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做好教材衔接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要从实验版教材平稳过渡到统编教材,做好教材衔接,老师们首先应该做到能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的编写特色。
举一个最为鲜明的特色,就是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将小学应具备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以语文要素的形式系统编排在教材中。
相较于过去的实验版教材,具有相对严整的学科训练体系。在准确把握统编教材编写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补教补学,能更有针对性,更有效。
二、如何处理缺学的认字写字和重复的认字写字?
首先,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尽量不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学生已经学过的认字和写字,建议以复习巩固为主。对于需要补学的认字和写字,可采用随文补学和集中补学的方式进行有效补学。
1. 随文补学
衔接年级学生需要补认、补写的生字,会有一部分出现在同年级统编教材课文或“语文园地”中,建议这部分字随文补学。
2. 集中补学
衔接年级学生需要补学的生字未在教材中出现的,建议集中补学。集中补学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归类识字和语境识字。
(1)归类识字。可以参考统编教材“识字加油站”的形式,将缺学的生字,从事物类别、形声字、形近字等角度进行分类,归类识记,提高识字效率。
(2)语境识字。有一些缺学的认字写字是实验版教材课文中出现过的注音生字,可以借助具体的文本让学生在熟悉的语境中回顾认读;有一类缺学的认字写字需要结合新的语境认读,可以借用缺学的统编教材中的选文,也可以创设新的语境。
三、如何处理缺学的选文和重复的选文?
对于重复的选文,应注意新教,紧扣统编教材的语文要素,找准教学目标。对于缺学的选文,不必全部补教,可以灵活采用多种处理方式。
重复的选文在统编教材中功能发生了改变,就要求我们用新的眼光去看待。教师要注意关注学段目标、单元目标,研读课后练习题和交流平台,在二次教学前,经过与首次教学的比对,找准学生的起点,对于学过的内容少教,没学过的内容重点教,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课时量。
关于缺学的选文:
1. 在开展课外阅读时,可以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资料。
2. 集中补学认字写字时,可以结合需要补学的认字写字情况来阅读。
3. 对于缺学的文言文,建议补教补学。文言文的缺学,意味着学生会缺失一部分与之相对应的文言文的阅读方法与能力,应针对衔接年级的具体情况,开展补教工作。
四、如何处理缺学的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
1. 对于缺失的阅读能力序列,建议有序补学
统编教材把语文阅读能力的落实统筹规划在各个单元中,按年级纵向建立语文学科的训练体系。在教材衔接中,教师要重点关注统编教材阅读能力训练点的安排及训练序列的层级走向。
教学中,能有意识地进行两套教材的比对,形成先比对、再教学的意识。比对后,发现阅读能力的缺失点,开展有序、有针对性的教学衔接。
2. 对于新增的阅读方法指导,建议无痕渗透
统编教材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特别是新增的阅读策略单元,提示了一些阅读方法,在实验版教材中,大多是有所涉及,但不成体系,需要补教补学。
五、如何处理缺学的习作和相似的习作?
如何确保学生习作能力培养不脱节、习作技能掌握不缺失,是习作衔接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一些相似的习作训练,教师应细细比对分析,找出相同点与不同点,旧题新教。
对于缺学的习作能力,建议根据不同的衔接年级,有计划地进行缺学内容的补学。
统编教材重视习作和社会交际功能,安排了一些应用文的写作,如二上写留言条、三下写寻物启事、四下画参观路线图、五上设计海报等。对于缺学的这部分内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在每个学期补学一至两项。
关于习作单元的补学,不要将漏学的内容简单叠加到各个年级,会加重教学的压力。可将习作单元提到的习作要素巧妙地融合到某些课文的学习中,结合课堂练笔和周记等形式进行补学。
六、如何处理缺学的口语交际和重复的口语交际?
如何确保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不缺失,是口语交际衔接的关键。
统编教材与各实验版教材比对,会有重复或相似的交际话题,面对这类交际话题,要明确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找出哪些交际能力是学生具备的,哪些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发展提升,以此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于缺学的口语交际话题,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要选好补教时机。
注意:
七、如何处理缺学的语言积累方面的内容?
统编教材中语言积累的形式有很多,如古诗、名言、俗语、成语等,主要编排在“日积月累”栏目。不同的语言积累形式可以采用不同的补教补学方法。
1. 古诗词的补教补学,可以结合本册教材古诗词的学习展开教学
根据古诗词的主题和特点,有机融合到一起。
2. 名言、俗语的补教补学,可以结合本册教材课文、单元篇章页、“日积月累”等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3. 一些很难归入本册教材学习的内容,可以采用集中补学的方式,根据内容和主题分组学习
语言积累相关内容的学习,只需要达到以下目标:会读会背会运用。在目标落实与检测中,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要注意补学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在诵读积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