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这本书的动机,是想解决一下自己的问题,找一些干货,找一些案例,看看别人是怎么做的,别人又是怎么走出来的。一般购买心理学书籍的人,据我观察,要么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要么是为了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对于想要解决自己问题的人,我想要说一句,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即便是相同的现象,相同的感受,在每个人身上,也有着非常多细微的差别,这是人的独特性,我们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再看到某些心理学概念性的名词时,真的不要急于把自己往上面套,大脑是懒惰的,一旦归因,大脑便很难再从头思考一件事,也许你自己尚未达到这种程度,也许你是别的什么现象,但是盲目归因会阻止你继续客观地观察自身。遇到概念时,打个问号,而不是感叹号。
我倾向于挑我觉得有趣的讲,有些有用的干货我也会提到,可能看起来会有点累。
改变,是自我发展的前提。改变又是如此的困难,以至于我们需要把它单拿出来分析原因。《象与骑象人》这本书,把人的情感比作大象,把人的理性比作骑象人,这是个很贴切的比喻。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经历,在一些情境下,我们的情绪会突然爆发性的涌出,程度可大可小,这时候对自己观察比较深刻的小伙伴,就会察觉到这些情绪。这种情况发生的场景可能并不允许我们释放情绪,于是我们寄希望于通过理智,自省的方式,给自己讲道理以平息这些情绪。大多数情况下,对于我而言,我发现我是无能为力的,理智在于情绪呈对抗姿态,好比骑象人要强行拉着受惊吓的大象走,基本上是扭不过的。我也知道极少数的人,剥离了情绪,把它藏在深处,你们真的很努力了,我真诚希望你们能找到自己的出路。
对于改变而言,我们现在是行为A,想要变成行为B,就可能会受到情绪的阻碍。大象有几个特点:第一,它力量大,一旦激发,理智很难控制它;第二,它受情感驱动,比如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或者爱、怜悯等正面情绪,可以作为阻力,也可以作为动力;第三,它受强化的经验支配。前两点好理解,对于第三点,有养宠物并且训练它的小伙伴就能理解,比如摇铃之后就给宠物食物,在多次重复后,每当摇铃,宠物就会过来要食物,这里摇铃就是刺激,能吃食物就是强化。这个实验的特点就是,强化的好处是即刻且具体的。对于人来说,我们会想象比如长期运动后能减肥,但这不是当下就能看出来的变化,而运动的辛苦是立即就能感受到的变化。举个例子,我做了一个视频,得到很高的人气,于是我更有动力做下一个视频,这就是正强化;我每次考试只要90分以下,就会被爸爸打,为了不被打,我每次都考90分以上,这是负强化。正负强化代表着生物的本质,趋利避害。看到这的小伙伴,我想问问你们,在你们的习惯里,是趋利的情况多,还是避害的情况多?从我了解到的,负强化会更多的带来不好的后果,比如暴饮暴食、酗酒、性瘾,而改变的出路就是,创造新的经验,用正强化代替负强化。这件事不可操之过急,比如一周7天都因为压力暴饮暴食,可以尝试其中的1天,做点别的,比如跑步健身,看电影之类的,看看对比暴饮暴食哪个感觉好一点,再慢慢增加替代的时间,遵循最小行动原则,即如果做不到3天都替代,就看看2天,2天不行就看1天,1天不行,那1个下午,1个下午不行,就1个小时,以此类推。
即便我们知道了方法,可能还是很难去实施,这里就要提到心理舒适区。心理舒适区并不是指呆在熟悉的环境,有些人换地方,换工作,马上就有脱胎换骨的变化,而另一些人做同样的事,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那是因为,他们应对环境的方式并没有改变。真正的心理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是指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
只有改变了应对方式,才是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应对方式分为行为应对和心理应对,比如你在奈雪的茶里面喝水,有个人过来搭讪,有些人心里是开心的,ta们中的一部分可能会倾向于拒绝,另一部分可能倾向于展开聊天,这是行为应对的区别;另一些人心里可能是担心害怕的,这是心理应对的区别。
