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年前,人类与黑猩猩、大猩猩还属于同一物种,此后,人类开始脱离猩猩族群,疯狂地向智人进化。进化赋予人类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使我们拥有了极强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并借此创建了文明。
然而进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类带来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痛苦。人们因能感知太多信息而感到心神不宁,或因产生过多欲望而痛苦不堪,又或因担忧能力不足而滋生焦虑,无论顺境或是逆境都不得安生。就像今天的我们,虽衣食无忧,却总是苦于无法摆脱手机的干扰,无法获取让人羡慕的技能,无法拥有想要的生活,等等。低层次的动物是没有这种烦恼的,它们的心灵只容纳环境中确实存在的、与它们切身相关的、靠直觉判断的信息——饥饿的狮子只注意能帮助它猎到羚羊的信息,吃饱的狮子的注意力则集中在温暖的阳光上……
如此看来,享受进化的好处也要承受进化带来的痛苦,不过也无须担心,因为部分智者早已有意无意地跳出了这种限制,他们采用一种极为有效的行为模式,让自己的情绪和能力经常处于平和与高效的状态。如果进化是一把双刃剑,那这些人就相当于找到并抓住了双刃剑的安全剑柄。当众人还在懵懂中拿着刀刃劈物伤己时,他们已经学会手握剑柄披荆斩棘了。
人类情绪和能力优劣的根本差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还是先从“主动选择信息的能力”开始谈起吧,因为人类情绪和能力的优劣差异来自于对自身注意力关注方式的差异。比如冥想者相比其他注意力不集中的人,更能够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和感受上,屏蔽其他杂念。
在情绪上如此,在能力上也如此。能力弱者极易分心,他们必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才能学习,任何风吹草动都会让他们心神不宁;他们总是忍不住想做点更有趣的事情,一条热点新闻、一段有趣的闲聊都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重要的事情上移开。能力强者则正好相反,他们的优势就在于能够主动屏蔽干扰,选择需要的信息并沉浸其中,为此他们甚至会主动练习,比如有人会故意在声音嘈杂的地方锻炼专注力,这使他拥有了随时随地进入深度阅读和思考状态的能力。
因沉浸能力的不同,人类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从大范围看,沉浸能力强的人时常处于支配层,沉浸能力弱的人时常处于被支配层。如果我们希望从人群中脱颖而出,就一定要刻意磨炼这种品质,或许这正是改变你我命运的金钥匙。
深度沉浸的方法
在上文中,我介绍了“主动选择信息”和“深度沉浸”两个概念,但前者只是入口,后者才是关键。因为能主动选择信息的人不一定能沉浸其中,所以很多人虽然能放下手机、拿起书本,能放弃娱乐、磨炼技能,甚至能大量练习,努力到感动自己,但他们就是无法让自己变得卓越。这感觉就像是明明找到了双刃剑的安全剑柄,却不知道如何抓取,让人无比揪心。
这世上能聚焦的人很多,但卓越的人很少,其原因之一就是大多数人都缺乏深度沉浸的能力。然而获取深度沉浸的能力不能仅靠热情,它更是一项技术,是有方法论的。可惜很多成就斐然的前辈虽然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却很少有人能说清楚这能力到底是什么、应该怎么获取。幸运的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给了我们大致的答案。
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和科学家罗伯特·普尔经过大量的研究后指出:所谓天才,其实并不神秘,其本质是“正确的方法”加上“大量的练习”。换言之,我们没有变得像天才般卓越是因为方法不对或练习不够。
就方法而言,绝大多数人缺乏指导下的努力都属于“天真的练习”,即反复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那种反复改善表现、提高水平。这种只靠重复的“埋头干”和“正确的方法”相去甚远。“正确的方法”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第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比如你要练琴,那就告诉自己:“连续三次不犯任何错误、以适当的速度弹奏完曲子。”而不是“我要练琴半小时”这样宽泛的目标。目标定义越明确,注意力的感知精度就会越高,精力越集中,技能越精进。如果目标太大,那就将它分解成小目标,这样做也是为了使目标更具体、精细。
第二,练习时极度专注。谁都知道专注的重要性,但沉浸的关键是要做到“极度”专注,也就是说,在短时间内投入100%的精力比长时间投入70%的精力好,因为专注的真正动力并不是毅力和耐心,而是不断发现技巧上的微妙差异和持续存在的关注点,精力越集中则感知越细微。
极度专注不仅是学习的关键,也是灵感的来源。如图4-2所示,作者芭芭拉·奥克利曾在《学习之道》这本书中这样介绍:大脑在学习的时候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意识”的专注模式,另一种是“潜意识”的发散模式。所谓专注模式,就是当我们专注于某件事的时候,前额叶皮层就会自动沿着神经通路传递信号,这些信息会奔向与我们思考内容相关的各个脑区,将它们连起来。在这种模式下,我们可能找到答案,也可能找不到答案,因为真正的答案不一定在我们意识关注的脑区。此时就需要潜意识的发散模式来帮助我们,它能够让大脑跳出原来的工作区域,让神经元随机地和不相关的区域进行连接,从而得到也许能解决问题的答案。
