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山下山后,过了白桥就是瓦茨街,那是布达佩斯两大知名街道之一,是一条步行街,购物餐饮皆有。出发前,妈妈和我说布达佩斯的瓦茨街她已经去过了(啊?),却原来是她看了“一带一路”的电视节目(呵呵)。我曾经多次想带妈妈出去看看,她总是说电视里都看过了,出去多花钱啊,要是人人都如妈妈这样的想法,旅游局可以撤销了。
我们在瓦茨街用了午餐后,再一次坐2路电车来到了链桥,准备去城堡山。
穿过链桥,城堡山已是近在咫尺,上山便是。上山的方式有多种,你可以选择缆车,可以选择公交16路,体力好的直接可以步行,路程并不远。
城堡山上遍布中世纪建造的建筑和皇宫,我想搭乘从1870年就开始启用的BUDAVARI SIKLO(布达城堡缆车)无疑是进入中世纪之门的最好通道。
我静静地等候着缆车从上面慢慢地下降,从外观上看,暗红色的车厢庄重典雅,上下共三层。下降到地面时,看到三位帅哥一字站立,他们各占一扇窗户,不同气质的他们,一眼望去像是三个模特在站位。
缆车看上去并不大,实际容量却是不小。我们站在第三排,就是上升时的第一排。缆车有左右两通道,共两辆车反方向同时运行,当一辆车下降时另一辆就上行。
半路上有个观景平台,我在看风景的同时也随同缆车一起成为了风景,当缆车缓缓上升时,平台上的人友善地挥着手,我便也挥手回应,这便是外国人的一种浪漫吧,很容易让人感受到。
出了缆车,便是匈牙利总统的官邸和办公室桑多尔宫,门口有两个士兵站岗。这里的士兵不同与国会大厦那里,有警亭,士兵就站在警亭前,笔直站立,纹丝不动。说到军人,总让人肃然起敬,对于我们普通人平时能够接触到的无非是各大领馆前站立或者重大节日事件在各大地铁站执勤的武警战士。
身着制服的军人英气勃发,匈牙利士兵的船帽戴着很酷,他们站立不动面无表情的模样更酷,与国内那些站岗的士兵不同,他们还戴着太阳眼镜,哇噢!这让他们的酷味升级到了极致,每一个看到他们的人无一例外地给他们拍照,那是比景色更有魅力的风景线。
我注意到除了站立不动的士兵外还有一名士兵隐藏在树后让人看不真切,当你偶然看到他时,就会注意到他四处打量的警惕目光。
缆车的右边便是观景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形似老鹰的大鸟—图鲁尔鸟的雕像,是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人迁居此地1000周年而雕塑的。传说当年的匈牙利人来到这里,就是“图鲁尔”在前面飞翔带路的。鸟的双脚抓着的一把"阿提拉之剑"。 阿提拉之剑象征着匈奴王的权利,也代表着匈奴一族最辉煌的历史,在这里寓意着有征服世界的神力。
有时候人多一点好奇会多一点乐趣:在旅行中你会发现一些事物,当时可能无法更深入地去了解,事后一旦你开始重新好奇去查询资料时,有时得到的结果不亚于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奇。比如刚开始我只是想知道一只鸟为何要抓一把剑,这把剑有什么来历,有什么寓意,得到上文所述的资料是很容易的。接着我又有了疑问为何匈牙利要去供奉一柄匈奴人的剑,两者有何渊源,就这样自己给自己提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就像玩一个探秘游戏,最终得出了匈牙利和中国是有渊源的。
从人名的排序上就能窥探到一些,中国人的名字姓在前,名在后,一般欧美国家都是反着来,唯独匈牙利的人名和中国是一样的顺序。
早在公元400年,匈奴人将势力深入欧洲腹地,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匈牙利平原,并在此建立了强大的匈奴帝国,匈奴帝国在阿提拉的带领下达到了巅峰。
学术界认定阿提拉所在的游牧部落奴是属于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游牧民族“匈奴”,入侵欧洲的匈奴人是北匈奴收到汉朝持续打击后西迁的后代。
这个是不是很有意思,匈牙利人是匈奴的后代,此匈奴人就是被我们大汉赶出中原的匈奴人的后代,而匈奴人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起源于内蒙古阴山一带,史书上称其为“鬼方”。司马迁说他们是夏朝遗民,也是炎黄子孙。那是否可以推断为匈牙利人和我们是同宗(呵呵)。
从这里的观景台看到的多瑙河与自由山上看到的截然不同,自由山是远处看气势,这里是近处看气质。对岸佩斯的建筑一览无遗,大部分为典雅的米白色或者浅灰色,不正是最近大热的莫兰迪色嚒?不张扬,不鲜亮,冷静娴雅;欧洲标志的红砖顶,穿插着高耸绿色圆顶的圣伊什特万圣殿,这一切都为多瑙河增加了丰富的层次感,它不是单独的。
姑娘, 你可见过多瑙河?