心理舒适区带来的是控制感,不管环境令你感到开心还是痛苦,这种控制感都会给你带来安全感。而我们大部分的应对方式,都是为了应对焦虑情绪的,越是感到威胁、焦虑,就越是需要控制感,人就越容易揪着熟悉的应对方式不放。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我们要放下以前应对焦虑的方式,重新面对焦虑,寻是找新的应对方法,这是情感的大象很难忍受的,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来。举个我身上的例子,我对自己住的地方是没有安全感的,总是要在睡觉前重复的检查门锁,我的噩梦里有一个意象,就是门被开了,被闯入。无论是在家,还是自己在外工作租房,我住过许多地方,这些地方都是安全的,但是我还是以应对不安全的方式应对。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就是人不是以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是以熟悉的应对方式去构建现在的生活。
那跨出心理舒适区这么困难,就没什么实际操作的办法了吗?有时候,你没法改变,不是因为你不知道方法,而是因为你不了解自己。你需要面对自己内心真实的爱与怕,把阻碍我们改变心理舒适区的地图清晰的画出来。哈佛大学研究成人发展的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Robert Kegan)发明了一种工具,叫“心理免疫X光片”,他认为人的心理有一套免疫系统,它排斥我们采取新的应对方式,以此来维持心理结构的平衡和稳定。
“心理免疫X光片”是帮助我们照出心理的爱与怕的工具,它分为4步。
1.希望达成的行为目标
2.与目标相反的行为
3.潜在的好处
4.内心重大假设
套用我自身的行为分析。我曾经有重度社恐,对于第一点,我希望达成的目标是:交朋友。但是我与目标相反的行为,即第二点,是:我害怕主动去和别人认识,会躲在角落,或者故作高冷。第三点潜在的好处:我不用背负主动交友被拒绝的风险。第四点,内心重大假设:如果我主动交友,就会被拒绝。第三点和第四点的分析并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可以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那些跟目标行为相反的行为,能带来的好处是什么;第二,如果做不一样的行为,最担心别人会怎么对我们;第三,为什么阻碍改变的行为带来的好处是必需的,如果没有这些好处,会带来什么可怕的事情。可以用如果...就...的句式归纳它们,这是作者的小窍门,在这种句式中,我们会发现原本根深蒂固的信条,只是一个假设而已。
看到这的小伙伴,我希望你们能停下来,具体分析一下自己的情况,就像我这样,写一段话,你可能会察觉到自己意想不到的部分。
在明白了潜在的好处及内心的重大假设后,我们就要开始着手改变它了。
心理咨询有个提问技术,叫“奇迹提问”,我们想象自己的愿望已经达成,然后在回顾这个过程,我们迈出的第一步是什么。比如我很喜欢公司里的一个人,但是我跟对方说话都不敢,可以想象一下,假设我真的泡到对方了,那我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比如是主动打了个招呼。我描述的比较平淡,但是你可以找个让你感到安全的熟悉的小伙伴来给你提问试试,是挺有趣的过程。奇迹提问看起来简单,其实有着精巧的设计。在改变的过程中,我们往前看,会看到困难;往回看,会看到方法和路径。当假设好的结果已经发生,在往回看时,我们其实绕开了大象的防御机制。
接下来就是“小步子原理”了,也就是我上面提到的最小行动原则。小步子原理不是一个让我们获得最终成功的策略,而是一个让我们有所行动的策略。它的重点不是结果,而是此时此刻的行动。它的核心思想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努力控制你能控制的事,并接纳你不能控制的事。专注到当下能做的事,至于能不能带来想要的结果,这不是你能控制的,因此,也不需要你关注。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我们会倾向做特定的事情。比如在公司,我们做正事的动力相对来说就会比在家大。这是作者称为“场”的力量。“场”,就是我们内心对于空间功能的假设,这点我们的大象非常敏感。对于这一点,我是实际操作过的。我一直都有睡眠质量差的现象,之前看了一本书,它的操作是,让睡觉的地方只有睡觉的功能,于是我把房间里的电脑,游戏主机,电钢琴全部搬到了客厅。在适应了一段时间后,我进房间看到床就会犯困。这点就是“场”的力量,在这之后我就倾向于给自己的家分功能区,只有学习功能的书房,只有弹琴功能的琴房,只有玩乐功能的电脑房,当然我家没这么多房间,所以我是通过摆放位置和朝向,让我停留的时候只能注意到一个功能区。
“场”带来的操作意义就是,自己培养一个“场”。就像我的睡眠房一样,这点做起来并不困难,有思路的小伙伴可以先操作起来。“场”可以形成强化,一个人在某个空间里做的事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的“场”的力量也就越大。“场”的应用可以是多变的,比如找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和别人做一些深入的交流和沟通;在一些固定的地方独处、静坐,远离喧嚣,让自己恢复能量,等等。
