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喜剧带给你的不仅仅是笑声,更重要的是笑声里的余味。印度电影《三个白痴》就是这样一部喜剧。
所有的笑料透着反传统、反规制,不走寻常路,是对灌输式教育体制的讽刺和反思。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各个行业都因之发生改变,教育更无法避免。互联网带来的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冲击,最主要的是对传统教育体制的巨大冲击。
万能的谷歌和百度等搜索引擎,让“不知道”到“知道”只是瞬间的事,在互联网上,你总能找到你的所需要的答案,而且答案不一定是唯一的。反观目前的学校教育,特别是中国的标准化知识灌输教育下,答案是唯一的,不按照老师教授的答案作答就是错误的。比如,形容的秋天的树叶,课文上写法是“黄色的树叶”,学生写“黄黄的树叶”就是错的。
教是为学服务的,怎么提高学的效率才是教育的根本,而不是为了强化教育而去让学生服从权威、死记硬背所谓的知识,其实,有些所谓的知识,放在20年、30年之后,就是笑料,就是谬误,比如1970年代的学生学的商品经济,那时考试还要论述帝国的商品经济如何优于西方的市场经济,在现在看来,简直可笑,但在当时不仅要论证,还得逻辑严密,有说服力。
三个白痴塑造的性格各异、兴趣各异的三个学生在印度帝国工业学院的经历,也让人看到了学校集中教育的弊端,喜欢摄影的法汗为了父母的期望考进了工业设计学院,在学校里不能学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学科,而是将时间耗费在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上,这与中国国内大学何其相似。现在国内高考是考后在报志愿,而在早年则是报完志愿再考试。那时你没有太多选择的空间,报志愿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而是根据自己能考多少分以及这个学校在你所在的城市招收几个学生来决定的。而对于广大乡村的学子来说,像中文、金融、国际关系、机械制造、天体物理等专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当时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本科文凭,之后是国家包分配,是一切统管模式下的教育、就业分配制度。
毕业之后,市场经济来了,不包分配了,学天体物理学的同学傻了,就业单位就有限的几个,要么是研究所,要么是天文馆,跟自己竞争的大都是自己的同学,甚至是同班同学。还有一些学冷门专业的学生,如档案学,一个城市档案馆就那么几家,一届毕业生就八九十人,哪里能消化得了这么多嗷嗷待哺之口。于是,市场经济初期,对走向就业自主选择市场的第一批大学生来说,专业不对口就成为一个普遍现象。这难道不值得高校及教育系统的领导反思吗?
其实,就算是现在,大学的专业设置,学科设置还是死板、僵化的,特别是一些地市办的专科学校,看似专业精细划分,其实是故步自封、画地为牢,比如,旅游管理专业,这用得着专门设置一个专业吗?有多少城市需要旅游业管理人才?中国的大学批量生产这类毕业生有何实际用途?旅游业的管理大多集中的政府公务员群体,不是你学了旅游管理就真的能做旅游管理工作了,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学以致用,是教育领域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道理,但不仅在印度,在中国同样存在不导向学以致用的专业存在,而且因学科设置累计的惯性,一大堆人附着在这个教育线上吃饭,所以这个没有太多实际用途的专业仍在不断的浪费着公共资源和学生的时间。
《三个白痴》笑声的背后是现实的血泪,像“消音器”一样死记硬背的学生在每个校园里都能找到,而像兰彻一样刁钻古怪的学生则是每个学校的“公敌”和捣乱分子,像法汗这样的学生则是不务正业的典型代表。考试,如今仍是学校衡量学生的一个工具,今后在很长时间里同样是,但《三个白痴》能够让我们警醒:这样一切以考试为核心的教育,是否是我们需要的教育?是否是正确的教育?是否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生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