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很多人询问我的专业,当我说是哲学时,就希望我介绍一下,毕竟哲学因抽象而为一般人所难以理解。本文尝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绍哲学,具体来说是中西哲学的差异以及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我们生活于自己的传统中,对中国哲学容易理解,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是难点,因此重点介绍),自己研习哲学不过两三年的光景,只能算是入门,因此也只能做一个粗线条的介绍。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差异很大,如同中西之间的历史差异。具体而言,中国哲学侧重于道德伦理实践层面,而西方哲学就其起源和实质而言是科学。在近代自然科学没有发展之前,哲学是百科全书式的学科,统领诸多学科,当然哲学最为根本之处,在于对世界万象本质的追问(亚里士多德有一本物理学之后即《形而上学》),但追问方式和论证方式明显具有科学的色彩。近代自然科学发展起来并获得独立之后,哲学逐渐被冷落,古典哲学慢慢没落。当古典哲学遇到德国人的时候,有了新的发展和形态,德国哲学家把哲学的追问从自然科学领域转移到社会历史等精神领域当中来,使古典哲学得以复兴。随着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等精神科学的发展并获得独立之后,哲学从最初的百科全书式学科到现在的形影孤吊,成了少数学者研究的对象或者个别兴趣爱好者的思维训练。
西方哲学对西方文明的贡献是很明显的,由于其实质是科学,哲学所具有的思辨和形式理性,特别是那种不断追问的执着,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智力的支持。而中国哲学侧重于道德伦理实践层面,因此我们对事物的态度更多是经验式和实用性的,而无法对事物背后的因果关系展开进一步的追问,自然也无法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其实,这种追问,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纯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在以实用主义为导向的传统文化中是被抑制的。很多学者追问为何中国没有自发产生工业资本主义,我们的哲学(不仅仅是儒家)基础不可能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自然也难以发展出工业资本主义。
最后,就其人们所熟悉的辩证法简单介绍一下,因为这个概念最广为人知,但也遭人误解最深。这个概念由黑格尔提出,人们所熟知的公式就是正--反--合,通俗理解就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辩证地看待问题,以至于人们把辩证法调侃为变戏法。黑格尔提出辩证法是为了解决古典哲学中世界的起源问题,在此之前的经验主义哲学和理性主义哲学,往往是各执一词,把物质与精神割裂(二元论)。黑格尔在人的社会和历史生活中发现,精神不再是纯粹的精神,精神必须客观化为物质,而物质自然不再是纯粹的物质,而是沐浴了精神光辉的物质,当然在他的哲学体系中,为世界提供发展动力的,最终还是生生不息的精神,精神本身的这个发展过程,黑格尔称之为辩证法,这种思维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线性因果关系和形式逻辑思维,为我们对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理解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之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辩证法进行了改造,也就是马克思自己所称的颠倒,人们往往通俗地理解为物质决定精神,这种理解是种倒退,倒退到黑格尔之前的二元论。马克思对其改造的关键,就是世界(此时的世界主要是指人类的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动力不再是神秘的绝对精神,而是具体的人的实践活动。比如我们看到一幅画,觉得这幅画很美,美本身不是一个纯粹的形式,而是依赖于具体的色彩和空间,与此同时,具体的色彩和空间不再是纯粹的物,而是表达了人的情感的形式,因此这些色彩和空间变得鲜活起来,而这种情感的生成则起源于人所开创的实践活动,这才是源初性的。在这幅画中,物质与精神得到了形式的统一(一元论),但其背后的实质或发展动力则是人的实践活动,是在特定历史条件和时空下的人的活动。马克思又借用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等概念来具体分析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很多人由于不理解马克思的这个哲学内涵,往往把马克思理解为经济决定论。
个人当初之所以选择研读哲学,一方面是出于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一方面是想搞清楚中国自己搞的马克思主义到底是咋回事。当年奋不顾身去研习哲学,若是放在当下,不知是否还有当年的勇气,毕竟学这个东西,跟挣钱啥的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