也许你们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好朋友甘愿当舔狗,即使ta们一点也不受重视,心里也很累,我们在劝说ta们的时候,经常会听到一句:“道理我都懂”。改变需要情感触动,如果没有情感认同,改变就不会发生。可是,大象既容易被焦虑、恐惧这类消极情感触动,也容易被爱、怜悯这类积极情感触动。到底哪种感情更容易引发改变呢?其实我之前已经提到了这点,如果你仔细注意过,你也会明白,消极情感是无法驱动改变的。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很多我们想改变的习惯,抽烟、酗酒等,本来就是为了应对焦虑和压力的,而消极情感会增添这种焦虑和压力,为了应对更多的焦虑和压力,我们就会倾向于用回以前的应对方式。所以越自责,一个人越容易放纵自己,陷入“放纵——自责——更放纵”的恶性循环。
积极情感才是触动大象改变的力量。在这一点上,其实我自身的体会也不是很大,我非常在意别人的评价和目光,所以我在工作中的表现会比较苛求自己。而对于比较在乎的人,我的表现更是会几近失控。而发自内心的爱自己、期待自己,我还在寻找那个瞬间。目前我尝试做的一件事,就是把自己的特点提出来,套在另一个人上,然后判断我是不是喜欢ta,这个方法是我一步步寻找的动力,因为我是喜欢自己的特点的,但是要一下子转换成喜欢自己,真的有点困难,我很想,抱抱这个可怜的自己。作者举了他学生时代的例子,我不是很能get到他的点,如果你曾经因为爱自己而改变自己,请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它是你改变其他事情的重要参考。
但是有时候,“追求改变”本身就有可能成为心理舒适区。改变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内容的改变;另一个是应对方式的改变。应对方式的改变意味着接纳自我,曾经社恐的我,总是想改变自己在陌生环境里面主动交友的习惯,本来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却再次没能主动迈出那一步,就会非常难受,后来我明白了,我觉得自己不主动是有问题的这件事本身,就有问题。把我丢在一个集体里,我就是会不主动,我主动了就不是我了,它是我的一部分,跟我的长相,身高一样,是我自身的属性。本来集体里面就有主动和被动的人,我实在不需要苛责自己,成为一个外向的人。也许我理想中的自己是一个外向的人,但是现在我要舍弃它。接纳自我的本质,就是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和“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心理治疗领域里有一种很著名的疗法,叫做“森田疗法”,它的理念是,不纠结于自身的问题,把它当成生存的常态,转而专注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这才是接纳自我的真谛。
那我们如何分辨,什么时候要接纳自己,什么时候要改变自己呢?当我们想要改变的时候,要问自己两个问题。
第一,我们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我们偶尔是焦虑、失眠、心情不好,会遇到各种挫折,这是世界的常态。拿我来说,我天生就敏感,这是我没法改变的事,它所带来的是,我感受到的负面情绪是加重的,但是我所感受到的正面情绪,也是加倍的,它是从基因带过来的,我没必要要求自己迟钝。
第二,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发展的进程。如果你想做出改变,一定要先想想:如果不作改变,事情自然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怎么样的?比如我跟女友分手了,一般来说我需要一段较长时间的恢复期,这时候如果想要让自己一下子恢复过来,就不符合一般规律了。
讲了这么久改变,终于可以推动到下一个阶段了。
介绍一下“心智模式”,是指我们头脑中惯有的组织和加工世界的方式。它的第一个作用是塑造我们的经验,影响我们的情绪。引用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半杯水,一些人看到的是还有半杯水,一些人看到的是还剩半杯水。但是一味地自我感觉良好,就变成了阿Q精神胜利法了。心智模式还有第二个作用,引发行动。如果你的心智模式不能引发有效的行动,你感觉再好,也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欺骗。
心智模式分成了两类,“成长型心智模式”和“防御型心智模式”,前者引发探索和变化,后者引发防御和静止。它们的最初发展,源自于人最初的安全感。而最初安全感的建立主要来自人际关系,特别是与母亲的依恋关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看看三大依恋模式。
防御型心智模式有三种典型的表现:僵固型思维、应该思维和绝对化思维。
僵固型思维的特点,是把注意力放在对自我的关注,而不是挑战任务本身。
