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简书这里遇见去年的自己是很意外的,我都忘记自己曾经还在这里留下足迹。“送给努力的自己”,就像在高考语文卷答完后看见自己写下的“加油”一样意外,算是后知后觉的意外。
一直不想在深夜动笔,可是只有这会儿才思绪万千。对于一个理科生来说,写作这种事是很浪漫的,没办法强制安排时间,没感觉就是没感觉,“凑”的结果就和生拉硬拽一样,不仅疼而且丑。
仔细想想,自己一路走来,这冲动和任性还是蛮多的。平时规规矩矩惯了,不曾表现出这随意任性的一面。可熟悉我的人,比如我自己就知道,其实骨子里还是逗比一个,总是喜欢尝试些不着调的事,做些自己都诧异和佩服的事,去北京是这样,做微信是这样,忘不了她还是这样,感觉还在,就怎么也忘不了。
这几天在家里就更随性了,不用每天定点跑步,不用在闷热的出租房里折磨自己,不用每天为完不成的项目发愁。尽管每天提醒自己完成作业,可那股儿任性劲来了,就挡不住了。看见昏黄的路灯就想拍两张夜景,拍着拍着就停不下来了,自己一个人疯还不够,叫上老弟一起拍。说真的,从来没觉得一个相机的流光快门还这么好玩,玩起来就忘乎所以,还热乎的电脑也不管了,刚下定决心要完成的作业也不顾了。就像现在,写东西的灵感来了,睡觉也放一边了。
随性的自己有时也是矛盾的,一面希望自己是严谨认真,八面玲珑,可以按自己的计划来完成所有的事;一面又是率性而为,灵感在哪,我就在哪,不时的出格总是让人眼前一亮,诗和远方是计划不了的。字写下了就定了,可心不是,两个自己时常打架,面对简单的问题犹豫再三,再三犹豫。
停顿、徘徊的时间久了,就大步迈不开。可能一个新鲜的观点就可以让我废掉坚持数天的习惯,可细细想来,那新鲜固然是好,却经不起琢磨。所以呀,好多事翻来覆去,原本想得好好的,再否定、重来。啥时候等的咬牙又跺脚才算结束。
许多时候,随性不仅是往前走,还是向上看。昂起头颅,仰望天空,大声把不愉快都唱出来,管他是高朋满座还是四下无人,任性就任性到底。反之,要蛰伏就蹲好了,时不时探个头算什么本事,“高不成低不就”不就是说的这吗?
如果我与来自未来的自己倾诉这些,他一定觉得这是正常的,不停反复,不断提醒,曲折中继续向前。混沌是常态,想一清二白,谈何容易。
有人说:什么时候从自我披露到脱离小我,走向世界了,还算成长。我觉得自己还得在这个阶段打转。假如说上篇文章题目“送给努力的自己”写的是现在,那么“大步向前走”就是下个阶段的境况,而下个阶顺利的话,应该就走向世界了,我不知道那时候该写什么题目,不知道那时候我看到的世界又是怎么的。
随性的好,徘徊的也罢,总算给自己有个交代,像沿途的旗帜一样,提醒着一路走来的自己。