末端顿笔后即回锋提笔向右上钩出。但也有不出钩的字,如《兰亭序》中“哉、岁、茂、感”等字。
卧钩
先露锋起笔,转换笔毫由轻到重向右作弧运笔,至钩处向钩心出锋,接下一划笔意。如《兰亭序》中“惠、悲、感、感”等字。
竖弯钩
竖弯钩又叫浮鹅钩,以露锋或藏锋入纸,然后往左下曲行,至转弯处提锋转毫向右行作横势,微带弯弧状,末端收笔回锋向上钩出,钩向多变。如《兰亭序》中“也、讬、已、死”等字。
横折钩
露锋起笔右行,至折处或顿锋成方折,或转锋成圆折 向下直行,至钩出稍顿,向左上用力钩出,或作逆锋向左慢慢钩出,如《兰亭序》中“同、万、间、兰”等字。
横折弯钩
接上一笔势作斜上横,至折出顿笔成方势,在向下作弧状笔划,然后转锋向右下运笔,至末端向右上钩出,或至末端转笔成圆势直接向右上挑出。如《兰亭序》中“九、气、稽、风”等字。
(八)折法
折划是两种不同方向的笔划连接后构成的一种连体笔划,有横折、竖折、撇折等。在行书中,折法的关键在两笔划之间的连接处,折者顿而方,圆者轻而圆,在书写时需做到折而不死,圆而不轻飘无力。
横折
先露锋起笔右行,然后提笔向右上角做顿势,再折锋下行,或在连接处作圆弧状行笔。亦或在行笔至折处提锋向左下撇出,形成横折撇。如《兰亭序》中“曲、觞、事、之、稽、和”等字。
竖折
先露锋起笔向下,至折处转换笔锋向右作横势,并因字立形,收笔处或向上出锋,或驻笔收锋如《兰亭序》中“化、世、山、妄”等字。
撇折
藏锋或露锋起笔,稍顿后向左下撇出,至折处微顿,既向右行笔,至末端回锋收笔。如《兰亭序》中“每、能、激、矣”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