不过,想让潜意识工作必须满足一个条件,就是彻底关闭清醒的“意识”,即彻底忘掉原来那件事。两种模式好比手电筒里打出来的光:专注模式下光束紧密,穿透力强,径直打在一小块区域上;如果拨到发散模式,光柱就会散开,虽然光的强度会降低但照亮的范围更广。要注意的是,一个手电筒不能同时照出两种光。
所以变聪明的秘诀就是:先保持极度专注,想不出答案时再将注意力转换到另一件与此毫不相干的事情上。即事前聚精会神,让意识极度投入;事后完全忘记,让意识彻底撒手。这样,灵感和答案就会大概率地出现。
阿基米德就是因为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鉴定皇冠真假的办法,所以准备去公共浴室彻底放松一下,但在他的身体进入澡盘的那一瞬间,溢出的水就给他带来了灵感。很多例子都表明,科学发,现或其他智力上的突破都是在当事人毫无期待、正在想别的事情的时候出现的。
可见,好的学习模式是,在做A的时候彻底关注A,在做B的时候彻底关注B,A和B两件事情之间有非常清晰的界线。如果在做A的时候想着B,在做B的时候又想着A,那么意识工作的深度不够,潜意识也无法顺利开启,这种边界不清的习惯对能力提升伤害很大。李大钊也说过:“要学就学个踏实,要玩就玩个痛快!”说明界线分明的习惯对人性情和能力的培养都很有好处。
第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一般而言,不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反馈来准确识别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以及为什么会存在不足。缺少反馈,我们既容易出错,又容易走神,而且很难快速提升个人能力。因此,有教练指导是极好的事,有老师批评也是好的,闭门造车式的练习不仅容易让人分心走神,也会让自己长期在低水平层面徘徊。所以,想方设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指导和反馈是不断精进的重要条件。如果条件有限,反馈也可以通过书籍影像、与他人交流或者自我反思来获取。
第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一味重复已经掌握的事情是没有意义,但挑战太难的任务也会让自己感到挫败,二者都无法使人进入沉浸状态,好的状态应该介于二者之间。
著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在《心流》一书中提出这样一个模型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厌倦时,说明应该提高难度;当人们对当前的活动感到焦虑时,说明应该保持这个水平专注练习,如此反复交替就可以让自己进入心流通道,沉浸其中。我们每个人都必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因喜欢一件事而沉醉其中,忘记时间,不知疲倦,不管这件事是娱乐消遣还是学习研究,这种沉浸都是可遇不可求的自发状态。但若想在某方面有所成就,就不能依赖这种不稳定的自发状态,必须建立稳固可靠的行为模式。因为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兴趣,还有让人心生畏惧的核心困难。也就是说,我们每天都要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些困难但又可以通过努力来完成的事情,即跳出舒适区,避开困难区,处在拉伸区。
好在我们可以依据上述四点建立主动沉浸的行为模式时常练习则能将其固化为深度沉浸的底层能力,从而辐射生活的方方面面。学完刻意练习这个理论的当天,我就开始了实践。
以前女儿练钢琴时,她妈妈会要求她把新学的曲子弹10遍,只要次数够了,任务就完成了,现在我用刻意练习的原则改变了练琴方法。
我先听她弹一遍,发现有很多不熟练、易出错的地方,于是我要求她今天只练第一节,后面的先不练(把大目标拆分成小目标),然后只练刚才弹错的地方(在拉伸区练习),只要能连续流畅地弹3遍不出错就算完成(目标具体清晰)。练习过程中,我会及时纠正她的指法和按键错误(及时有效的反馈),这样,她很快进入了专注状态(沉浸其中),不一会儿就把第一节弹得很好了。
虽然结束时女儿直呼好累,但明显成就感满满,因为她已经不畏惧最难的地方了。如果不这样要求,她就会一遍一遍地弹自己熟悉的地方,难的地方就一带而过,中途还经常会漫不经心地停下来,这样的练习非常低效。
细心体会上述四个要素,我们就可以进入深度沉浸状态,从“聚焦”走向“卓越”,当然,要做到真正的卓越离不开另一个要素:大量的练习。
这种大量练习需要到什么程度呢?小钢琴家陈安可或许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答案。她三岁半开始练琴,一年半后就上节目演奏8级难度的钢琴曲。在一次节目采访中,她坦言自己每天要练4小时琴,而在更早的采访中她就说:“我每天都练,没有一天不练。”
可见,天才也需要大量的练习,或者说正是“正确的方法”加“大量的练习”造就了天才。无论是谁,拥有深度沉浸的能力后,就一定能走向某一领域的高处。
所以,从现在开始,好好地审视自己吧。
·审视自己的注意力——是被动吸引还是主动选择?审视自己的沉浸度——是分心走神还是极度专注?
·审视自己的练习量——是浅尝辄止还是大量投入?
前人的智慧足以使我们走向卓越,只要用心拾取,我们一定能在进化的大潮中成就自己,造福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