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周迅15岁时,在班级的毕业留念册上,许下一个青涩的愿望: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想当文娱明星、想成为女强人,偶像是林青霞。”
后来,周迅逐一实现了这些目标,成了影视歌多栖明星以后,数次和偶像林青霞见面甚至合作,更是在娱乐圈里以高演技高情商著称,被爱她的人称为周公子。
李少红导演曾说:周迅是用恋爱和演戏来认识世界的。这样的人适合电影,却真的不适合娱乐圈。
还是1989年,周迅班上的老师决定要学生各自取个英文名,大多数人选择的是汤姆、或露丝,而只有周迅,选择了Margaret(玛格丽特),也是当时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名字。
班主任后来回忆说:
“也许只是一种巧合,但我更愿意相信周迅从小就志存高远。”
都说周迅是出了名的情商高,而周迅自己曾坦言,在剧组的时候,只要面对工作环境,都会特别自在,但结束拍摄一出来,要出来交流的时候,就会有点紧张。
从小就很害羞,甚至说话结巴,然而工作中的镜头一开机,她就能顺畅地讲台词,其中的情感、语气拿捏的非常到位。
在某综艺节目里,蒋欣饰演一个社交恐惧症患者,情节的设置是,蒋欣饰演的角色有严重的社交恐惧症,要通过看漫画变得外向,从而克服社交恐惧症。
表演结束后,何炅问王菲:你觉得最后主角克服社交恐惧症了吗?
王菲却说:肯定没有!心魔真的不是这么容易被打败的!
王菲也是一名内向者。
众所周知,王菲本人就不擅长社交,她与陌生人不知道怎么沟通,对媒体不知道说什么,不知道怎么安抚粉丝,也讨厌公开的商业活动,经常因为说实话而被人认为情商低,每次演唱会上台都很紧张。
即使开了多少次大型演唱会,表面上表现与多少名媛子弟social,王菲的骨子里,也依然是那个“自我意识”强烈,而无法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天性羞怯的“高中女生”。
之前有一些资料,会将人的性格更加细分,除了外向、内向,还有中立型也就是即可外又可内。
我也是一个纯粹的内向者。
我把内向者,也就是我自己的一些典型特点列出来:
1.不爱与人主动打招呼。
有人说电梯、楼道等场合,都是内向者唯恐避之不及的地方。这话没错,当一名内向者在自我生活时,这时突然出现了“陌生以上,熟人未满”的朋友,要么扭头假装没看见,要么只能硬着头皮笑一笑。
2.不爱在超过熟人之外的社交圈里主动说话。
这一点,在学校,以及单位也会比较明显。在小组讨论、朋友聊天时,基本都是充当“倾听者”的角色。
尤其是老师或上级要求底下踊跃回答问题的时候,几乎每次都只能碍于情势,不得不硬着头皮上。
社交需要“硬着头皮”、不愿主动,是外向者根本无法想到的心理状态,但却是内向者的内心常态。
02
一位叫穆尼moria的微博网友曾说:
“我一直觉得,最严重的歧视,不在种族、民族或性别,而在于性格,社会对内向性格的歧视简直有如大气压,沉重、广大,无可抗拒,无可逃脱。”
之所以年轻一代如此反感,是因为从小到大,社会这种默认的价值观,抹杀了一个人该有的内向性格的权利。
内向的人只不过是,不喜欢社交上的主动与过分社交,但大部分人总觉得这就是问题。
上大学前,父母就一直教导我要外向,要积极说话,所以,本来内向的我,当时却把朋友和社交看得特别重要。
甚至产生了“社交依赖”心理,去哪里都要个人来陪,不怕一个人,就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旁边有人,尤其是当周围环境很热闹的时候,自己就会如坐针毡。
很多“讨好型人格”也是这么形成的,由于太在乎社交中对方的感受和印象,故而隐藏真实的自己,拼命去获得对方言语上的认可或赞同。
