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是公认的“中国第一神童”。
2岁,熟练背出数十首诗词,4岁,学会400多个汉字,6岁,开始学习《中医学概论》以及使用中草药,9岁,能够为别人探脉诊病……
13岁,他被破格选入中科大“天才少年班”……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与其对弈,并对其大为赞赏。
全国电视、报纸、杂志竞相报道,“天才少年”宁铂在媒体的宣传下家喻户晓。
起点远超同龄人,似乎注定要走上一条金色大道的他,却在38岁时出家皈依佛门。
宁铂这些年到底经历了什么?
NO.1
安知说
1965年,宁铂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
正是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年代,年幼的宁铂也跟随父母奔赴偏远的山村。
父母无暇陪伴,书籍就成了小宁铂最好的伙伴。
从小人书到诗词,从童话到医学,从天文学到化学,甚至是农学、考古学……只要能找到的书籍,都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他的小脑袋。
同龄孩子热衷于玩泥巴,捉迷藏,宁铂却总是埋头于知识之间,这让宁铂父亲的好友,江西冶金学院的倪霖老师大为惊讶和赞赏。
倪霖发现,随着年纪的增长,宁铂的表现越加突出,展现了远超同龄人的天赋。
1977年,思索再三的倪霖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方毅写了封信,信上说:“我从未见过这样难以置信的孩子,如果到大学专门培养,必能成为攻关闯将!”
不久,中科大的两名老师受方毅亲自委派,抵达了江西赣州八中,对宁铂进行“数学、围棋、文学、即兴赋诗“4个方面内容的测试。
除去数学相对较弱,其余三轮测试,宁铂表现都很突出,特别是他仅用20分钟便写下了一首七律诗,更是为人惊叹。
对老师提出的中医方面的问题,宁铂不仅对答如流,还准确地检查出老师患有头疼的病症。
宁铂的表现让中科大的老师不住地点头,他们都认为,宁铂不是一般的小孩,他的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极强,极有培养前途,应当破格进入大学学习。
这一年,宁铂仅仅13岁。
NO.2
安知说
前往中科大报到的火车上,列车长特意帮宁铂全家升级为软卧。慕名而来的乘客挤满了车厢,都来一睹神童风采,父母也被巨大的赞美浪潮包围。
这一年,中科大成立了一个由早慧少年组成的“天才少年班”,其中最小的孩子只有11岁。
宁铂的学号是001,开学典礼那天的合照上,被老师安排在C位的宁铂稚气未脱,笑脸灿烂。
“天才少年班”作为国家最有力量的精英储备,当年的媒体宣传报道一直紧紧跟随。特别是作为“中国第一神童”名声在外的宁铂,媒体更是从来没有停住关注的脚步。
各类蹲守和采访,各种报道和寻访,将这群处世不深的少年推上了万众瞩目的神坛。
他们成了中国无数家长,教导自家孩子时的最理想的榜样人物。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少孩子也奋起直追,努力靠近偶像,其中就包括后来的百度总裁张亚勤。
当张亚勤进入中科大,成为宁铂的校友后,他特地去瞻仰了中科大校园里的葡萄架,因为宁铂在这个葡萄架下读书的照片,被反复刊登在各种报刊杂志上,让他印象极为深刻。
NO.3
安知说
起初,大学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可是,别忘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他们再厉害,也不过十几岁的孩子,外界的猛烈吹捧和追逐,就像一颗颗糖衣炮弹,极容易摇晃他们青涩的生命小船。
右二宁铂
特别是宁铂,一次次的采访,一遍遍地回答问题,一趟趟地被要求现场下围棋,甚至表演把脉开药方……
“在很多场合,他们要求我七步成诗。”这是宁铂在接受采访时所说,语气充满了少年的无奈。
他感觉,人们对他的围观,就好像在动物园围观猴子做算术。那一刻,他发现所谓的神童是多么可笑。
青春期最容易面临各种问题,总是伴随着困惑、不解、骚动……只是,对于这些远离父母的“天才少年”,所有人最关注的就是他们的“超群超凡”。
至于他们的心理问题,那似乎不是一个问题。
宁铂曾写信给父母诉苦,父母只是告诉他:“你应该活成大众喜欢的样子。”从此,宁铂对父母也关闭了心门。
极度压抑的反面,便是夸张的怪异和不合群。
据老师回忆,有一次,某知名数学教授到学校作报告,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找他签名、问问题,只有宁铂坐在位子上不动,还一脸的气愤神态。
