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这样的标题,目的只有一个——便于记忆和回顾这场网上生机勃勃的学习成长经历。
2021年8月20日上午九点,第七届教育行走夏令营公益活动开始了!很遗憾,我没看到开头。虽然提前半小时就加了奶蜜盐关注,有主持人特别提醒,但因为老妈临时过来,所以耽误了几分钟。回到书房点开屏幕,结果只出现了宣传视频。有点奇怪,这样大型活动绝不会过了时间还没开始!于是,连忙到教育行走一起写群去求解是怎么回事。果然有人和我一样犯晕。经过群主指点才发现新建一群里公布了密码。匆匆进入,便听见主持人已经介绍完刀哥。真遗憾——错过了文质老师的开场寄语!还好赶上了刀哥的精彩分享。
《依然保持不败的向往》看着课件区呈现的这个标题,刀哥的形象在眼前瞬间鲜活起来,不同于视频画面:虽然看上去年轻却仿佛从远处走来,淡淡地隐藏着几许岁月特有的沧桑。那个一说话便笑得很纯粹的类似于大男孩的中年男人能让你清晰感受到他内心的真诚和热爱。屏幕上的刀哥随意而又动情地讲述着岁月带着自己一路行走的经历与感悟。自讨苦吃,自甘退步,生生不息,知天命而不认命,知世故而不讲世故,用看自己的方式看世界。一段段不普通的历程铸就了今天依然保持不败向往的刀哥——让我深深敬佩,敬佩曾经的勇往直前,敬佩持久的善思和坦率,敬佩如今的平常心和坚韧坚持。以自身为光,照一隅是一隅;以行动为半径,走一程是一程。刀哥这样说,也正是这样做。网上看到老师们转发的有关涪城区中学语文教研活动蓬勃推进的报道便是他脚踏实践行自己言论的见证。他用自己多样化的行走告诉我们:回到真实的个体,教师成长就是一种自己的成长。
《疫情十日谈》是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戴耘博士的讲座。特喜欢“闲暇”一词。也深深记得他比较中美机场图书馆的不同。因为家中来了客人,很遗憾没法听完整个讲座,但我深刻地记住了两点:读人物传记,读科普!
下午三点钟赶回家打开电脑,树才博士关于诗人诗歌的演讲正当时。诗的生命在于声音,读诗要让孩子建立自己的感悟,读诗要用眼睛听耳朵看。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信任孩子,诗里没有假,让孩子担任写诗的主体。这些观点不断加深着我对下学期童诗教学的思考。
正如主持人所说的那样“以诗歌的名义重逢”——我很高兴再次听到了夏坤老师的讲座。孩子是天生的诗人,而我们老师更应该努力去拥抱可能的诗和远方,否则就会遇到夏老师曾经遇到的“小荷才露尖尖角”跟学生打赌“小荷”故事的“滑铁卢”式遭遇。夏老师的音乐鉴赏课,电影鉴赏课,诗词鉴赏课都深深吸引了我。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学生生命成长且勇敢笃行的老师才会努力去为孩子再开一扇窗,让他们的学习面向生活面向社会,引导他们对家事国事天下事去事事关心。很认同夏老师的观点:身为老师必须去努力引导每一位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价值观,让孩子以美为美,以正确为正确,用美好奠定美好。最受益的还是夏老师关于诗歌教学尝试的各个版本:故事与诗歌,绘画与诗歌,音乐与诗歌,游戏与诗歌(关于诗歌的制作,表演,实现寓教于乐),行走与诗歌(研学旅行,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虽然我也一直在做诗歌教学的多种尝试,但像这样开放性多角度地融合贯通的确值得借鉴。
一天的四场讲座多元而深刻,广博而精彩;两位主持人准备充分,上下午巧妙地穿针引线,在链接嘉宾的同时链接自我,值得大大的点赞。特别是顾老师,按时给自己学生推荐儿童电影、儿童文学书籍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生态的做法让我深有同感。在讲座结束前,我发现本次活动直播已达到了两千五百多人,而且讨论区互动积极,好评不断。不过这样一条留言更让我震撼:
禁止讨论与本次直播不相关的主题。不可以带歪讲师噢。
读到它让我觉得仿佛有一位威严的法官正在专注地审视着整场活动,即使有一丝风吹草动都会被迅速觉察并立即予以调控。但那位“法官“又很诙谐地给予了那些仿佛可能犯错者一个友善而狡黠的微笑。这该是有一张多么严密而高效地管理网络,才能达成这样的效益呀!于是,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位又一位志愿者紧张筹备与反复沟通的画面……
此时,我只想说:第七届教育行走的第一天,让我感觉参加这次网上夏令营不虚此行!
此时,我只想说:谢谢教育行走的两位发起人!谢谢教育行走的所有志愿者!谢谢教育行走的每一位讲师!您们,辛苦了!谢谢!
离开直播现场前,我竟然看到有提示说活动结束15分钟后还可以看回放。心里更加欢喜,今天所有的遗憾都注定被这次活动高质量的组织替代,真好!
原来,我们走了很远的路,的确就是为了遇见所有喜欢一起出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