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不把行为主义看作是一种哲学,而是一种心理学理论,但行为主义根植于许多哲学的传统之中,它关系到实在论、唯物论。
行为主义与实在论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新实在论及其对科学的拥护之中,行为主义的一个实在论要素,既包括具体的、可见的事实,也包括形式或者行为法则,它主张,我们完全有可能了解行为的规律,并且开始控制行为。唯物主义主张,现象可以通过物质与运动的规律来解释,因而,行为主义是一种唯物主义。
早期行为主义者主要是巴甫洛夫与华生。巴甫洛夫的反射反应实验与华生的“环境是行为的主要塑造者”实验,清晰地表达了环境对于生物体成长的重要作用,重在可被观察、可被检验,这就是行为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联系。
学习行为主义,不能不谈及美国的行为主义集大成者、伟大的心理学家斯金纳。他主张将结论建立在以观察及控制为基础的科学实验之上,提出了具有强化功能的相椅性联系(文化或社会环境)的概念,就是行为发生的条件,它们强化了的行为同时也影响了行为的发展方向和性质。
作为一种教育哲学的行为主义,其主要目标在于改变人们行为,同时为其指出更为合适的方向。在当前的学校教育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着行为主义的教育哲学。比如训练,为了考试取得比较好的分数,题目训练成为必杀技;为了日常行为规范的落实,格式化、统一化的要求在奖励与惩罚中不断地被强化。这里需要思考的命题是,教育与训练是不是一回事?如果我们认可斯金纳的教育训练一回事的观点,很可能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难以自拔,教师的任务就是引领学生刷题,不停地训练各种各样的考试题型。这样的教育目的,显然违背了教育的意义。
在教育方法与课程设置上,行为主义的观点令人赞赏。教师有多种奖励及强化的方法可以任意使用,比如赞扬、一个微笑、抚摸、给小星星、糖果、笔、记录本、纸币、代币等。使用外在奖励代替内在奖励就会产生鼓励的效果。问题是,如何来界定外在奖励与内在奖励的恰当时间节点?当奖励完全通过物质化的东西来呈现时,教育的意义在哪里?及时给予强化的程序教学,对于提升学业成绩具有很好的效果,但它不能解决概念性或创造性知识,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发展。课程应该被划分为短小而独立的单元,容易被掌握,便于设计和评估学习目标。无论学习什么学科,学习的客观结果就是可观察的或可测量的行为,不是行为的改变就是对所期待行为的强化,这体现出来实证主义的一些核心品质。但必须注意的是,学校教育,并不完全是直接可被测量的分数,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实现发展的过程中,除了容易被测量的学业成绩之外,人格发展、身心健康、德行、对真善美的理解,这些更为重要的品质是难以在短时间内测量的,但却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这是我们在学习行为主义哲学时必须认真思考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