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9 一百四十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6.21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语音整理
今天,我们继续来共同学习《论语·雍也篇》的第二十一章。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这一章是孔子饱受诟病的一章。有人就根据这一章的内容,说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说儒家思想是为统治者服务的。
但是我觉得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儿。儒家思想确实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这个是没有争议的。实际上,不仅儒家思想,任何一派学说,任何一种思想,都有可能被统治者使用。至于从这一章里认为孔子看不起劳动人民,我觉得这是不存在的,是对本章的误解。因为,每个人的资质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接受和领悟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不仅是内容不一样,方式不一样。这章实际上完全就是说的因材施教。
甚至呢,我们也可以明确的说,孔子本身他也是劳动人民。因为他自己都讲,年少的时候比较贫贱,所以从事过多种多样的劳动,掌握的生存技巧也比较多。就算他后来成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属于知识分子,设帐收徒也是他劳动的一部分,按我们今天的划分应该属于知识分子吧,所以也应该属于劳动人民这个范畴。
这一章在理解上没有什么难度。就是孔子说,中等智力以上的人,你可以告诉他一些高深的学问。中等智力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因为他不懂,然后也没有必要。因为,社会越发展,分工也越细致,知识更是以爆炸级的几何指数般迅速增长,一个人不可能完全掌握所有知识,把自己所在领域的,有必要掌握的,有可能掌握的,掌握住,运用好,就足够了。
孔子曾经根据人的不同的智力水平,把天下人分成四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是上智,像老子、释迦牟尼,他们在瞬间可能就开悟了,通透了,能够看明白很多事物的本质。这种人被孔子称为上智者。
除了上智者以外,还有一种就是“困而不学”,也就是没法教育的。我也一直认为教育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接受高深的教育。因为对这种人进行高深的教育,不仅他自己难受,教育者本人也很难受。
孔子还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就是说“上智”者不需要教育,他自己就无师自通,就顿悟了。而“下愚”呢,就是下等比较愚笨的人,就是孔子口中所说的“朽木”,不能再进行雕刻的。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话说,叫“屎上雕花”,你再怎么努力,它就是一坨粪。
那么“中人”应该包括“学而知之者”和“困而学之”这两种人,所以,“中人以上”包括“生而知之者”,而“中人以下”则仅仅指“困而不学者”。
事实上,老子也做过类似的分类。比如他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就是说,境界高的人听到了真正的道,他就会坚持下去,不断的去实现它。“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中等境界的人听到了道呢,也就是学到了道以后,他并不是很在意,偶尔去实行,很难坚持下去;“或存或亡”,好像学过,又好像没学过。“下士闻道,大笑之”,到了下士这一个层次的人,听到一个高深的道理,他就会嘲笑;他为啥嘲笑呢?因为以他的这个理解水平,他认为你说的是错的。最后老子还补充一句,“不笑不足以为道”,也就是说,不能够让那些认知水平低的人嘲笑的道理,那还不算是真正高深的道理。
我们把孔子和老子这种分类的方法比较一下,不难发现,孔子实际上更朴实,而老子是更超脱、更调皮,但是说的都是事实。
最后我们概括的说,就是孔子教育他的学生,以后你们在教自己学生的时候,要注意选拔优秀的学生,对于中等资质以上的人,你可以给他讲点儿高深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本身就是中等以下的资质,你就不要再和他讨论太高深的东西,因为他根本理解不了,徒增烦恼,不仅是他烦恼,你也烦恼。
我们在这里明确一下,就是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人”指的就是上等人,就是贵族,主要就是指那些诸侯、卿大夫。“士”,虽然他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已经大大下降了,但也可以算得上“人”。孔子的弟子大多是“士”。而“民”呢,说的都是平民,主要是农民、手工业者,还有商人。在孔子看来,“人”是可以教育的,而民大多是“困而不学”的,是不可“移”的。
在这一章里,孔子说,“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实际上就是“下愚不移”的意思。
所以过去有人说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全民教育思想,这个结论实际上并不是很严谨。
张居正直解
中人,是中等的人。语,是告语。上,是上等精微的道理。孔子说:“凡人资质有高下,学问有深浅。教人者,要看他力量如何?若是中等以上的人,其资禀既不凡,功夫又精熟,已是有上达之机了。然后告以精微的道理,则言者适当其可,而听者不苦其难,就似登山的一般,将到高处,才说与高处的景象,便理会得,所以说可以语上也。若是中等以下的人,资质既是寻常,功夫又未积累,但当就其力之所及而引进之。若遽告以精微的道理,不惟强其所不能,亦终茫然而无得,就似行路的一般,才在近处,便说与远处的路途,如何知道,所以说不可以语上也。”然则君子之教,但当因人而施,岂可躐等而进乎!然此为施教者言耳。若学者之学,又当自加勉励,盖奋发勇往,则下学皆可以上达。因循怠惰,则中人亦流于下愚,是在人立志何如耳。孔子他日告鲁君说,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此又进学者所当加意也。