书中举了一个实验,几百个小学生初中生,给他们做了10道容易的智力检测题,这些学生做完后,一部分被夸奖:“哇,你做对了8道题,太聪明了。”而另一部分学生被夸奖努力:“哇,你做对了8道题,你一定很努力。”聪明组在接下来的测验会倾向于不选择更难的题目,即便这些题能学到新知识。当研究者安排了一些很难的题目,所有孩子都表现不好的时候,聪明组对解题失去了兴趣,表现直线下降,即使做一些容易的题目也不能让他们恢复信心。努力组越挫越勇,保持解题的信心,表现越来越好。
表扬聪明和表扬努力激发了不同的心智模式。表扬聪明暗示着:人的能力是相对固定的,解难题只是证明一个人聪不聪明的方式。而表扬努力暗示着:人的能力不是固定的,一个人可以通过努力来发展自己的能力。既然人的能力不固定,那些孩子没有证明自己的包袱,自然能将目光专注到努力本身。
僵固型思维本质是一种防御心态。有僵固性思维的人,会把注意力从关注怎么做事转移到关注怎么维护“我很强”的自我形象中,这很容易妨碍我们的学习和进步。我喜欢弹钢琴,但是我总是藏着掖着不让别人知道,因为我觉得我弹得很烂,我害怕一旦别人知道我弹的烂,我的形象就会崩塌。在上钢琴课的时候,我的老师要是批评我,我就会特别难受,甚至让我不太想去上课了。作者跟我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咬咬牙,把批评当反馈,当作进步的必需品。确实这很难,我们都有自己的“壳”,这是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作者提出了一个观点,聪明是我们与环境互动的特性。如果这种互动方式好——世界向我们提出问题,我们努力解答问题,我们的能力就会在这一问一答中成长起来,所谓的自我也会变得丰富起来。如果这种互动方式不好——这种互动就会中断,我们就会把注意力投射到自身,来回避世界的挑战。你可能会经常问自己:我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么做是对还是错?我们原本是想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来发展自我,但因为没有和世界的真实互动,自我发展反而停滞了。所以不要让这种互动停止,无论那些评价是聪明、能干、懂事或者别的,也无论那些评价来自父母、师长、领导还是心爱的人。不要太执着于自我。
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本不重要,你怎么跟世界互动才重要。
应该思维作为第二种典型的防御型心智模式,它的本质是不去认识真实的世界,反而试图让真实世界臣服于我们头脑中已有的规则。应该思维分为两种,对世界和他人的应该思维,对自己的应该思维,先看第一种。
我有着非常深刻的体会,大学一年级,刚分完宿舍,宿友有一个跟我同专业的同学,另外两个是高年级的别的专业的师兄。两个师兄对学习呈放弃姿态,考试都能睡过去的那种,经常玩电脑到深夜。受到他们的影响,我也开始这样做了。他们两个玩电脑喜欢戴耳机,我喜欢开外放,那时候LOL正盛行,平时跟隔壁宿舍开黑,总是激情四射,自然也就产生了很大的声音。这位跟我同专业的同学,从不跟我交流我的声音问题,在他终于忍了一个学期后,他把我的电脑显示屏给砸了。事后我跟他沟通,我问他为什么从来不跟我提意见,他回了句,说了你也不会听的。后面他又补了一句,你这么有钱,这点对你来说应该是小事吧。从他的角度看,就是陷入了对我的应该思维的桎梏,也许他心里在想一个穷人经过反抗富人的压迫最终战胜富人的励志故事。事实上,他认为我有钱,也是他的应该思维导致的。他要是跟我提意见,提一次就能换取他很长时间的安宁,我也不用遭受损失个人财产的结果。
与应该思维很像的是,愿望。我希望小姐姐对我好,和我觉得小姐姐应该对我好,这里面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是否可以容忍现实与愿望不一致。如果小姐姐对我爱答不理,应该思维的我会觉得现实不应该是这样,小姐姐必须对我好。这个举例看起来还挺危险的,也许一些冲动犯罪的诱因就是应该思维。在这种思维下,我们似乎没得选,必须要这样,我们被这种思维所支配,失去自主性。为了解开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愿望,然后自己分析,这个愿望不一定需要达成的原因有什么。比如上面的例子,置换一下,我自己也有一些人根本不想理,根本没有原因的那种,也许小姐姐也是这种情况,太正常了;或者合不来算了,我还有很多选择,等等。这里可能有小伙伴会疑问,那愿望就是达不达成都无所谓的事吗?那也太松懈了。这里作者认为一个人说“自己一定要做到”的时候,ta并不是说自己一定能做成这件事,而是表明他有投入和奉献的决心,这个决心和外在世界无关,只与他自己有关。但是,他决定不了一件事是否真的能做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尽人事,听天命”。其次,如果一个人把决心看成愿望,而不是必须完成的事,会让ta做事更有灵活性。有时候,越是认识到有些路走不通,人们越会找别的路。