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取得成绩,找的自己快乐优势有意义的事情很重要,而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找到自己的优势同样重要。迪拜在经历过珍珠行业的危机之后,迫切地需要找到一条改善经济的路径,这就涉及到城市的定位,如何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迪拜发现石油之前,老酋长就明确了迪拜的地理位置优势,要做贸易中心与转运中心。
一般而言,飞机飞行的距离最长是16个小时,所以从穿梭于各个大洲之间的远距离航班需要在中间做一个停留,在波斯湾地区的迪拜就具有非常好的地理位置,距离欧洲、澳洲、亚洲都只有9个小时左右的航程。在飞机还没有那么普及的时候,迪拜做的是疏通河道,先做海运的转运港。等到1985年阿联酋航空成立之后,通过经济政策的扶持和超强的经营策略,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就成为了世界前三大的航空公司,全世界的超大型客机A380,中国就南方航空有5架,阿联酋航空有100多架,这当然有土豪航空的特质在,也展现了一个城市定位后的转型之快。
这里可以找的一个词来形容,英文可以叫HUB,中文可以称做枢纽。想到这个词我就想到了施展老师的书《枢纽》,中国在近代革命成功之后改革开放,也慢慢变成了一个大枢纽,一个沟通海洋秩序和大陆秩序的枢纽。因为中国人口基数的存在,就有一种超大规模性,无论就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来说,都不是周边的泰国、缅甸这样的效果可媲美。中国的超大规模人口,在作为封闭的经济体的时候,比如清朝海禁的时候,就会造成自给自足的经济发展,专业称为内卷化,阻碍进步。而这样的超大规模人口一旦统一加入到世界体系中,就能发挥出巨大的协同能力,比如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成长之路,再到之后的一带一路,都是对于中国枢纽的一大战略展现。
我印象很深的一个例子就是中国的耕地有限,中国猪肉的消耗量巨大,很多耕地会种玉米,甚至会进口粮食来养猪,这对于耕地其实有一点浪费。而在非洲肯尼亚这样的地方,国土面积虽然不大,但是有相当于中国1/4的适宜耕地,而且限于人口和技术原因开垦的很少。把这些玉米的需求放到这里,再通过中国援助的方式造港口,造火车,一方面为当地创造就业,一方面为中国解决耕地的问题。我们当然感谢当代神农袁隆平老先生的贡献,但是中国世界枢纽的力量也给了我们更大的腾挪空间。
【下一步行动】
在做事情之前,找到自己的定位非常重要,有了方向,我们的努力之后更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