孙中兴详解
皇侃说这章讲的是“教化法”,就是“教学方法”。邢昺也说是“授学之法”。
孔子说:“资质比一般人高的人,可以用抽象一点的例子教导他;资质比一般人低的人,就不可以用抽象的例子教导他。”
这章也是讲人的三种道德境界,以“中人”为分界点,将人分成“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皇侃后来又把上、中、下,每项再细分成上、中、下三小项,共分成九品,中人就是第五品,“以上”为一至四品,“以下”为六至九品。他认为“上上”是圣人,“圣人不须教”,“下下”则是愚人,“愚人不移,益不须教也”,可教者是“上中以下”到“下中以上”这七种人。他也提到另外一种说法:“中人若遇善师则可上,若遇恶人则可下。”从前者来看,是各人天生材性问题;从后者来看,师的善恶就是中人可上可下的关键。邢昺的说法类似,但是没提到“老师”的关键地位,说的都是各人“材性”。
朱子也只淡淡地说:“言教人者当随其高下而告语之,则其言益入而无躐等之弊也。”
古注似乎都不关心“语上”指的是什么?戴望认为是“性与天道”这两个子贡自称没听老师说过的范畴(《公冶长篇》),刘宝楠补充说:“孔子罕言利、命、仁、性与天道,弟子不可得闻,则是不可语上也。”综合来看,都不是知识方面的事,而是天人合一方面的基本人性假定和大同理想。
孔子被捧为“万世师表”绝非偶然,因为他说过“有教无类”,这在以前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的时代简直就是“革命主张”。他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强调后天教育和教化的重要性,也替后来天下老师找到“混饭吃”的最好借口。他对于学生也采取“因材施教”的“时教”:子贡就觉得老师没教他“性与天道”的事,颜回则说老师“循循然善诱人”(《子罕篇》)。
有点矛盾的是,孔子似乎认为“知”和“性”不同,而且还有“天生不相近之处”:有人“生而知之”(他否认自己是这种人)(《述而篇》7.20)、“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最后是无可救药的“困而不学”(《季氏篇》16.9)。同时,他也认为“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篇》17.3)。这样说来,孔子似乎也哀叹教育也有无能为力之处。
《汉书·古今人表》对于“上智”“下愚”和“中人”是以“可以为善或为恶”来区分的:“譬如尧、舜,禹、稷、卨与之为善则行,鲧、欢兜欲与为恶则诛。可与为善,不可与为恶,是谓上智。桀、纣,龙逢、比干欲与之为善则诛,于莘、崇侯与之为恶则行。可与为恶,不可与为善,是谓下愚。齐桓公,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是谓中人。”这种区分人群的方法应该也是受到这章的启发。
我认为这里应该是指老师教人时所希望学生能懂的举例才说得通。“语上”是指“比较抽象的例证”,对于“中人以上”这不是大问题,可是对于“中人以下”这样抽象的例证就无法让学生理解老师的意思。我们就拿孔门的“头号”和“垫底”的学生同样问抽象的“仁”来说明。一般人都公认,樊迟资质不高,却问了这么一个高境界“仁”的问题。如果孔子严格遵守着一般说法的“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的原则,孔子大概就不用搭理樊迟,反正说了他也听不懂。可是孔子毕竟还是说了,只是用了樊迟应该可以懂的层次来说。相较于孔子对“中人以上”的颜渊问仁时回答“克己复礼”,说法比较抽象。颜回还是得问具体的行动方向,孔子才继续说“视听言动”都要守礼。这章应该和下章搭配来看,依经解经就能解开这种解释的谜团。
这里讲的是学生。换过来想:老师呢?“中人以上的老师”和“中人以下的老师”又能教什么样的学生呢?这样一来,是不是走回“有教有类”的老路呢?马克思说:“教育者该被教育”,看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我听过一位友人说过让我很感动同时也很惭愧的话:“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华杉详解
“中人”,中等才能水平的人。中才以上的人,才能跟他讲上面的、高深的。中才以下的人,只能跟他讲浅近的。
这是儒家教学法,我总结四条。
首先是有教无类。教育面前,人人平等,无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无论什么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老师不能挑学生,说这个学生不行,把他劝退。这一条,全世界好多学校老师都做不到,那顽劣的学生,就把他劝退了,那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怕影响升学率或学校声誉,也想办法把他弄走。
第二是因材施教。中才以下的人,你一下子跟他讲得太高深,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只能从浅近的地方讲起,让他一点一点提高。总的说来,《论语》里讲的都是比较浅近的,孔子很少讲高深的东西。四书高深的东西都在《中庸》里。
《论语》里好多地方,不同的学生,问同样的问题,孔子回答都不一样。这一方面,是学生的认识水平不一样,另一方面,是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毛病不一样,那孔子就借题发挥,辩证施教,回答也不一样。这就是第三条,循循善诱,让你自己一点点探索、一点点明白。
第四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话是《中庸》里的,被曲解了几百年了,曲解成“以牙还牙”。圣人的大爱之语,被曲解为小人的报复恶言,真是让人苦笑!“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君子教导人呢,就是用他自己身上本来就有的、本来就懂得的道理,来诱导他,让他明白,让他进步。就像你上课问老师问题,老师不是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你一些问题,一些你自己知道答案的问题。几个问答下来,你自己就明白了。这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钱穆注解(摘)
本章“不可”二字非禁止意,乃难为意。犹如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