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为《猩球崛起》系列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它定义了我心中关于猿族的诸多特征,也对我幻想中的猩球世界设置了导航,恺撒也成为我观念中猩球王者的标准版本。
本片中对很多角色都有精心的设计,让一个个角色显得真实而丰富;而精彩的动物捕捉表演和摄影技术,为观众完美呈现了高智商的猿族教父肖像,和细致入微的猿族形象。本文试从角色设计角度,分析立体的恺撒形象是怎样构建的?
1
在影片中,人物的一个外在部分就是他们的可预知性。你理解他们的本质,知道他们的历史、他们的荣誉准则、他们的伦理和他们的世界观。人物将去选择,而且做出确定的、观众可以期待并喜闻乐见的选择。——巴里·莫罗
恺撒形象的一致性和矛盾性。
在前两部的《猩球崛起》中,已对恺撒的成长历程做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延续恺撒的固有特征:高智商、高情商、高战斗力、爱家人、爱团队、有责任感、有号召力、热爱和平,可以像人类一样说话,能像人类一样思考,期望与人类和平共处。
当我们清晰地知道恺撒的这些特征,就可以预知恺撒面对事件时会有怎样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处理方式。我们期待靠着恺撒的个人魅力和权力,可以达成猿族和人类的最终和解。
当然,事与愿违。从另一方面来说,也正是事与愿违,才使得故事有可讲述性,角色也能呈现得更加丰富立体。
我说恺撒的形象是前后基本一致的,但是他的一致性,并不代表不存在矛盾性。要让矛盾合理发生,必须给予可靠的理由,本片给予恺撒的矛盾性一个充足的理由:上校杀了恺撒的妻子和儿子。
为了保证这个矛盾发生的可靠性,本片做足了准备工作:给了上校理由上的可能性——上校的儿子因为猿流感被自己枪杀,可以说上校的内心有无法排解的私恨,所以他要杀恺撒的妻儿以报复;给了上校手段上的可能性——上校是一个极度残暴的军官,行为做事无底限;给了上校执行上的可能性——猿族温顿的背叛,告诉了上校恺撒的居住点;在恺撒这方面的理由,妻子儿子的重要性无庸多言。
所以,当上校杀了恺撒的妻儿后,相当于打破了恺撒内心的平衡,引发了他内在的矛盾性,或者说是潜意识里的个性——猿族对人类天生的不信任,科巴曾经做出了“极好”的模样,在他心里种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
恺撒体内的冲动和自私特性爆发出来,由此引导了他后来的一系列行为。
2
恺撒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在一个好故事里,观众会对角色产生移情。当一个角色非常完整而立体的时候,观众会对角色产生更多理解和认同,即使是在生活中我们可能完全不认同的角色,也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移情,这就是好影片的感染力。
当我们在《猩球崛起》三部曲中,看着恺撒一步步成长时,看着他曾在人类的狂妄中被怎样残忍对待,看着他一直致力于和平共处,看着他与科巴对抗时的艰难,就会对他产生同理心,从而认可他的很多行为,认可他的价值观、态度和情感。
在恺撒的价值观里,“猿族团队就会强大”,在本片中得到很好的传达,成为整个猿族的价值观,也让他们的监狱自救成为可能。这个价值观很好地引导了本片故事情节的推动。
在他的价值观里,还有猿类不可以杀猿类,在前两部中,这条是恺撒的行为准则,但在本片中,他的这条准则受到了挑战。当驴子背叛了整个猿族时,是否依然要遵守这条准则?当他破坏了这条准则时,他的内心受到了煎熬,他梦见了科巴的嘲笑。
而当他的内心在煎熬时,也让观众产生了思考:准则和生存,哪个更重要?这样的思考,使观众不会轻易去批判恺撒的前后不一致,反倒对恺撒有了更多的同情。
在恺撒的价值观里,与人类的和平共处,一定是其中的一条。他一直在遵守,但是受到人类的不断侵犯。影片开场时的部队偷袭,扫射的子弹在战场上交织如流火,阴暗残忍,再加上几个驴子的背叛,更引发了观众对恺撒以及猿族的同情心。当生存被威胁时,准则是否还重要?