它从一个岛的中央流过;
我说你那娇美的面容,
轻轻荡漾着我的心波。
绿色的落叶从岛旁,
被卷入蓝色的水浪,
我说你那希望的浓荫,
悄悄撒在我的心上。
这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初恋时写给乔包·爱德尔卡的爱情诗。多瑙河在他的诗里如心上人娇嫩的容颜。
沿着城墙慢慢移动,多瑙河的景色逐渐变化,不变的是它的柔美,总让人看不够。
桑多尔宫对面便是布达城堡了,布达城堡就是布达皇宫。在冷兵器时代,欧洲靠建造城堡来抵御外来入侵者,这样会比驻养军队成本低。布达城堡始建于1247年,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为了抵御鞑靼人的入侵而兴建。
走进一扇漂亮的巴洛克式的大门后就是王宫了。
卢森堡国王西吉斯蒙德(后又成为匈牙利国王和克罗地亚国王,在位为1387~1437年,一个人身兼数国国王,够累的,也因为他长期不在匈牙利,匈牙利国王主权分散,在欧洲地位衰落了)将原来的建筑物改建为哥特式王宫。
马加什时代(1458~1490)建筑规模达到高峰,成为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1541年至1686年期间奥斯曼土耳其占领了布达佩斯,布达城堡被用作军营及清真寺,长期失修。直至17世纪,哈布斯堡王朝赶走了土耳其,布达城堡被重建成巴洛克式。1686年又被战火化为灰烬。18世纪开始部分重建,至19世纪中期后,原宫得以修复并有扩建,成为拥有860间宫室的巨大建筑群。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战火破坏,战后又进行了重修。今王宫面积占城堡区2/3,建筑富丽堂皇,展示了匈牙利的悠久历史和建筑特色。
布达城堡的历史也是尽显匈牙利坎坷历史啊,现时布达城堡成为了匈牙利的美术馆及博物馆,供游人参观。需要收费,我对美术馆博物馆之类的并不太热衷,也就没有入内。
从外观上看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组宏伟的新巴洛克式建筑,绿色大圆顶的是王宫的主楼,过去国王办公的主要场所。
天气微寒,午后的太阳还是让人暖意融融,人不自觉地身心松弛,当撇到露台上那一男一女时,我的好奇心又来了。从他俩之间隔着的那段距离来看,他们可能是相识的,可能只不过是陌生人,我更愿意去猜想他们是相识的,不相熟却互有好感。女孩面部柔美,视线微微下瞥,嘴角的一抹笑若有若无,男人则目视前方,手放在嘴边,可能在掩饰自己紧张的无意识动作,也可能在想怎么开口。
突然哒哒的马蹄声打断了我的遐想,原来是一支骑行护卫队在巡视。
我贴着城墙前行,看到前方山上有一具女性雕像怀抱着婴儿,那是圣母托着刚出生的耶稣。不由让我想起在梵蒂冈博物馆看到的米开朗基罗的《圣殇》,那是圣母怀抱着刚刚从十字架上死去的耶稣,虽然耶稣死了,但是圣母的脸上并不哀伤,而耶稣也犹如孩子般躺在圣母的怀里,宛如回到初生时。而此刻这个面朝着多瑙河的雕塑意寓又为何,我无处查询。
再向前走会看到有几个石门,我特意从那扇形似钥匙的小门中穿过,穿过门我恍若来到了中世纪。抚摸着石墙,过去几百年来它不断被摧毁重建,暗黄色泛着历史的痕迹。城墙上有很多垛口,那是为了便于瞭望敌人,又不易被敌箭射中,我从中望去,眼里看到的是柔美的多瑙河,脑中假想着当时被攻击时的场景。
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在文化上却诞生了最辉煌的文艺复兴时期,在女生的心里都会带着这么一丝浪漫的情怀吧:中世纪的古堡里住着一位美丽的公主,有一位英勇无比的骑士正骑马而来。这时,耳边真的听到了哒哒的马蹄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