还有很多内向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教导要外向,要么,是愈发接受不了自己的性格而逐渐自卑。(我在高中时,还有一段非常苦恼甚至自卑的时光,原因无外乎其他,就是内向)
要么,就是逼着自己,硬着头皮去与人社交和尬聊,假装外向。
其实,原本独处的自己很快乐,却硬生生因外界舆论场里“你怎么老一个人”的嘲讽语气而改变想法,从而觉得独处不快乐。
一旦与人尬聊,结果就变成了炎亚纶的歌词,“两个自我在撕扯”,次数多了,就更加不快乐,个人的社交能量极易耗尽,最终只能转为自卑。
上学时的小组讨论、自由选伴和活动,再到社会上的群面、酒局,几乎每个都是内向者的地狱。
很多社交,即使表面上,人人都很踊跃积极、一团和气,但内向者无疑是装得最累的那个。
03
其实,内向不是毛病,不等于自卑、不等于抑郁,更不等于孤僻。
内向者一样渴望朋友、渴望沟通,“所有的内向者都是暂时找不到可以聊得来的朋友”;
内向者也可以很自信。心理上的细腻,更强盛的创作能力,都是他们信心的来源;
内向者也一样可以有强大的表达欲与沟通力。
欧美的很多知名教授,国内的郭德纲、罗永浩,都是一站在台上嘴就停不下来的那种,但他们都是内向的性格。
有个网友说:
“内向者,不是不喜欢交流,而是喜欢那种更加具有深度的交谈,能够从中获取成长的、汲取营养的交流,而不是随随便便的、关于日常流水帐式的侃侃而谈。”
还有的人,也说出了一部分内向者的心声:
“很多刚接触的人觉得我很外向,但只有了解我的人才知道我很内向。但无论在底下怎么沉默,我一旦站在台上,内心从来不会胆怯,有的只是口若悬河和没有刻意练过的自信。”
而反之,外向者,也就是在社交场合里总是存在感最强的那种人,同样,社会的大多数人,为这些人贴的标签也大多简单粗暴,“爱说话就是情商高”、“喜欢表现自己,领导才会器重你。”
实际上,在没进入社会之前,我也一度这样认为。
但到了社会以后,有了一定阅历就会发现,越是社会中处于精英地位的人,也就是那些高知群体,反而很欣赏内向者。
因为,他们其中就有很多就是内向的人:说话有条不紊、独处时间多、思考时间长、不会轻易大呼小叫。
这都使他们对人类的性格有了更高层次的理解与定义,根本不会“狭隘”的用世俗的眼光去衡量一个人。
这样的人,情商反而也更高。善于察言观色,具备很强的同理心和谦卑力,在聊天中,真正尊重对方,无论社会身份贵贱与否,都能让人在聊天时觉得如沐春风的舒服。
有人说,内向的人只能做手艺活、技术活,做不了“社交工作”,但实际上,我认识很多教人说话沟通、辩论赛打得非常厉害、做心理咨询师的大神们,都是内向者。
在很多社工组织里,内向志愿者们的天生细腻、温和,都是与人交往的“利器”,反而更具一种强大的气场。
反而,很多外向的人,不仅用词粗鄙,动不动在言语上横冲直撞,也毫不懂得尊重别人、极易触犯到他人的边界和分寸。
这样的人,就毫无情商可言。
但不幸的是,大多数人对情商的误解,还停留在“爱主动说话就是情商高”的浅层认知上。就像对内向者的误解一样深。
宁愿让孩子做那个嘴上不吃亏、爱得罪人的人,也不愿让孩子做一个安静、安分守己的人。
04
其实,普通人家的孩子,如果到了社会,创作就会变成一件非常具有竞争力的事情。无论是写作、绘画、学术研究还是编程,无论任何一个领域,都无关于家庭背景、性格。.
性格无法因意愿一时改变,但能力不一样。
能够认清自己,并接纳真实的自己,自信心也不会空穴来风。
有一句话说的非常扎心:
“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县城老家,但凡只靠嘴的工作,终究都是体力活。”
同样,把它换成性格也毫不为过。
无论你是外向还是内向,终究,要想让别人尊敬你的,永远只是你的工作性质与能力。
除此之外,跟你有没有很多社交聚会、幽不幽默、机不机灵,毫无关系。
希望以后的社会,可以更多的包容与理解,可以让内向者们真正自由地说出:
“社交与否,是我的选择与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