老师问他原因,他涨红着脸蹦出一句:“我是宁铂,他居然不认识我。”
“天才”的光芒似乎让他越发特立独行,他经常在在课堂上质疑老师,对同学也时常表现出鄙夷。
进入中科大一年后,要分专业学习了,宁铂被安排到了当时中国科学界最热门的领域——理论物理。
可物理,是宁铂最不喜欢,最排斥的学科。
他希望能够选择自己一直醉心的天文学,将来做个天文学家。
可中科大并没有这个专业,他请求去南京大学进行学习。可是申请报告很快被驳回,上面写着:既来之,则安之。
一种说法是,宁铂的事迹家喻户晓,他已经成了无数家庭的榜样,校方又怎么会准许他另寻他校。
进入物理专业学习后,同学们发现宁铂的性格开始变得越来越孤僻。
他把自己理成了光头,在篮球场里滑旱冰、在公园乱逛。
拍合影的时候,他总是最后一个出现,并且躲在最角落里。
他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不上心,反而潜心研究天文学,以致多门功课不合格。
父母痛心疾首,他却无力地说:“我就像一条被摔死的鱼”。
NO.4
安知说
大学毕业后,17岁的宁铂选择了留校,成了中国最年轻的大学老师,而其他同学都考研继续深造。
为什么不考研?宁铂自己的说法是:他要证明自己不考研依旧会过得很好,那样才是真正的神童。
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宁铂曾三次报考研究生三次弃考。第一次是他报名后直接弃考;第二次是报名体检后弃考;第三次是走进考场那一刻再次弃考。
宁铂的班主任和不少同学都一致认为:“他只是过分地惧怕失败。”
或许,当一个人被寄予极大的期望,被反复塑造成一个成功的典型,在面对没把握的事情时,逃避便成了最好的选择。
几年后,宁铂结婚了,妻子是他的一个仰慕者。结婚的房子简陋,家里也只有几件老旧的家具。
婚后平静的生活,在有了孩子后打破了。两人经常为小事吵架,而宁铂少有先低头说软话。
在对孩子的教育理念上,他们的分歧特别大。妻子和大多数家长一样,认为要全力培养,她相信自己能把孩子培养成下一代神童,但宁铂则异常抗拒,他最怕孩子也和他一样成为“神童”。
他们之间的冷战越来越多,宁铂甚至离家出走,跑去海南做生意,结果生意没做成,还被人骗光了积蓄,一事无成的他又回到了中科大。
在一次次的争吵和冷战后,妻子越发失望,他们的婚姻也走到了尽头。在离婚后,前妻在媒体前并不愿再提起他。
1998年,宁铂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栏目,他的状态让人错愕:微胖的身材,无光的眼神,一颗门牙也不翼而飞。大家似乎都无法把眼前这个带着几分颓丧和落寞的男人,与当年的天才联系在一起。
当节目过程中提到“神童教育”,宁铂就会异常激动,极力抨击。
他又一次被媒体和舆论所关注,不过,这一次没有掌声,只有不解的目光和低低的笑声。
婚姻的失败,生活的打击,让痛苦的宁铂开始醉心于佛法研究,他慢慢有了出家的想法。
2002年,宁铂前往五台山出家,校方很快找到他,把他带回去了。
逃离的念头并没有消失,一年后,宁铂又一次出家,这一次谁也劝不回。他“成功”遁入空门,法号“净慧”。
老父亲悲从中来:”现在不是我自己抬不起头来,是我们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NO.5
安知说
2018年,宁铂再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大家发现,出家15年的他还俗了。
除了继续研究佛法,他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经常为别人解答心理方面的问题,并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大家发现,现在的他平和多了,也比以前快乐了许多。
他经常倒腾几趟公交车,去很远的地方,给别人答疑解惑。
靠窗坐的他,衣着朴素,神态平静,就似每一个穿梭在城市里的普通人。“神童””天才少年“似乎是来自遥远星际的声音,与这个平平凡凡的中年男子毫无关联。
在中科大的名誉墙上,张亚勤的照片和名字展现在醒目的位置,而曾经c位的宁铂照片下面并没有出现名字,只写着“少年班同学”。
2005年,78级”天才少年班“成员首次聚会,宁铂没有参加。
“即使是我的父母,也更愿意接受众人口中塑造的那个天才形象。”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纵情欢笑、痛快流泪,但这个世界让我们渐渐忘记这些."
往事如云雾飘散,可喜的是,如今再入凡尘的宁铂,眼里又有了光……
我是安知,喜欢请点个赞关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