当上校杀了恺撒的妻儿后,我想在他的价值观里要再加上一条:杀我妻儿者,虽强必诛。即使他的族群急需他带领着迁徙,这有违于他的责任心和对团队的爱,即使他明知单枪匹马去找上校,只是死路一条,他依然慷慨上路。
3
加入细节。对一个角色的描述,粗线条显然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入一些细节。
小女孩对恺撒的角色丰富有很好的作用。小女孩主要和莫里斯发生互动,但是影片总会交待恺撒的反应,这些反应进一步地细化了恺撒的内心世界。
第一次看到小女孩时,恺撒并不想带走她。这时的恺撒已经被复仇蒙蔽了眼睛,让他的心坚硬冷酷。在寻找上校的路上,小女孩总是趴在莫里斯的背后,恺撒总是木然的表情。
他们真正的互动是恺撒被关到笼子里时,小女孩用自己的玩具娃娃去碰恺撒的脸。理解孩子的人,都会明白这个布娃娃对于小女孩的意义,恺撒应该也理解。
当恺撒在极度绝望和心灰意冷中,突然看到小女孩冒险来看望自己时,小女孩的脸上有了天使的光辉。
小女孩为恺撒带来情感、态度上的转机,也为恺撒的艰难处境带来转机,更为整个影片的继续发展带来转机。
有时影片就是这样,靠着一个小角色,对情节产生关键位置的推动,或者带来巨大的转折。
4
通过角色之间的关系变化,更深刻地展现角色的特征。
本片通过恺撒和上校之间的关系变化,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也更深刻地展现了恺撒的性格特点。
恺撒和上校的初次见面,是在瀑布后面。当恺撒看到上校杀了妻儿后,又将子弹射向自己时,先翻滚躲避子弹,然后毫不犹豫是顺着绳子追赶上校。无果。
恺撒与上校的对决,最重要的有两场。
第一场是恺撒为族群要水和食物时,上校把他抓去教训,同时上校也坦露了自己的心理历程,说明了自己为什么一定要与猿族为敌。此时的恺撒,心中极想杀了上校,却也在不得动弹中有了一丝丝同理心。上校失去了儿子,自己也失去了儿子,都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孩子的父亲。
第二场,营地沦为修罗场时,恺撒去找上校复仇,看到一地凌乱,上校赤裸着上身痛苦地趴在床上,满脸血污,而且成为失语者。上校成为了猿流感的感染者,成为了儿子那样的人,成为自己之前要杀害的对象。复仇就在眼前,恺撒却在最后关头放下了枪。上校枪杀了自己。
有很多观众对《猩球崛起3》不满意,主要就在这里,恺撒和上校的终极对决,居然被猿流感搅黄了。设想一下,如果上校没有得猿流感,一定会是拼死与恺撒决战,那么恺撒也一定会尽力复仇。那样的话,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即使也是恺撒胜了,但是他的情感就会完全不同了。
我对此片的不满意处,包括这部分。在两个角色的冲突中,突然引进第三方,怎么都感觉有所欠缺。
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样的处理给了恺撒一个非常完美的形象,他终于战胜了自己身上科巴的部分,终于超越了体内的愤怒。
从此以后,恺撒就上升到了一个圣人的高度。
5
动物捕捉表演。安迪·瑟金斯在行为动作上完美定义了恺撒形象。
连伍迪·哈里森这样的电影圈老江湖,也在合作之后被安迪·瑟金斯征服。“我被他的表演深度震惊了,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会演戏的眼睛。”
这句话在影片中也有类似的表现,伍迪·哈里森扮演的上校直直地盯着恺撒说,真是和人一样的。
观众可以细微地看到恺撒脸上的每一道皱纹,当他愤怒时,皱纹在怎样变化,嘴唇在怎样变化,当他移动时,他的四肢又是怎样变化,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真实了。当一个形象无比真实,而观众内在又对这个角色产生了认同感时,可以想象这个形象在观众心中的地位。
由安迪·瑟金斯的表演,我想到《西游记》的六小龄童,《西游记》热播三十多年,成为每年寒假暑假的必放剧目,有六小龄童出神入化的表演很大功劳,而《猩球》的完美,安迪的表演也有很大功劳。
恺撒的形象构建如此丰富立体,而上校的形象构建呢?
不得不说,上校在此片中只是一个从属角色,影片主要显示了他的一致性,从头至尾,上校都是贯穿于暴戾、残忍、仇恨、洁净的情绪中。我这里所指的洁净是把上校对于自己血液的洁净,当儿子染上了猿流感时,他枪杀了儿子,当属下染上了猿流感时,他枪杀属下,当自己染上时,他枪杀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