越是接受现实,人们越能利用现实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对自己的应该思维,我举个书上的例子,作者的一个朋友,某一天突然醒悟,觉得自己应该努力,于是给自己制定了严苛的作息时间,然后努力学习,每次学习都很开心,但是一旦学习效率降下来了就会很沮丧,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是不是很耳熟,我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打鸡血学习,然后因为稍稍没有完成自己的目标就自暴自弃的经历。这是一种“我应该努力”的应该思维,它是从哪来的呢?它是从模仿来的。从社会规则,从他人的期待,各种媒体,文化习俗等等。它限制了我们的行动选择,关于自我的应该思维,完整句式是:既然别人觉得应该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既然别人期待我这样,那我就应该这样。买了很多书却翻都不翻,办了健身卡却一次没去,这更像是一种“表演努力”,只是为了满足心里那个“应该要努力”的想法。其实看到这我有件事挺奇怪的,某天下午,我来了兴致,打算主动打开课本学习,做做作业,正当我准备这么做的时候,客厅的老妈来了句,“怎么还不学习啊!”我的兴致就被冲了一大半,或者完全消失了。这是个很有趣的现象,自己跟自己说的时候,就陷入了应该思维,但是别人跟自己说的时候,倒是能很清晰的产生反抗心理。看到这的小伙伴,你可以试试分析自己的应该思维,然后找个你信得过的小伙伴,天天在你耳边烦你,看你是什么反应,嘻嘻。
应该思维还会产生非黑即白的思维,应该思维对事物的判断天生就是符合和不符合,或者不遵循,天生的非黑即白。现在常见的道德绑架,就是利用了这种思维,不让座就是不尊重老人,等等。
第三种防御型心智模式是绝对化思维。
20世纪60年代,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做了一个实验,狗是怎么得抑郁症的。具体我就不说步骤了,有点长,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己查一下,最终狗放弃了挣扎,这种表现叫做“习得性无助”,他认为这是抑郁症的根源。在“习得性无助”中,我们经常觉得“再做什么都没用了”,比如失恋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这种绝对化思维的本质是,对伤害的抽象化。
有三种形式的抽象,永久化、普遍化、人格化。
永久化就是在时间维度上让我们认为某件事会一直发生。夫妻吵架,喜欢用“总是”去形容对方,就是永久化的抽象。普遍化就是扩展到所有对象,比如从一个男人不靠谱,到天下男人不靠谱。从有人对我不公平,到整个世界对我不公平。人格化,就是把不好的事情都归咎到某个特定的人而发生的。一件事的发生,其实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如果把事情绝对化成别人的错,就会有很多愤怒和指责。如果把事情绝对化成自己的错,就会有很多内疚和自责。我曾经是人格化绝对性思维,其实现在还有一点,它给我带来的是,我把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揽了,本来就敏感的我,在和别人交谈的过程,如果对方表现了一丝丝的不上心,语气的改变等,我都会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什么话说错了。
与之相对的“成长型心智模式”,也有三种——目标导向的创造性思维,思考行动的控制的二分法,以及直面现实的近的思维。
创造力课程开发者,原作曲家罗伯特·弗里茨(Robert Fritz)在他的《最小阻力之路》一书中,提到了两种产生张力的思维:创造的思维结构和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创造的思维结构,就像画家想画一幅画,作曲家想谱一首曲子,他们都有一个确切的、想要做出来的东西。解决问题的思维结构,就是我现在好颓废,我的目标是不颓废下去。与之对应的行动是缓解问题的焦虑,而不是完成类似一幅画这样确切的东西。只要努力一有成效,焦虑就会缓解,焦虑带来的张力就会消失,张力一消失,我的行动就会减少,直到问题重新让我变得焦虑,这种张力才会重新凝聚起来。又要拿我做例子了,我之所以写下这篇分享,就是创造性思维的功劳,我喜欢这本书,我想要分享给那些可能跟我有相同困境的你们,我希望能帮助到你们。为什么创造性思维能产生足够的张力,《最小阻力之路》的作者给出了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答案——因为爱。
创造性思维把事情分成了简单的两部分:一部分是我们想要完成的作品,另一部分是我们面临的现实。它以目标来思考现实,先想我要什么,再想现实是怎么样的,环境能够提供什么,想办法弥补目标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比如我要出国深造,但是我没钱。以解决问题的思维考虑就会是,我连钱都没有,谈什么出国深造,压根不现实。而以创造性思维考虑就会是,我现在没钱,所以我要先挣钱,然后挣够了就出国深造。这样我在挣钱的时候,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要挣钱。
