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通过对情商引导游戏“护蛋行动”的EIAG模型尝试体验后,分析了一下其他的情商游戏,优势手掌、爸妈,请喝水、穿越地雷阵。因为自我感觉平时一万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我都向她传达了合作的观念(比如吃饭的时候,如果我搭桌子我就会请她帮忙去搭小板凳。我端菜就会请她帮忙端一些饭等等,告诉她,你看我们一起合作干某事是不是效率更高了,用的时间更少了,妈妈特别需要你来帮忙。)、同理心、人际交往能力(从很早以前的通过孩子喜欢小狗的这个点,引导她主动去尝试开口去跟陌生人交流达到满足自己的需要——摸小狗。到现在克服害羞的情绪,能够很自信的跟陌生人交流,比如说回答陌生人的提问,几岁了?在那上幼儿园啊?这类问题。跟第一次见到的小朋友也能很快的在一起愉快玩耍,并在玩耍中没有出现讨好性或者强迫性的行为,就是单纯的享受玩耍等)、自信、独立性、自律(自控和延迟满足都表现得非常好)等等。综合考虑了下她的认知水平我决定尝试带着一万玩——优势手掌。
有过“护蛋行动”那次EIAG模型尝试后,开始玩优势手掌前,我对这个游戏的期望还是蛮高的,我想通过这个来强化孩子的优点,来引导她看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更自信。没想到我又被现实无情虐成了渣渣。事情是这样的,在设计引入和讲述规则部分,我感觉都没有问题,孩子的好奇心被调动了起来,规则她也表示理解和愿意遵守,非常想要尝试。结果在画优势手掌时,我先准备做一个优点色卡,我设计的环节是我来总结她的优点,并且由她来决定这个优点用什么颜色,她来评价妈妈也有没有这个优点,也做一个相同颜色的色卡,我们把手画在一张图上,这样自己涂自己的手掌,完成后就能有一个鲜明的对比。实际操作中可能我给她描述的她的优点,没有提起她的兴趣或者是过程太长了导致她失去了兴趣。她在画手掌的时候,明显注意力不集中,在应付我。我当时就情绪上来了,我可能潜意识里觉得孩子挑战到了我的完美主义,超出我预期的不确定性让我很焦虑,勾起了我推到一切重来的破坏欲,累计的负面情绪一下子毫不顾忌的宣泄了出来。我直接发脾气揉掉了她正在画的画纸。场面就失控了,孩子吓哭了,不知所措。我也知道这是不对了,但是在情境失控前,我又无法做到积极暂停。听到哭声我很想控制住我内心想要破坏一切的欲望,暂时离开把自己关到了厕所里,,孩子很迷茫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我在厕所里努力控制自己告诉自己这是不对的不能这样,平静一下后,出去,只是单纯的安抚了一下她,告诉她,妈妈很生气,你如果觉得不好玩,可以告诉我你不想做了,但是你没有告诉我你不想,而是敷衍我,你敷衍的态度让我非常生气。我知道她可能没有听懂,妈妈说的敷衍到底指的什么,但是我真的是无力在当时去解释,我感觉自己主要的精力在控制自己的破坏欲望。
我事后回想了一下,当时自己的内心活动,我感觉自己非常的挫败,感觉自己完全就做不了任何情商游戏,两次游戏感觉都是失败的,设想和预期完全不成正比。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来控制自己的破坏欲望,我非常想要动手打孩子,而且打的场景真的是在脑子里想象了一遍又一遍,各种打法。然后事情发生后几天都非常回避上课,不想再听与这个话题相关的任何信息。这个事我相信在我的心里和孩子的心里都没有过去,我想给孩子做一些疏导,但是真的是感觉无能为力。我一直在想事情背后的逻辑,想要找到形成它的不合理信念到底是什么,后来想了很久,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幼年的时候,我感觉自己接收的是有条件的爱。觉得自己只有成功了,达到了父亲的要求才是有价值的,才是值得被爱的。
虽然我一直想要向孩子传递,无论你是什么样的,妈妈都是爱你的,无条件的爱你的。但是在现实中自己的行为又不自觉的把自己对自己的谴责投射到了孩子身上。不过通过不成功的游戏意识到了存在的问题,也算是极大的收获吧。迷茫带给我破坏欲,清晰的目标又帮我找到了想要去改变的勇气。接下来要做的,可能是去分清,自己的行为,那些是在向孩子传递,这些是有条件的爱,这些是无条件的爱。努力去提醒自己多做无条件爱的事,少做或者避免在爱里加上有条件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