控制的二分法,我在一开始看这个方法的时候,受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它的核心是,努力控制我们能控制的事情,不要妄图控制我们无法控制的事。跟上面提到的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主张就是同源的。前半句话是专注精进,后半句话是顺其自然。顺其自然是努力奋斗拼搏之后对事情的结果保持的豁达。把两句话结合起来,才是既保持积极上进,又保持内心平静的方法。
控制的二分法的第一步,是思考担心的事情里,哪些是自己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能控制的部分。
控制的二分法的第二步,把能控制的部分找出来,并做成计划努力把它做好。
举个例子,我很喜欢班里的女神,但是我担心对方不喜欢我。在这个例子里,我没法控制对方对我的感觉,但是我能做的有很多,比如观察对方的兴趣爱好,这样我就能找点话题去聊聊天,这样就可以知道更多对方的信息。制造点偶遇,之类的,只要不要让自己像个跟踪狂就行。这些都是我能控制的,能做的。至于对方到最后是不是真的喜欢我,我控制不了,顺其自然。
但是,控制的二分法实施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因为我们的思维可能会被另一个问题带走:这件事对我来说重要吗?人的习惯,是思考一件事重不重要,而不是思考这件事能不能控制。而这种思考方式,会把我们的目光引到对最终结果的担忧上,而不是此时此刻的行动上。这里我要问一个问题,一件事重要那有能怎样呢?是我们一定能控制吗?还是它重要我们就应该担心它?熟悉吗,这是一种应该思维。重不重要跟我们是否能控制没有一点关系。控制的二分法,是我们走出防御型心智模式的有效思考方式。
近的思维和远的思维。
近的思维,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它们是随着时间不断变化的。与之对应的远的思维,是指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与现实的情境无关。
有三条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掌握近的思维方式。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的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描述性语言,就是不加评价,不用形容词,只用动名词描述正在发生的事。如果有看过非暴力沟通的小伙伴,应该对这条不陌生。描述性语言只是真实的还原当下的情境,现象。一旦用了评价性语言形容,事物就有了确定的模样,有点像是打了标签,比如我在拖地,我打算先把容易拖的地方先拖了,然后再把犄角卡拉的地方给拖了。结果我老婆说,你拖地的方式可真懒啊。她评价了我的懒,之后她就会一直以这个角度来看待我这次拖地,即使我后面把所有地方都拖了,她也会觉得我只拖了两遍,懒。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比如,我很内向怎么办?我确实以前也一直在问这个问题,其实问不到点子上。抽象的问题只能得到抽象的答案,这种提问并不能帮助我们寻找答案。具体的问法是,我很内向,每次遇到人都有些紧张,怎么办?那我们就可以着眼于遇到哪些人容易紧张?哪些不会,什么场合会紧张,是一开始认识紧张,还是后面的什么阶段,最近交往的人是谁,感受怎么样等等。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问自己两个问题,“我现在能做什么,即使什么都没动力的状态下?”,“为了真的去做这些事,我现在能做的是什么?” 我现在能做什么,我愿意做吗。
事实上,上面的内容只是本书的前两章,作者在第二章最后还分享了他对于倾听的思考。他认为倾听的要诀,就是承认很多事实你其实不知道。如果你看到这有什么想说的,可以找我聊聊,我顺便练练倾听的艺术。这本书是一本好书,我算上这次,是第四遍看了。它给了我很多实操的方法,我这人挺倔的,遇到事情喜欢自己消化,自己解决,要是方法不对,很容易走弯路。我真心希望,这本书也能帮到你。现今抑郁症的发作率正在慢慢升高,也许你偶尔觉得特别无力,或者心里特别难受,就是发生了抑郁行为,如果这种行为持续了超过两周,那就是抑郁症了。遇到这种情况,及时寻求专业帮助,请心理咨询师,不要自己硬撑了。我现在对抑郁症的看法,它就像感冒了,心理感冒了,是需要看病吃药的,不要怕感冒,它很正常。最后引用我很喜欢的一个心理学频道曾经的结束语:反思是最好的心理学武器。如果你能返回去再看看我写的开篇第一段,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